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和平接管
於是,中華答應了荷蘭駐遠東總督府的請求,並且電令日軍暫停對加里曼丹島外其它地區的攻擊,等候下一步指示。
原本枕戈待旦的日軍,突然收到來自前線最高指揮部的命令,收縮戰線,這口氣憋得那叫一個苦呀!
沒辦法,日軍前線指揮部也很難受,但這是中華髮來的電報,還是中華總司令蔣百里親自簽發的,這能不聽嗎?
為了平息士兵心中的那股鬱氣,日軍前線最高指揮部下發了電報,表示進攻不變,但是目的地變了。
12月2日晚八點,日軍剩下的八十萬軍隊在海軍艦隊的護衛下,於加里曼丹島各處進行登陸,包括加里曼丹島周邊的蘇祿群島、勞特島等島嶼。
八個混編陸戰軍團,分別從八個方向對加里曼丹島進行了全方位的登陸攻擊,如同鐮刀把加里曼丹島割了一遍。
混編陸戰軍團是日軍戰時體制,為了更好的指揮部隊進攻東南亞群島,日本最高軍事議會特地把4個陸戰師編為一個軍團,獨立作戰。
同月八日,在不到十天的戰鬥中,日軍徹底佔據了加里曼丹島,包括逃竄到西部、中部的荷法英軍隊,都被剿滅殆盡,如有反抗,一律格殺。
原本這些人依靠荷蘭在各地修築的秘密工事和倉庫,能堅持很久,茫茫森林中,日軍既發現不了,也無法攻擊。
可沒想到,中華婆羅洲獨立軍是地道的本地人,別說軍事倉庫了,什麼疙瘩都被翻了出去,哪家是歸順的當地土著,他們都帶著日軍挨個找到了。
這種挨千刀的活還是交給日軍去做,中華軍只要接收戰鬥成果就好。
在這種強力鎮壓下,荷法英聯軍終於熬不住了,就算身體能支持的住,心裡也受不了呀!
這一次戰爭,日軍犧牲了不少人,且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最初的登陸作戰上損失的,傷亡三十七萬餘人,殲滅、俘虜荷法英聯軍三十萬人,大部分是自己主動投降的。
在3號上午十點的時候,以中華南洋艦隊特戰隊一師為前鋒,成功抵達了荷蘭駐東印總督府所在地,也就是雅加達,當掛著血紅色方龍旗的軍艦出現荷蘭總督安格里斯和一干官員的眼裡時,他們眼中給充滿了悲哀.
當然,也不乏有些人眼中是釋然,畢竟落在中華手裡,怎麼著也比落在日本人手裡強吧!其實在加里曼丹島戰鬥傳來的時候,荷屬東印軍隊已經沒有心思反抗了。
因為駐紮在加里曼丹島的那些荷蘭軍隊是荷屬東印最後的精銳,比較有戰鬥意志的士兵。
但是他們都覆滅了,這些駐紮在雅加達、濱港、帕盧的守備軍就更不用說了。
同日上午十點,中華正式接受荷蘭駐遠東總督府各官員的投誠,並且派兵接收荷屬東印各個地區,南洋艦隊陸戰隊一師迅速接管了雅加達。
以安格里斯為首的荷蘭總督府官員,沒有被抓起來,反而允許他們在城內隨意走動,只要是想回荷蘭的,自己解決問題,這倒是出乎他們的意料,還以會被抓起來,變成階下之囚呢!
他們當然不會想到,對於少帥馮庸而言,只要安格里斯一干人等簽下了這份和平轉讓條約,那麼他們就沒用了,中華還沒淪落到需要殺人滅口的地步,就算讓他們回國又怎麼樣?鐵證如山,容不得荷蘭反悔,也不容許它人質疑。
與此同時,以第二十四師、第一百師、第七十二師、第三十八師、第六十一師、第兩百二十一師組成第一攻擊集群,登陸蘇門答臘島各地,分別接管了班達亞齊、棉蘭、占碑、北乾巴魯、檳港、巨港等城市。
由於荷蘭駐遠東總督府提前下了通知,並且這份投降電報是以荷蘭王國的名義下發的,所以各地守軍絲毫不懷疑真實性,果斷交出了城市控制權。
各軍在接管城市的同時,特統發展的地下力量也抬到了明面上,包括各地華人獨立軍,他們遍布各地,迅速控制了各個鄉鎮,當然,中華很快就控制了蘇門答臘島百分八十的地區。
至於剩下的地方,則在土著的控制下,整個荷屬東印足足有四、五千萬土著,佔據了大頭,就算荷蘭人也得依靠他們,才能穩定在東印的統治。
中華初來乍到,還沒完全了解清楚情況,必將特統的情報和實地處理是兩碼事,所以也就放任那些地區不管。
次日,第一百二十五師、第一百二十六師、第一百二十七師、第一百二十八師在蘇拉威西島登陸,以萬鴉老、哥倫打洛、帕盧、烏戎潘當為前進基地,相繼擴散到全島,逐步控制,這裡地域狹小,相較於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而言,更好控制。
至於爪窪島其它地區,在雅加達落入中華控制的那天,駐守其它城市或港口的荷蘭軍隊完全沒有反抗的意識,相繼在城頭掛著中華國旗,表示自己已經投誠。
不到兩個禮拜,除了加里曼丹島之外的其它荷蘭控制地區,不單單是城市,就連大部分鄉鎮都在中華軍隊的控制之中,原本準備好的一百五十萬人,這才剛剛夠。
主要是荷屬幾內亞,中華在這裡部署了第二十五軍、第三十一軍、第八軍,足足六十萬人,中華的軍級單位和日本的混編特戰軍團一樣,是臨時作戰編製,下轄八個師。
要知道荷屬幾內亞可是個貧瘠的地方,當地大部分是土著,就連華人都不喜歡來這裡謀生,人口兩百萬左右,那為什麼中華會在這裡部署這麼多軍隊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統治來說,荷蘭對於東印的在乎恐怕是個謎,一方面源源不斷從東南亞牟取利益,另一方面卻『散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荷蘭人在城市駐軍也不過那麼一點點,連中華內地一個小縣城的警察數量都不如,而且也沒有完善什麼公共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