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秦之我是子嬰> 第二百四十五章 險途伊始

第二百四十五章 險途伊始

  大巴山脈西側最重要的兩個關隘之一的玉壘關前身,此刻正在一萬秦軍面前,

  筋疲力竭的眾人坐在原地休息,不時四顧周圍的景色。


  與翻湧奔騰的岷江正相反,此處的白龍江和白水江無一絲波瀾。在深綠色山樹葉的映襯下,有一種秦地少有靜謐的景色。


  「王上,此水無波,此路最險之處該是過去了吧?」毛喬微微欣喜,笑問著子嬰。


  「最險的水.……過去了。」子嬰面色黯然,略帶深意回道。


  「那便是還有險山?」


  毛喬起身站在高石之上,遠眺玉壘關后的山路。


  「此山雖陡峭,但無需直下,多處蜿蜒便可輕易而下。王上不必擔心。」毛喬說道。


  呂馬童跟著湊過去,觀望後點頭道,「的確如此,王上太過憂慮了,才帶著這麼多無用的東西。」


  子嬰苦笑不答。


  順著玉壘關而行,自然是安道。不然後世的三國豈會有九道彎的陰平正道。名冠天下的唐朝,也不至於將玉壘關設為與吐蕃之間的關隘。


  「由此道而行,不出五日便可出山。其後東進,理應外合助李信統領殺出金牛道。」呂馬童來了精神,「那個時候,就算兵力不如巴蜀多,出其不意亦可制勝!」


  「出奇不意?」子嬰白了一眼,「從此道而過便不是出其不意了。」


  張耳曾說過,呂雉仗著劉邦的聲望,至少可召集至十萬兵馬。子嬰自覺定是不止十萬。


  大秦收服巴蜀后,李冰建造了都江堰,巴蜀便成了「天府之國」。外面的戰亂不會波及於此,修養生息許久定是人多物豐。


  此外,巴蜀還是大秦流放犯人之地,此中之人對大秦定是心存不滿。


  若是,呂雉再告知巴蜀百姓有與秦的戰事,恐怕招致十五萬都不在話下。


  陰平正道必有人守!江油關也不乏人手。


  當年鄧艾過了七百里無人區,三千疲累缺糧奇襲江油關,也是奇險之舉。


  江油關群山環繞,涪水中流,易守難攻,往日諸葛亮派重兵把守。


  有趣的是,蜀漢孱弱,江油關守將馬邈對蜀漢失望,又被突然出現的魏軍嚇到。居然拱手投降,將江油關送給鄧艾,氣的妻子李氏口銜血書自縊殉國。


  鄧艾得了江油關,好生的修整了一番,才率領后軍直襲綿竹,殺死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一路至成都逼得劉禪投降。


  那時的魏軍至少兩倍於蜀,蜀軍的一半又都在姜維手中,方可讓鄧艾成功。


  如今,秦軍兵力不佔優勢,正道,險道都是危途。


  「從此處沿著南下,過了羌人開鑿的古道,或許會面對三四萬巴蜀軍,無法前行。」子嬰自言自語道,「從山南開鑿險路而過,可直達江油戍,那裡……亦是極難攻破……」


  「這.……左右都是險道?!」毛喬驚道。


  「正是如此。」子嬰忽地一笑,「不過巴蜀之地很奇怪,總是以易守難攻著稱,卻總是被外攻破。仗著天險的人往往必會放鬆警惕。」


  子嬰起身,一萬大軍跟隨而起。


  「毛夫長帶著秦兵隨寡人而行。其餘九千人由呂統領從此南下。」子嬰吩咐道,「此一千秦兵將弓箭,兵刃交於九千人,只帶行囊,開山之具。」


  「王上是讓臣單獨……?」呂馬童忽地一驚,「兵力不敵巴蜀,臣從未帶過兵,不是巴蜀的對手。」


  「非是強攻,這九千秦兵佯攻,無需吝嗇箭支,務必讓巴蜀軍以為大軍來襲,兵力數萬。或許可將江油戍大軍吸引而來,方能給寡人奇襲江油戍的機會。」子嬰思索道。


  「可……王上為何不帶兵刃?」毛喬不解道,「即便有機會,無兵刃亦是無法奪關。」


  子嬰望向西南,「帶了亦是無用,寡人自有妙計……」


  呂馬童思索良久,咬牙點頭,帶著九千人東南而去。


  三四百越人加上六七百秦中卒,交出了兵刃,跟隨子嬰,毛喬出發。
……

  金牛道上,李信三人已過劍閣,眼看就要衝出棧道,鋪天蓋地的紅衣巴蜀軍手持弓箭布滿道口。


  李信猛地睜大雙眼,吼道,「前方立好盾牌,後方弓箭手速速搭弓,今日必過關!」


  數萬秦軍齊齊拉弓,緊咬牙齒,怒視前方敵軍。


  此處對戰,棧道中的人即使有盾在前,亦是無處可躲,就是一個個移動的靶子,但外面之人想射箭也會暴露身體。


  與其說是交戰,更像是以命換命。


  「李信統領,秦軍人數不佔優勢,如此作戰定會全軍覆沒!」一旁的趙姬連忙提醒道。


  「大秦一月內,苦練箭術,為的便是此時!」李信一臉決絕,「夫人帶著常山王躲避好,免得被箭支傷到。」


  「可……」


  「如今的兵將,遠不如始皇之時。本將訓練的將士,不會比巴蜀軍弱!」


  趙姬心有不安,仍想勸解,李信不理會一聲令下,漫天箭支四射而出。


  幾乎同時,巴蜀軍的箭支如雨點一般落下。


  箭支斜斜向上而出,遠射而來,前方的盾牌只能防備少數秦兵。


  「哈哈.……收箭,上盾!」李信邪笑一聲,大吼道。


  弓箭手一箭射出立刻拾起身後的盾牌擋住身體。


  漫天箭雨幾乎全被盾牌擋住,或有箭支射到山壁反到秦兵身上亦是少數。


  叮叮作響的射擊盾牌聲響起,盾牌后的趙姬呆愣片刻。


  「這.……」


  往日作戰之時,敵軍若遠,弓箭手在陣前射箭應敵,步兵在兩旁。若近,則步兵後退至陣中,步兵上前衝鋒。


  而面對敵人弓箭,或騎兵衝鋒破之,以傷亡換取戰機是上法,趙國的輕騎兵仗著速度迅猛,常常衝破敵陣,打敗敵軍。高舉盾牌防之則是給敵人先一步進攻的機會。


  放箭之時,弓箭手雙手齊用,根本都是不帶盾的!趙姬從未聽過弓箭手放箭后,舉盾防守的戰法。


  張耳看的也呆了,縮著身子連連拱手,「李信統領隨機而變,本王佩服。」


  「常山王過獎了,這本是將領應知的機巧。」李信笑道,「《孫子兵法》有雲『窮寇勿追』,追擊走投無路的敵人會招至反噬。但我大秦統領白起從來都是將敵軍全殲為上。本統領想了很久才知深意,由此而悟出變陣之法,無需讚譽。」


  「大秦全殲敵軍,一是為了滅掉敵軍的全部戰力,放心奪下城池。其二是為了威懾諸侯。孫子助吳國作戰,吳國沒有大秦的實力,自是不敢招惹殘寇。」趙姬點頭道。


  「正是如此。」李信不覺暗嘆趙姬的見識。


  巴蜀軍見一擊不成,箭雨更盛,奈何亦是被盾牌盡數擋住。


  巴蜀軍后,一身披盔甲,儒雅之貌的中年男子,微皺眉頭。


  「弓箭手帶盾?到底是誰想出來的?」


  「哈哈.……此法雖看上去笨拙,但竟免了秦軍的傷亡,秦國除了殘存苟活的李家李信也沒有別的名將的。」身旁絡腮鬍子的男子笑道,「聰明的敵人才會讓戰爭有趣一些。」


  儒雅男子隱隱白了一眼,有些看不慣絡腮鬍子的痞氣。


  「秦軍如此吝惜兵力,想必人馬不足。」儒雅男子高聲道,「全軍速速退後!放秦軍過道,一絕死戰!」


  「且慢。」絡腮鬍子叫住道,「李信早有威名,秦軍又有『虎狼之師』之名,步兵作戰,即使秦軍兵少,我等未必是對手。」


  「那陳統領有何妙計?」儒雅男子不悅道。


  「不打~」絡腮鬍子笑道,「他們已至此處,絕無回頭的打算,不如就此困之。待其糧草斷絕,再出兵不遲。」


  儒雅男子頓時大怒,吼道,「王上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呂雉若得勝歸來,王上便再無奪權的機會!」


  絡腮鬍子微微不悅,嘲弄道,「孔統領已貽誤了一次戰機,此刻還有什麼好著急的。」


  「那是要給王上留下兵馬,不能死在棧道!」儒雅男子怒道,「如今設伏不成,唯有死戰!」


  「孔統領還真是有趣。」絡腮鬍子不屑一笑,「早日不出兵,才耽擱時辰,如今時日已過,卻又擔心人馬。孔家的人還是會齊魯之地讀書吧,不要在上戰場了。」


  早在秦軍入棧道時,絡腮鬍子男子便想率軍在棧道作戰。


  當時的理由便是棧道難行,雙方兵力互損之下,秦軍必退。


  卻被儒雅男子極力阻止,若想棧道作戰必先打下劍閣,如若如此,兩萬餘人馬損失殆盡,得意的是呂雉。他還想用這些劉邦親兵趁機打回成都,生擒呂釋之。


  「你……!快停下,莫要射箭了!」儒雅男子吼道。


  箭雨一停,李信忽地探出頭查看情況。


  「哈哈哈……諸位將士速速將箭支還給巴蜀軍。」李信喊道。


  秦兵低頭撿著箭支,放下盾牌,拉弓將箭支盡數射回。沒了敵軍箭雨壓陣,秦兵趁此機會,連射數十箭。關隘外的巴蜀軍連連抱頭鼠竄。


  李信眯眼望著對面,不覺搖頭,「對面的將領是那位啊?他們是如何一路直達咸陽的?」


  對面絡腮鬍子男子抱著肩膀,看著一地屍體,抱肩調侃,「孔統領的命令真是絕了,閉著眼睛都能打贏的仗,白死了數百人,等呂雉回來,孔統領不死也得掉層皮。」


  儒雅男子一把扭住絡腮鬍子的衣領,「你倒底是心向王上還是呂雉?!」


  「孔統領不會以為王上能夠奪權吧?」,絡腮鬍子猛的退後抽身,「呂雉將我等安置在此處,便已是死局。要麼敗了,放秦軍進來。要麼勝了,亦是損兵折將。無論哪一種,沛公都無計可施。倒不如擊退秦軍,巴蜀能安存,方可另想他策。」


  儒雅男子低頭咬牙,「一切便交於陳統領。但……在下最少留下一萬將士!」


  「迂腐!」陳賀罵道,「秦軍至少兩萬,一萬五千人馬如何抵抗?!」


  「老子沒說過關放行便不錯了!」孔藂氣急,說著心中打算,「我等帶著將士隱藏,讓秦軍去攻成都,無論是勝是敗,呂釋之都會大傷元氣。那時,我等再出兵伐之,方可為沛公成事!」


  孔藂越說越激動,「秦軍糧草不足必敗無疑。我等還可直取涪陵,阻撓呂雉歸來,再召集巴蜀將士,攻伐呂釋之。呂澤此行帶的全是親信,這便是留給我等的機會!」


  「親信?還召集將士?呵呵……」陳賀撓著額頭苦笑,「一入巴蜀便都是呂家的人主事,這裡不是泗水縣。他們只會認得呂家,孔統領若行此事,在巴蜀人眼裡只是亂臣罷了。住手各處城池又都是呂澤的人,孔統領率軍隱藏?哪個城的守將會提供糧草?白痴!」


  孔藂徹底無語,站在原地沉默。


  「眾將聽令!」陳賀喊道,「道口安扎!弓箭手伏擊,秦軍若敢過道,弓箭齊放,長戟兵應敵!」


  心中已有不滿的巴蜀軍齊齊低著頭,行至道兩旁。


  道中的李信暗不覺皺眉,「不打了?這倒是上策……」


  「李統領這可如何是好啊?」張耳急道,「三五日尚且可拖,時日一久,定是無功而返。」


  「王上若將其餘兩萬五千人馬交於本統領,今日便強行過去了。」李信微微有所不滿,「如今只能先拖著,再想他策。」


  張耳四顧著群山,「唉,都是懸崖峭壁的,攀爬的利器又都在秦……」


  「咳咳咳……」


  趙姬微微咳嗽,張耳連忙閉嘴,才想起子嬰不想讓李信知道他在犯險。


  李信看了張耳一眼並未深問。


  「李統領可知劍閣西側是何地?」趙姬回頭北望,似是想到了什麼。


  「臣平生首次來此,並不知曉。」李信皺眉搖頭。


  「劍閣西側,似乎有另一條路……」趙姬喃喃道,記憶中曾雲遊四方的老爹告訴她有此路。


  「夫人當真?!」李信難掩激動之色,「若真如此,夫人便立大功一件。」


  趙姬緩緩點頭。


  四周都是陡崖,若無旁路,必被巴蜀軍拖延之計得逞。


  「五千兵馬回撤十里駐紮。其餘將士隨本統領回撤劍閣!」李信喊道。


  全軍后隊變前隊,輕車熟路返程。


  三個時辰后,天色昏暗時,李信站在劍閣之上久久佇立,冷峻的臉難看至極。


  劍閣西側……並未有道路!嶙峋的山石歪歪扭扭,根本不是給人留的路。


  「本統領不該相信婦人的話。」李信暗罵道,「若是有路,劍閣守軍早就告知本統領。」


  張耳累的趴在劍閣城頭,嘆道,「此戰皆是為了本王,李信統領受累了。」


  李信沒有心情客套,沉默不語。


  從伐楚失敗至今,他還沒打過一次重振威名的戰爭。子嬰把他從中衛統領重提為領軍統領后,攻翟國拱手奉還,攻巴蜀不給全部兵馬,心中窩囊至極。


  「金牛穀倉二道都在戰中,一個漢中有什麼可守的?居然要派萬人?!」李信見趙姬不在,忍不出脫口罵道,「王上根本就是胡來!」


  「秦王定是有他的道理。」張耳替子嬰辯解道,雖然他的心中也認為子嬰在胡鬧。


  劍閣上的火把燃起,照射著周圍的山壁格外冷清,李信突然有些想喝酒了。


  「此戰若不勝,本統領連中衛統領都不做,死心做一個酒鬼好了。」李信牢騷道,「每次親征都要帶女人,這種仗不打也罷。」


  張耳心中有些愧疚,自認為子嬰是幫他,才致使此刻君臣不和的地步。


  張耳拿過城頭上火把,嘆氣道,「李統領今日早些休息,本王有些事情需要做。」


  「此刻?天已經黑了,常山王待到明日亦不遲。」李信眯眼看著張耳。


  「有些事情只能天黑之時辦。」張耳回道。


  「什麼事?」李信警覺道。


  「唉,當年劉邦起兵抗秦,身旁跟了不少的忠臣。」張耳嘆道,「如今雖被呂雉奪權,他的那些臣子或許有仍舊忠心的。本王趁夜前去勸說。」


  李信本是擔心張耳見到劉邦手下,會將子嬰的計策戳穿。但如今已經他毫無辦法,最壞的結果便是撤軍,就算被張耳發覺是騙他倒也無妨。況且即便如此,巴蜀將領若是將計就計,以此設計引誘他們,只要出手便是給他機會,總好過如今僵持。


  「本統領這便派都尉跟隨。」李信說道。


  「不必了,他們倘若真死心塌地跟了呂雉,本王便凶多吉少了,無需秦王的臣子跟隨本王送死。」張耳懇切說道。


  「那便有勞常山王了。」李信拱手道。


  張耳點頭,緩步走下城頭,朝著南方行進。


  李信靜靜觀望著張耳的背影,猛錘著劍閣城頭,「婦人誤事,此次謊報軍情,王上定是和胡夫人之時一般,還不會處罰!子嬰你個昏君!」


  「會不會處罰,本夫人不知。但本夫人行事想來謹慎,沒有把握的話還不會亂說。」


  趙姬的聲音忽地出現在李信背後。


  李信一驚,轉身單膝跪地,「夫人.……臣是說.……」


  「不必解釋了。」趙姬隨手扔給李信一塊銅片,「這是本夫人從西側山石上找到的,是採藥的鋤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