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明第一狠人> 第六百六十一章 孝庄出逃(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第六百六十一章 孝庄出逃(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聽說明軍已經打到了大名府,孝庄已經是嚇尿了。


  從大名府到順天府,如果是急行軍的話用不了幾天時間。


  火都燒到眉毛了,換做是誰能不急?

  儘管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但孝庄一直都沒有真正下定決心。


  但此時此刻,她已經不再猶豫。


  繼續留在京師就是在賭命,而她覺得留下來凶多吉少。


  這種時候還是不要賭了。


  康熙皇帝還是個孩子,孝庄自然不會跟他商議,當即拍板撤離京師。


  由於事先已經有了預案,故而真正拍板后也不算太過慌張。


  首先需要保證撤離的自然是皇族。


  愛新覺羅家的子孫經過入關后這十好幾年的繁衍,已經有足足成百上千人。加上八旗子弟這些肯定要帶走的,足足有數萬人。


  這還不算八旗兵的親人子女。


  如果滿打滿算全都算上十幾萬人是肯定有的。


  由於人數太多,肯定不能一批走。


  這樣不但容易引起注意,還很可能導致恐慌。


  孝庄的意思是先保證愛新覺羅皇族的撤離。


  之後才是八旗子弟,再之後才是八旗子弟的親眷。


  既然是旗人,就得有旗人的覺悟。


  奴才本就是主子的財產,連命都是主子的,晚走一些又有什麼關係?

  只有保證主子安全了,大清的根基才在,大清才有東山再起的那一天。


  當然,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八旗兵包括他們的所有家眷肯定都能安全的轉移出關。


  至於那些綠營兵,孝庄完全不在乎。


  不過是一些棋子罷了,跟旗人比起來,孝庄甚至都不認為這些綠營兵是人。


  反正出了關也養活不了那麼多人。這些綠營兵不帶走就不帶走吧。


  瀋陽雖然有小江南之稱,但那是和苦寒之地的寧古塔比的。


  現在八旗兵適應了關內的溫暖環境,重新回到瀋陽只會覺得環境惡劣,苦寒不已。


  孝庄不是一個矯情的人,但她也很清楚這猛然間的一轉變需要時間來適應。


  她現在只希望這適應的時間可以更短一些。


  等了許久仍然沒有等到康熙,孝庄的神色十分不悅。


  「怎麼皇上還沒有來?」


  「回太皇太后的話,皇上正午睡呢被叫了醒便哭鬧了起來,說什麼也不肯跟著奴才走。」


  「荒唐!」


  孝庄聞言勃然大怒道:「都什麼時候了,還由著他的性子胡來。這幅模樣,怎麼擔得起振興大清的責任。來人啊,把皇上直接抱走,抱到馬車上去。」


  孝庄本來對玄燁的態度很是不錯,因為玄燁在諸多孫輩中是最為聰慧乖巧的。


  但此刻孝庄可不能由著玄燁的性子了。


  事關緊急,孝庄也是個狠辣的性格,這種時候決不能再拖了。


  繼續拖下去天知道會發生什麼,萬一明軍追上來了,再想甩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些出了關她才早些安心。


  說到底,這關內的地方不是八旗的起家之地,待的時間再久也沒有那種安全感。而關外就不一樣了,只要雙腳踏在了關外的土地上,孝庄就會覺得舒坦。


  「奴才遵旨。」


  孝庄掃了一眼諾大的宮殿,長長嘆出一口氣來。


  這巍峨的宮殿又要換主人了,這是這一次卻不是屬於愛新覺羅家而是朱家。


  朱皇帝都被趕走十幾年了,竟然又要殺回來。


  他老朱家就這麼的得民心?


  唉,不管這些了,先保命要緊。


  沒過多久太監便回來複命,說皇上已經送到了馬車上。孝庄心道玄燁這孩子雖然一路哭鬧,但總歸是沒有拖後腿。


  「罷了,準備上車吧。由兩黃旗護衛直接永平府。」


  孝庄最後回望了一眼坤寧宮,這一別就真的再難相見了啊。
……

  幾十輛馬車在八旗精銳的護衛下出了京師,一路朝永平府而去。


  名為北狩,實則就是跑路。


  說是北狩,就是因為聽起來好聽一點。


  在路線的選擇上孝庄也是頗花了一些心思。


  其實要想出關並不一定要走山海關。


  理論上講,只要出了長城就是出關。


  而如果從距離京師比較近的關城裡選的話,渤海所、薊州、山海關都是不錯的選擇。


  之所以選擇山海關還是因為這裡距離瀋陽更近一些。


  而其餘各處出了關基本就是韃靼人的地界。


  雖說這一部分蒙古因為孝庄的緣故都比較親近大清,但總歸還是不如自己人可信。


  孝庄還是希望儘快抵達瀋陽,路上能不耽擱就不耽擱,以免夜長夢多。


  一開始還算順利,可抵達灤平的時候車架卻突然停了下來。


  孝庄掀開馬車上的帷幔皺著眉問道:「怎麼,是出了什麼事情嗎?」


  遏必隆騎著馬湊到近前道:「回太皇太后的話,是前邊遇到了一些災民。他們擋在官道上希望軍隊能夠撥出一些糧食來給他們吃。」


  孝庄聞言冷哼一聲道:「放肆,這些災民真的把自己當一回事了。一群土狗罷了,叫人把道路清開。若有阻攔者就地格殺。」


  一直以來孝庄就沒有正視過這些百姓。


  以往或許還會掩飾一二,現在卻是連掩飾都懶得掩飾了。


  反正關內江山不保,這些百姓最終還是會歸於明軍治下。


  她便真的要裝作一個老好人,那也是對關外的百姓。


  孝庄一聲令下,八旗兵立即兇狠的策馬驅趕災民。


  不少災民直接被馬匹踢倒踩踏,發出一聲聲哀嚎。


  「救命啊,救命。清軍殺人了,清軍殺人了啊。」


  災民們一時間作鳥獸散,邊跑邊疾呼著。


  孝庄對此十分冷漠,只淡淡的吐出一句話:「繼續趕路。若還有敢擋路者,就地撲殺。」


  在她的眼中這些漢人的性命就如同牲畜一般,輕輕踩上一腳就可以碾的粉碎。


  關外苦寒,漢人們是適應不了的。而旗人們只要一些時間恢復,終歸是能夠適應的。


  到了那時大不了他們據守遼東,恢復到太宗朝時候的疆域。


  孝庄越想心裡越美,十分慶幸自己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如果明軍膽敢追出關去,那孝庄就會讓八旗兵痛擊之,讓其感受到薩爾滸和寧錦之圍的痛楚。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