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章:東南大建設運動
要知道自1917下半年,到現在,就一年,福建已經培養出數十萬技工,那可都是實打實訓練出來的,三個月理論培訓,剩下就是進廠直接上手。
所以他們並不缺操作機器的工人,而且福建各地職業學校也在加工加點的培訓工人技師。
東南七省現在的大建設運動,就好比一戰之後的美國直接掠奪德國的工業設備,讓自己變成世界首屈一指的工業大國,只不過馮庸是花了錢的,而美國是沒花錢的。
東南戰爭結束之後,整個東南最忙碌的恐怕就是作為東南自治政府副主席的周世輔。自從1918年六月三日,東南自治政府成立開始,他就當仁不讓的抓起了政府日常工作。
至於身為東南自治政府主席的馮德麟,其實就是挂名的,根本不管這些事,而馮庸從一開始就表明了自己不會插手政務,所以也沒管這些事情。
當然,這也是馮大少帥為了東南政府以後的發展著想,提前奠定軍政分開的基調,來自後世的他,自然知道專門人管專門事的道理,而且軍人當政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大忌,這也不是沒有道理。
至少他認為,做人還是純粹點好,軍人就是軍人,只管打仗的事就好,至於其它的就沒必要管,政客的齷齪還是交給狡猾奸詐的人來應付,這有利於政權的穩定。
後世的強國無一不是這樣做得,而眼前的北洋政府就是前車之鑒,一群大兵,哪裡懂怎麼治理國家,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生活水平甚至比不上原來,在河南一帶甚至爆發了小規模飢荒,現在的福建就接納了不下三十萬的河南人,可想而知,這種弊端有多可怕。
馮家父子的放手雖然讓東南自治政府少了很多羈絆,甚至在施政方案和理念上都有了更大的開放性,首當其衝的就是副主席周世輔,可以說,他現在就類似於古代的首相,大權在握。
那叫一個忙呀!一個禮拜都住在辦公室里,都沒空回家陪老婆孩子了,老周的大老婆可是親自找馮庸抱怨過,這讓馮庸很不好意思,間接破壞人家夫妻生活,豈非罪過?
不過也沒辦法,東南自治政府剛剛成立,還有不少的問題需要處理,等這些問題一一解決之後,政府班子就會有條不紊的運轉,到時候,身為『首相』的周世輔也就不會這麼忙碌了。
一年的火線提拔,把他從一個長汀縣長變成福建省長,但是他絲毫沒有自傲,反倒將福建的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這就足夠證明他是一個有才能幹實事的人。
無不得不說,如果沒有政府文職人員的努力,恐怕東南六省不會像現在這麼快穩定下來,光靠軍隊穩定地方是不現實的,而不穩定的地方對於維持軍隊的日常消耗是不利的,這種循環過程是很重要的。
六月十日,在福州召開了第一屆東南自治政府大會,而馮德麟和馮庸父子倆這次破天荒的沒有缺席,偌大的一個會堂,顯得人氣飽滿,熙熙攘攘匯聚在這裡,不僅有政府直屬各部門管理者,還有東南七省的各省省長以及他們攜帶的官員。
人倒是蠻多的,這個可容納兩千人的大會堂無一空位,前面是三排是省級包括省級以上高官,中間五排是市級包括以上高官,後面是縣級包括縣級以上高官。
今天的會議是針對東南七省未來三年的發展特地召開的,這可不是一個小課題,而是實實在在關乎東南一億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座這些都是高官,最小的放在清朝那也是一地父母官,每個人都肩負著至少十萬以上人的希望。
首先是東南自治政府主席馮德麟的講話,畢竟身為東南七省的主人,在這個會議召開前,理當讓所有官員認識他們老大。
「我這個人是粗人,不喜歡那種文縐縐的講話,所以就沒帶勞什子演講稿,長話短說,我想你們也不願聽像女人的裹腳布那麼長的演講。你們都是東南自治政府的一份子,既然加入了東南,那就要真正把東南當做你們的家,全心全意為百姓做事,我老馮家絕對不會虧待大家!」
話音剛落,只見台下一片掌聲,「啪啪啪!」
果然是一段簡短而樸實的話,或許這在外人看來,粗鄙不堪,但是在現場,這群官員心裡,卻是無比感動,話糙理不糙。
馮德麟話里行間透露出的那股看重勁不是虛妄,更重要的是,他做出了承諾,不是單單他自己的,而是代表馮家做出的,這就說明,只要馮家在,他們的利益就在!
就目前看來,馮德麟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是他的兒子,馮庸馮少帥可是一個不擇不扣的少年俊彥,放眼全國,別說同齡人了,就是相比馮國璋、段祺瑞、陸榮廷、唐繼堯這種資深軍閥,都不弱半分,可見跟著這東南,前途一片光明。
「諸位,雖然現在看來,東南七省雖然已經變成我們的,可是事實上呢?平心而論,我們東南政府的政令除了能在城市內四通八達,在那些鄉鎮,恐怕無人問津吧!不要說地方鄉老,就連那些個土財主的話,百姓都深信不疑,這說明什麼?」
馮庸作為東南第二人,自然應該他先拋磚引玉,所以當即放了一個響雷。這個雷不是看不見的空炮,而是實打實的政績,可以說,就是在座諸位的能力體現,所以在場的人都很重視他這一句話,畢竟誰也不想剛上任就被趕下台。
「我告訴大家,那就意味著我東南政府對除了福建之外的六個省,除了名義上的統治,根本沒有任何控制,更別說當地百姓會對我們有什麼歸屬感了,什麼都沒有,甚至在某些戰爭連年的地方,百姓只當我們是另一種兵匪,這難道不可笑嗎?自喻為中國救世主的東南政府,竟然得不到麾下百姓的認同,何其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