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亭率一群兒子、女兒送衛東明出府,瞧著馬車遠去,才轉身回來,吩咐管家關上府門,頓時冷下臉,喝道,「都給我進來!」又大步向廳里去。
眾人冷不防被他嚇一跳,忙隨後跟去。
侯氏跟著他進廳,不解道,「相爺,還有何事?」
「何事?」衛東亭冷笑,抬手向幾名庶女一指,咬牙道,「你們乾的好事!」
衛盈儀等人忙上前跪倒,互視幾眼,想到白日的事,都咬牙垂頭,不敢多問。
侯氏這才想起前頭的事來,微微點頭,說道,「是啊,今日的事,若不是娘娘壓著,也不知闖出什麼禍來!」說到這裡,又怨起莫寒月,指她道,「十一,你也是,自個兒的東西也不看好!」
莫寒月垂眸,低聲道,「是,母親!」
「她知道什麼?」衛東亭皺眉,向莫寒月睨去一眼,又瞪眼瞧向眾姐妹,說道,「你們道是有娘娘在,自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卻不知本相花多少功夫!」
剛才聽到小太監的一句話,他心知事關重大,立時命趙順打點隨鳳駕出宮的所有人等,跟著又買通小太監向老夫人傳話,才能將事情圓回。
侯氏點頭,想想今日那場驚嚇,果然也非同小可,點頭道,「娘娘說的是,該當好生管束才是!」
衛東亭向莫寒月一望,說道,「十一,此事從你身上起,你也有過錯!」
莫寒月點頭,說道,「是,爹爹,如此要緊的事兒,十一不該說忘就忘!」她只是忘記罷了。
衛東亭微愕,這才想起她本來是個傻子,那樣的事,又豈能怨得了一個傻子?
微微皺眉,看看幾個庶女又不禁有氣,冷哼一聲,說道,「這麼大的事,若不責罰,怕你們不會警醒!」手指向幾人點了點,說道,「今日但凡越制的,回去都賞十大板子,罰跪兩日!」
這可比禁足三個月學規矩重的多。
幾位小姐一聽,頓時臉色蒼白,可也不敢求饒,只得磕頭領罰。
衛東亭又向莫寒月一望,說道,「這是你院子里的事兒,又是你管著後園,就交你辦罷!」
「是,爹爹!」莫寒月也連忙領命。
處置過此事,衛東亭起身要走,又想到一事,說道,「那些首飾,你可記著追回,好生收著,不許亂戴!」
「十一知道!」莫寒月勾唇輕應。
衛東亭擺手,正要命她們退去,就聽廳外腳步聲急,向前廳里來,有小廝連聲喊道,「相爺,相爺,不好了!不好了!」
衛東亭大怒,喝道,「什麼不好了,亂嚷什麼?」
衛敬飛忙快步出廳,大聲喝道,「亂叫什麼?」
小廝聲音急道,「回二公子,大事不好,皇後娘娘的馬受驚,驚了娘娘鳳駕!」
「什麼?」廳內侯氏聽到,頓時如受雷擊,身子一軟,坐回椅中。
衛東亭也是大驚失色,快步搶出廳來,一把將小廝衣領抓住,問道,「你說什麼?娘娘的馬驚了?在何處?娘娘……娘娘不打緊吧?」
重要的是,娘娘肚子里的胎兒如何?
小廝被他抓住衣領,頓時喘不上氣來,掙扎道,「回相爺,娘娘的馬剛剛走上御街,不知為何,就……就突然受驚,橫衝直撞,幸好……幸好宮門前當值的羅三公子將馬截住。」
「娘娘,我問你娘娘如何?」衛東亭幾乎是大吼!
小廝搖頭,說道,「只說是已將娘娘送回宮裡,並沒有聽到宮裡的信兒!」
衛東亭急的連連頓足,說道,「蠢材!蠢材!沒有娘娘的信兒,你來說什麼?」
這會兒侯氏好不容易回過神來,忙趕著出來,顫聲道,「相爺,快,快進宮打探消息啊!」
衛東亭看看天色,搖頭道,「眼看皇宮就要落匙,我如何還能進宮?」
衛敬飛忙道,「爹爹不用擔心,兒子即刻進宮,若有娘娘的消息,自會設法傳信兒出來。」
他身為御林軍,自然可以在皇宮中留宿,倒是比衛東亭這個當朝一相要方便的多。
衛東亭連連點頭,說道,「事不宜遲,你即刻就去罷!」
衛敬飛應命,喚幾個小廝跟著,拔步向府外奔去。
衛敬行眼見生出這麼大的事,自己空有一腔盡孝之心,卻使不上氣力,只得躬身為禮,說道,「爹爹、母親勞乏一日,終然要等娘娘的消息,也需顧著身子,還是回去歇歇罷!兒子在前頭守著,二哥那裡但有消息來,即刻前去回稟!」
衛東亭點頭,向他望去一眼,說道,「那就辛苦你了!」瞅著廳里那些庶女心煩,也不再等她們辭禮,與侯氏徑直向後宅去。
衛敬行送衛東亭離去,這才向幾個家人道,「你們去宮外守著,若聽到什麼動靜,或二公子傳消息出來,不管什麼時辰,速速到書房報我!」
家人聞命,哪敢耽擱,忙躬身行禮,拔步飛奔而去。
衛敬行輕吁一口氣,見衛敬博與坐在輪椅上的衛敬岩還在,微微點頭,說道,「你二人也早些回去歇息,這裡有我!」
衛敬博也倒罷了,衛敬岩卻不禁微微抿唇。
本來,二人同年,自幼一起長大,又一同外出讀書,一同回府,一同接下府里娘娘省親一應的差事。
如今如此盛況,都是他一手操辦,自己卻因腿殘,只能看著。此刻,他倒是一副掌家的樣子,自己卻成了被他照護的廢人!
心底一陣落寞,微微點頭,說道,「有勞三哥!」命小廝推著向自己的院子去。
聽到廳外的人全部散去,有小廝悄悄的拐進廳來,向莫寒月道,「十一小姐,那邊堂上的首飾……」
只因為那些首飾險些掀起驚天的風浪,在那裡擱這半日,服侍的小廝們都小心看管,任誰也不敢輕動。
莫寒月點頭,向夏兒道,「你們去將首飾取來罷!」
夏兒大喜,忙應一聲,喚過豐兒、雪蕊一道,進堂上將那幾件首飾取來。
莫寒月目光掃過仍跪在地上的姐妹,淡淡道,「當初十一回府,彩棚中給爹爹、母親行禮,各位夫人賜給十一的禮物,共七十三件,而這裡……」向豐兒手中的托盤一望,淡笑道,「這裡不過十幾件,另外那些,不知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