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寒月回到自個兒營帳,見只有丹霞坐著做針線,靜悄悄的竟沒什麼人,不由微微挑唇,笑道,「午間丹楓才說怕我看顧壞你們,怎麼這會兒就沒人了?」
丹霞見她回來,拋下手裡的東西起身,一邊服侍斟茶,一邊笑道,「可說呢,幾個小丫頭嘀咕半天,又將丹楓姐姐喚走,也不知去做什麼。」
莫寒月微微一笑,說道,「能做什麼?不過是又看上哪家牧民的羊奶牛奶的,丹楓也跟著她們胡鬧!」接過茶淺飲幾口,又問,「這一後晌,可曾有人來過?」
丹霞搖頭,說道,「只有羅五小姐使人來問過,聽說進宮,也就回去了!」
想來是羅雨槐想喚她過去坐坐!
莫寒月點頭,微一沉吟,說道,「你喚印于飛來!」
話音剛落,就聽帳外印于飛的聲音道,「王妃!」
丹霞「噗」的一笑,說道,「說曹操曹操到,小丫鬟們都跑的沒影兒,也沒有人替他通稟!」自個兒趕去將帘子打開,含笑道,「小姐正說喚你!」
印于飛微怔,跨進帳來,先給莫寒月見禮,來不及起身,就道,「王妃,小人聽行宮裡傳出消息,王爺接了西征的聖旨!」
「什麼?」丹霞大吃一驚,說道,「他又沒有領過兵,連沙場都不曾去過,皇上怎麼會命他西征?」白著一張臉轉向莫寒月,顫聲道,「小姐,怎麼辦?」
莫寒月微微點頭,向丹霞瞧去一眼,才又轉向印于飛,說道,「我喚你來,也是為了此事!」抬手命他起身。
印于飛愕然,詫道,「王妃知道?」
莫寒月垂眸,低笑一聲,說道,「不過是猜到罷了!」
印于飛又驚又佩,說道,「王妃既已料到,想必已有對策,還請王妃吩咐!」
莫寒月微微搖頭,向他定定而視,說道,「王爺出征,已沒有挽回的餘地,我要你跟著王爺同去,一則護他周全,二則……隨時將戰事報我!」
「王妃!」印于飛大吃一驚,顫聲道,「王妃是說……是說……」
宇文峻自幼長在盛京,除六年前的奪位之戰之外,再沒有經歷過廝殺,如今讓他挂帥出征,那豈不是送死?而王妃竟然贊成他率軍出征。
莫寒月輕輕點頭,嘆道,「你武藝高強,忠心耿耿,所以,我要你隨他同去!」
印于飛咬唇,遲疑道,「可是王妃這裡……」
莫寒月微微一笑,說道,「我身邊還有丹楓、丹霞,過幾日,牧野也會回來,你不必擔心!」
印于飛看看丹霞,終於重重將頭一點,說道,「王妃放心,只要小人有條性命,必保王爺無恙!只是……」
只是要把戰事報她,那豈不是泄露軍情?
莫寒月猜到他的心思,輕輕點頭,說道,「不錯,我要隨時知道戰況!」
印于飛垂首默思一瞬,決然點頭,說道,「小人遵命!」
跟隨莫寒月幾年,深知這位小王妃雖然年幼,可是心思細密,聰慧過人,或者,她當真能助到王爺!
幾人帳中正說著話,就聽帳外一群小丫鬟的聲音嘰嘰喳喳的進營里來。顯然是丹楓她們回來了!
莫寒月微微一笑,又再吩咐幾句,這才向印于飛示意。
印于飛躬身行禮退出。
剛出帳門,見丹楓帶著幾個小丫鬟向這裡來,含笑迎上,說道,「這麼一會兒,丹楓姑娘去到何處,王妃跟前兒竟只有丹霞姑娘一人服侍!」
丹楓吐一吐舌,笑道,「原說去去就回,哪知鬧到這一會兒!」匆匆向他一禮,趕著進帳子里來。
印于飛向她背影深凝一眼,這才回身大步而去。
丹楓進帳,見到莫寒月吐一吐舌頭,笑道,「本說只是取些羊奶,晚間給小姐沐浴,哪知道恰好趕上張大嬸家裡的母羊生小羊,顧著瞧熱鬧,回來晚了!」
丹霞「噗嗤」一聲,刮臉道,「一個大姑娘,瞧什麼?」
說的丹楓也不禁臉紅,抿唇道,「你是不曾瞧見,那小羊兒生下來竟然就會跑,有趣的緊!」
說的丹霞瞪大眼,說道,「這可不是胡說,哪有生出來就會跑的?」
丹楓道,「哪個又來唬你,真真兒的是,不信你自個兒去問張大嬸!」
莫寒月低笑一聲,說道,「丹楓倒是沒有胡說,如羊兒、牛兒、馬兒,都是生下來隔不多久就會跑會跳的!」
丹霞這才不疑,卻一臉的不可思議,說道,「不想這些牧畜,較我們人還聰明些呢!」
說的莫寒月和丹楓同時笑起。
這個時候,就聽帳外豐兒回道,「小姐,營外一個叫什麼許益的,說是宮裡的人,求見小姐!」
許益?
莫寒月揚眉,腦子裡搜索一回,一時想不起是誰,但又怕是謝沁那裡有事,說道,「你喚他進來罷!」
豐兒依言退去,隔不過片刻,引著一人進來,回道,「小姐,就是此人!」
那人一見莫寒月,「噗嗵」一聲跪倒,連連磕頭,說道,「奴才謝峻王妃救命之恩!」
莫寒月一怔,見他不過二十上下的年歲,看他身上衣裳,是一件深灰長袍,彷彿是太監的制式,衣衫沾滿灰土,看起來極為狼狽。
略略一想,瞬息恍然,點頭道,「你就是那個獲罪的馬倌?」
許益以前額抵地,應聲回道,「是,正是奴才!奴才獲罪,自問必死,不想竟蒙峻王妃相救。奴才特來謝王妃大恩。日後奴才就是王妃的人,王妃有任何差遣,奴才誓死遵從,就是要奴才性命,奴才也不皺一皺眉頭。」
聽著他連珠炮一樣,一口氣說完,丹楓、丹霞都不禁瞠目,齊齊向莫寒月望去。
只是這幾個時辰不見,發生什麼了不得的大事?
也是那刺客從行刺到被擒,不過短短片刻,宮外的人竟沒有得到消息。
莫寒月沒想到他口齒竟如此伶俐,不禁笑起,說道,「平白無故,我要你性命做什麼?你既知性命貴重,日後好好兒當差就是!」
許益磕頭連應,說道,「王妃放心,日後奴才再不敢偷懶,必定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