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反擊
但是,他們沒辦法把這話說出口,因為現在說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如果法國不趕緊處理這個紕漏,恐怕都要滅國,這絕不是笑話。
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先頭部隊從各個方向湧入,拉昂、埃佩爾奈、托內爾、特魯瓦、亞眠五個城市連成一片,徹底將巴黎困在中間。
「我國中部各部隊集結的怎麼樣了?」雷蒙也沒有全部傻掉,立刻問道:「現在單靠巴黎周邊這一百多萬軍隊已經阻止不了德國佬的陰謀了,必須要更多大軍,將德軍堵在東北部。」
事實上,如果不是德國偏離了歷史軌道,以至於法國大部分主戰派吊著胃口,雷蒙·普恩加萊也不可能連任總統,並且一直到現在,在場很多大臣都是各個反對黨人士,當然默不作聲。
雖然德國人即將兵臨城下,但是對於他們而言,換一個總統對大局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難不成巴黎會立刻陷落,當然不會,所以他們自以為抓住了雷蒙·普恩加萊,坐看他倒霉。
只見財政部部長杜美卻是先開口:「諸位,中部各軍現在已經差不多集結完畢,但是怎麼樣過來是一個大問題,恐怕稍有不慎,我們就會翻船。」他的語氣有些森嚴,話中意思何嘗不是在警告在場其它人,這種關鍵時刻不要心懷鬼胎,大家都在一條船上,船翻了,他們也落不到什麼好。
他雖然是激進黨代表,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夠坐上總統之位,但是他很清楚,這個時候的總統位置無異於燙手的山芋,誰上誰落不到好,與其如此不如讓雷蒙繼續扛著,大家還能過的舒服點。
「不錯,我國在中部以及南部廣大地區的現役士兵已經基本集結完畢!」軍事參謀部部長巴蒂斯特說道,「甚至連預備役已經在動員了,但是當務之急不是關心可用兵力,而是我軍如何把兵力輸送到巴黎前線。」
「難道以我國數百萬大軍還無法運動到東北部?」內政部部長本傑明不敢相信,「開什麼玩笑,德軍在我國一共才一百多萬人,且已經被我軍分割開來,我國中部各軍居然還有阻礙,難不成他們是猴子派來搞笑的嗎?」
他這話一說,在場很多人都差點一巴掌把自己給拍死,這得多無知呀!也難怪,做為內政部部長,本傑明本就不怎麼了解前線戰局,當然,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也基本為零。
沒錯,法國早在1920年就建立了類似於德國的預備役制度,並且訓練出了五百萬預備役士兵,儘管德國閃電突擊打了法國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在德國入侵當天,法國及已經命令麾下各部隊開始集結,並且迅速向巴黎運動,結果很不錯,法國北部一百多萬軍隊在不到三天就運動到了巴黎以西地區,並且成功阻擋了德軍,使得德軍前進的腳步放緩。
可德軍也不是吃素的,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結果在這種背景下,果然,人家突破了法軍組織的上百萬大軍設立的堅固防線。
就在這個時候,法軍中南部軍隊也集結好了,但是不單單法軍在運動,德軍也一步不停的行動著,它們的西部集團軍軍群一百多萬大軍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沙泰勒羅。
順著第戎、納韋爾、布爾日、沙托魯、沙蒂永,德軍西部集團軍群愣是構建了一條防線,死死的把法軍阻擋在防線以外,現在法國中南部和北部成了兩個不相隔的地區。
「現在怎麼辦?難道我們就只能坐以待斃嗎?」雷蒙·普恩加萊看著軍事參謀部部長巴蒂斯特,「如果我們的後續部隊無法給前線提供支援,那恐怕這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德國人應該會開開心心的把坦克開到我們眼皮子底下來,你們說呢?」
做為法國總統,他並不缺軍事眼光,要不然也不可能在1913年讓法國控制了摩洛哥地區,也不可能帶領法軍贏得一戰的勝利,儘管大部分功勞是克里蒙梭的,但是沒有他,克里蒙梭也不可能上台。
顯而易見,德軍分散突擊,從五個方向對巴黎形成包圍之勢,而且根本不管東北部那些法軍,明擺著就是要一擊即中。
「總統閣下,我們現在應該迅速調集部隊,趁著德軍還沒有把口子徹底封上,打開中部通往北部的通道,中部現在一百五十萬人都集中在維希、日內瓦、錫夫賴,這是個好機會。
應該趁熱打鐵,命令錫夫賴部隊全力突擊,控制普瓦捷,死死的掌控住這片沿海地區,德軍西部集團軍軍群最多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人,要防守這麼大一條防線,那麼它們在沙泰勒羅的前鋒也不可能有五六十萬,頂多不過二十萬,而我軍在錫夫賴的兵力足足七十萬,全軍壓上,怎麼著也不可能被擊敗吧!
至於維希前線部隊應立即進攻納韋爾,這時候德軍就算修築了防線也只是立足未穩,我軍仍可虎口奪食,以盧瓦爾河為天然間隔,將此地變成有一個索姆河戰場。
沙隆做為德軍西部集團軍軍群的防禦重點,也是德軍在我國最密集的地區,其北部第戎更是整個德軍核心,雖然我軍不可能擊潰甚至全殲此地敵軍,但是可以擾亂視聽。
日內瓦是我國陸軍最集中的地區,南部大部分部隊已經都集中在侏羅山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丘陵地區,這就為日內瓦部隊提供強有力的後援。
我軍可以北出日內瓦,與德軍對峙於侏羅山北部地區,就算再不濟也不可能被敵軍攻破日內瓦的,畢竟有侏羅山這個天然屏障存在。」軍事參謀部部長巴蒂斯特立刻敘述出了反攻計劃,真不是閑著的。
還真別說,在場所有人聽了這個計劃都暗自點頭,看樣子沒有不同意,畢竟人家這個計劃將中南部地區部隊全部運用上了,而且也利用德軍部署的漏洞,打開缺口,使中部部隊源源不斷前往巴黎,進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