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再大膽些
如果不是南華此刻不想跟英國撕破臉,馮庸恐怕會直接叫部隊拿下整個撣邦。
要知道撣邦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管轄地帶,唐宋時期,這裡與雲南南部、寮國是一體的,儘管土司自治,可遵從華夏的命令。
就算元、明、清時,因為戰爭不斷的原因,又或者中央集權制度的越來越完善,撣邦跟雲南分開了,當時我國統治王朝細分了地域,但是撣邦跟雲南之間,互有交通,混成一體。
如果不是英國佬的入侵,恐怕撣邦依舊是聽從我中華政府的號令,而不是什麼英屬印度緬甸省的統治。
由於歷史淵源,撣邦的土司對我國的觀感並不壞,特別是這裡華人眾多,除了本地土著撣族人,就是華人最多了。
而滇邊守備區的轄區只佔據了克欽邦南方一小部分,佔據了撣邦整個北部地區,也就是說後世的果敢也在其中。
完全可以用人口排名第二的華人作為當地的統治主體,進行經濟文化政治多方面的融合。
當然,南華通行的普通話,也就是北方官話必須普及,因為撣邦畢竟土著撣族人居多,所以通用撣語,不利於統治。
滇邊守備旅雖然裝備精良,但是統治這麼大一塊地區可不簡單,不能照抄南華的制度,只能另闢蹊徑,例如建立各地武裝警察部隊,以縣為單位,所有的警察都是武裝警察。
這地區可不比國內,只要佔領了,派軍隊一清掃土匪什麼的,地方上就不需要等同於二流部隊的武警了。
要知道撣邦是一個部族集合體,由各地土司組合而成,十分複雜,其中果敢地區還好點,畢竟是華人聚集地,雙方還能進行交流。
可其它地方,交流困難就不用說了,魚龍混雜,軍火販子、土匪、流氓、地痞,嘖嘖嘖!
只經過簡單訓練的治安警察根本就解決不了當地的問題,滇邊警備旅也不可能把主力部隊分下去,鎮守一方,那到時候敵人大兵來襲,誰守這裡?
所以暫時安排武警部隊充當地方警備部隊,同時訓練治安警察,因為像抓賊這種小事肯定不需要武警啦。
武警部隊的裝備還好解決,畢竟南華有不少兵工廠,建立了完善的武器外銷渠道,其中,以改制過的毛瑟g98最合人心,性能也最好。
到時候弄個萬把閩制g98,裝備就解決了,背靠雲南,彈藥補充也方便。
當然,武警部隊是滇邊守備區親自訓練出來的部隊,就算不是華人,可一旦參了軍,必須教會他們簡單的中國話,完全可以保證他們的忠心,用這些武器,自然沒問題。
但是地方治安警察,不只是各縣有一百五十人,鄉鎮一級也有五十人,需要密布整個撣邦,穩定當地治安。
考核標準以及訓練方法自然不可能像武警部隊那樣,大手筆投入,南華用不起,也耗不起。
只能退而求其次,給他們武器,維護地方治安,但是不要求他們有多忠心,這東西短時間哪裡看得出來。
但是總不能裝備閩制g98吧!所以武器裝備就成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這個時候,二團送來的五千隻英國步槍以及五百萬發子彈恰好就是解決方案。
要知道,整個緬甸都是英國人的地盤,那麼英國佬的武器裝備會少嗎?如果加上西藏那邊繳獲的,搞個一兩萬隻,完全不成問題。
這些步槍都是按照英國人的提醒設計的,同時也不是英國最新的武器,在適合性以及先進性上,比起閩制g98來,差了不少,吳孟超可以放心的交給地方治安警察。
一旦有事,直接調動武警部隊,完全可以鎮壓掉這些傢伙,這樣,以滇邊守備旅為尖刀,武警部隊為防禦,治安警察為穩定工具,形成三道保險,整個守備區的防衛、治安工作就不愁了。
這兩次戰鬥的情況來看,吳孟超發現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英國撈真的拉幾,幾乎沒有戰鬥力。
如此,他心生一計,讓滇邊守備旅第二團以及駐守在南坎的第一團以連為單位,分別乘坐火車、汽車、輪船,三路齊頭並進,席捲了整個撣邦北部。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果敢地區,華人領袖土司楊文炳率先迎接南華軍,隨後各地紛紛以華人家族為主,相繼歡迎南華軍,幾乎是兵不血刃拿下這些地方。
不到三天,整個撣邦北部就變成了滇邊守備旅的地盤,紛紛插上了屬於中華民國的青天白地滿日紅國旗。
當然,使用這國旗昭示著南華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承大統名義,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旅長!各團已經抵達預定位置,傷亡不到一百人,且大多是意外傷,而不是戰爭傷。各地請求儘快委任當地官員,穩定民生。」
吳孟超撓了撓頭,並不是說他對這些事沒辦法,而是他沒想到戰鬥如此順利,恐怕福州那邊也沒想到,所以行政官員一時間也來不了這邊哪!
如果實行軍管的話,倒是能維持穩定,可一些繁榮的地方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個時候軍管,無疑是掐住經濟發展,不利於商業進步。
這讓他很是著急,安排各地官員的事情宜早不宜遲,畢竟局勢多變,誰也說不準究竟什麼時候,英國佬就大軍來犯了。
既然這樣,只能把皮球踢到少帥那裡去了,上位者多勞嗎!
「立即電告福州司令部,預定計劃已完成,請求司令部將官員具體安排示下,另外把我的治安計劃全部發過去。」
他耍了個心眼,反正這份報告發過去也得讓司令部的人想想,不如一起了,這樣統一的概率也大一點。
要知道如果這份計劃通過的話,整個滇邊守備區就有三萬武裝警察,以及若干治安警察,完全可以保證萬無一失,到時候他的滇邊守備旅就可以騰出手來,到處襲擊。
畢竟緬甸在英國人的治理下,有好些先進工廠,這些都讓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