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聽懂了
班主娘子很認真的說道:“賀夫人放心,我也是做人娘親的人,自然也是心疼這些娃娃的。旁的我不敢說,不過娃娃們在這裏,一定是有一口飽飯吃的。”
季巧巧又悄悄塞了十兩銀子給班主娘子,她說:“這倆娃娃隻有身上這麽一套舊衣裳,這些銀子交給你,勞煩你們給她們做幾身衣裳。這天氣越來越冷了,用銀子的地方也多。等過陣子,我再買些木炭之類的過來看你們。”
有錢能使鬼推磨,班主娘子原本就是個老實人,之前就已經收過一次銀子了,現在又收了這麽多,今後在照顧兩個孩子上頭,就會更加用心了。
離開了這裏,季巧巧又帶著孩子們去了外城的那一家傀儡戲班子。
經過祝蘭花的鼓舞後,孩子們一路上還是興高采烈、嘰嘰喳喳的。
季香香說:“到底是一群小孩子,這麽快就高興起來了。”
季巧巧說:“趁現在多高興一下也是好的,等學藝的時候就不會這麽高興了,那可是吃苦的活計。”
“那也比要飯來的舒坦啊。”季香香說:“也不知道傀儡戲班子是怎麽選人的。”
季巧巧說:“我估摸著,可能要手臂力氣大的。這一場木偶戲演下來,可是個力氣活兒的。對什麽長相、身段兒估計是沒太大要求的。”
這個傀儡戲班子人數不多,就是之前季巧巧他們花錢請過的那個戲班子。
因為提前一天就跟班主說過了,所以他今兒沒跟著戲班子去鄉下唱戲,就自己一個人守在院子裏,還有一個看門的老頭,跟他湊一起在嚼花生米吃。
“賀夫人到了?”班主一看人都來了,趕緊把手裏的一把花生米塞給了看門老頭,笑著說:“快請進快請進,就是咱們這個地方吧寒酸了一點兒。”
這個院子麵積其實挺大的,畢竟位處外城,宅子沒有內城那麽貴。
隻不過院子裏大多都是泥土地麵,隻有少數地方用碎石板鋪出了一些小路,分別通往院子門口跟屋子門口。
一側的院牆下架著不少竹竿,上麵晾著很多衣裳。
戲班子的院子裏其實也晾了不少衣裳,不過比這裏的要鮮豔好看的多。
季巧巧先跟班主聊了幾句,班主說:“咱們這兒呢,學個三五年就能出師了。想跟著咱們班子一起出去接活兒的也可以,想一個人另起爐灶的也可以。畢竟地方大,唱這個的也不多,所以賺錢是有的賺的,就是有點兒辛苦。女娃娃做這一行到最後的也不多,大多數都是跟著咱們去鄉下唱戲,最後跟哪個小子看對眼了,就求我做個媒說個親什麽的。”
季巧巧說:“那也是個出路啊。”
“是啊,來學咱們這個的,都是家裏窮的揭不開鍋的孩子,最後能有個出路,反正是個好事兒吧。”班主說:“不過,咱們這裏練功也是很辛苦的,雖說不要求長得多好看,但力氣得大,還要嗓子亮堂的。”
季巧巧說:“反正娃娃們都在這裏了,你看著挑吧。不管怎麽樣,都是她們自己的緣分。”
班主就認認真真的挑了一會兒,也隻留下了兩個娃娃。
季巧巧一看,這倆孩子是裏麵看上去塊頭比較大的,也有力氣,嗓子不算甜美,但聲音洪亮,果然很符合班主的要求。
剩下的三個娃娃這會兒是真的有些沮喪了,祝蘭花就說:“你們三個運氣真好啊,可以去繡莊學繡花呢!之前,我爹娘還在的時候,就想送我去學繡花呢。我娘還說,姑娘家學好女紅,以後可不愁嫁人的。”
這話一說,三個娃娃都瞪大了眼睛看著祝蘭花。
“老大,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啊。”
“那你是不是要跟我們一起去繡莊學女紅啊?”
祝蘭花說:“我倒是想去的,可是咱們欠賀夫人這麽多,我得留在夫人身邊好好伺候她,這樣才能報答她。”
三個娃娃也顧不上沮喪了,都開始拉著祝蘭花說東說西,安慰她。
那兩個被選中的娃娃也一樣擺了香案、拜了師,之後,季巧巧也一樣塞了十兩銀子過去,讓班主好好照顧她們。
最後一站就是提前說好的繡莊,這家繡莊是城裏的老牌繡莊了,常年都在招繡工,也收娃娃去做學徒,簽的是十五年的長約。
因為一般繡莊收的都是六歲到八歲的娃娃,光是學出師就要五六年,簽長約的目的是怕她們學會了就翅膀硬了,跑去別的地方做活計。
不過長約說是十五年,其實到最後幾年,女工們基本上也都嫁人了,老板就會說:“隻要你們懷上孩子了,就可以不用過來了,在家安心養胎吧。”
不過這裏的老板為人正派,工錢給的多,所以很多學徒哪怕是長約到了,家裏也生了孩子了,還是會每天過來做工,一直做到眼睛花了看不見了為止。
三個娃娃都是小乞兒,手指頭都很粗糙,雖然來之前芫花已經給她們擦上了潤膚用的油膏,但那幾雙小爪子伸出來,還是讓繡莊老板皺起了眉頭。
祝蘭花特別緊張,她碰了碰季巧巧的衣袖,低聲道:“夫人,如果這裏不收她們……那該怎麽辦?”
季巧巧說;“你先別著急,先看看老板怎麽說。”
這老板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婦人,雖然開的是繡莊,但她身上的衣裳卻非常樸素,也沒有太多刺繡在上麵。
看了一會兒,老板說:“賀夫人,這三個娃娃……我倒是可以收下的。隻不過……”
季巧巧說:“老板有話不妨直說。”
“是這樣的,這幾個娃娃的手確實糙的很,眼看又是寒冬,到開春之前,我都隻能讓她們在繡坊裏頭做些雜活兒,用油膏養她們的手。等來年開了春,才能讓她們正式開始學,那這幾個月……”
季巧巧聽懂了,她說:“這幾個月,她們在繡坊的一切花銷,都由我出。你看多少銀子比較合適?”
“三個人,每個人至少五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