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結束
大宋京城皇宮得到北軍進攻梁國邊城的消息後,朝野震動。
年少的帝王把消息告知諸位大臣後,臣子們紛紛指責北軍擅啟戰事。說那陳大將軍是在招敵,好不容易三國相安無事,如今百姓更是需要休養生息,他何敢主動挑事,陛下,定要嚴懲不貸。
等等說法。
才十幾歲的帝王待眾大臣說的差不多了,慢悠悠開口道:“此事三個月前大將軍已與朕提起過,後來更是會同兵部尚書和樞密使二位大人共同商議。
朝堂上頓時鴉雀無聲,隨即方才高談闊論引經據典的臣子們眼神幽怨的看向樞密使和兵部尚書,心中暗罵怪不得你倆方才不做聲……
兵部尚書和樞密使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不關我事的模樣。
帝王道:“諸位愛卿且放心,陳大將軍有把握,能拿下梁國邊城。朕與愛卿們就在這等消息便是。”
果然兩個時辰後,戰報再來,北軍僅用一個時辰便攻下了梁國邊城,現已基本占領。”
朝臣更是一片嘩然。
幾個月前還被敵軍打的滿地找牙的北軍這麽快就翻身做主了?這不可能,這不應該。
可北軍又絕不敢胡亂來戰報。
接下來戰報不斷。
種種細節表明北軍的確真的占領了梁國邊城,並且已經做好迎接梁國精銳和魏軍的攻擊準備。
“陛下,如此一來,會不會招致梁魏聯軍報複?即便北軍能打得過梁軍,梁魏聯軍也不可小覷啊。”
“楊大人,你是不相信大將軍還是不相信陛下?陛下已說的很清楚,此時是陛下與我等仔細商議後的決定,一切後果我們以做好充足準備。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
那臣子也不生氣,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是最好了。是臣多慮了。”
“哎,尚書大人這話有點過了。楊愛卿是負責人才提出疑問。諸位愛卿,這是朕的意思,朕怕計劃泄露就沒有提前與諸位說。總之這次無論勝敗,還望愛卿們與朕一起努力才是。
這天下,不是朕一個人的,每一個宋人都有責任。
諸臣聽了這最後一句話,心中都覺得有些奇怪。這話好像怪怪的。殊不知,這話是陳樂天跟陛下在一起時有意無意說的,年少的帝王當即便記在心裏,此時此刻不由脫口而出,說出來後竟覺得發自內心深處的一股澎湃之情。
——
梁國朝廷接到南軍和邊城報告後,從時間上算來說不定梁國南軍和宋國北軍已經交鋒上了。
朝廷上的臣子們義憤填膺,紛紛大罵宋國不講規矩,擅自撕毀和談。不過那位梁國君王倒是並不顯得如何氣憤,很平靜,甚至還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臣子們。
待臣子們罵差不多了,他開口說道,規矩這種東西是建立在實力上的,咱們之前不也沒在意和約嗎?現在他們也撕毀一次其實挺公平的。
陛下,北軍既然敢主動進攻,恐怕說明他們的戰鬥力就算不如之前,那也差不多了。我們要不要聯絡魏國?
聽了這話,其他臣子有說這是示弱之舉,有說怕什麽,把他們打跑就是了……
但沒人說在點子上。
一直沒說話的梁國兵部尚書站出來說道,先打過再說。北軍或許會變回原來那樣強大,但我們也更強大了。退一步說,最差也不過是跟我們打個平手。就看蕭山林將軍打的怎麽樣了。咱們等著便是。
當天夜晚軍報傳來,邊城之外,三萬宋國北軍與十萬梁國南軍廝殺一晝夜,宋軍險勝,我南軍後退一百餘裏.……
再過一日,戰報再來,魏軍馳援而來,但卻被宋軍三萬伏兵阻擊,十五萬魏軍措手不及被屠殺過半,潰散而去。
再過一日,戰報繼續。我大梁南軍再次主動發起進攻,宋國北軍背靠大梁邊城定陽城堅守,梁軍進攻三天三夜,無功而返。
梁國帝王終於忍不住發火了。‘他們打下我們的定陽城才幾天?就能憑借我們的城守城了?城裏百姓就任他們魚肉?”
“秋毫無犯?朕能相信?”帝王當然不信北軍能秋毫無犯在他們的邊城裏。
這絕不可能。當年九國爭霸時,史書上無數次的記載宋國從一個弱國到一個強國,屠城之事不知做過多少次。就更別說進城後秋毫無犯了,自欺欺人而已。
但是接二連三的戰報傳來。讓這位梁國君王不得不信,據說邊城裏一切照舊,酒館茶肆甚至青樓民仍操其業,北軍嚴令,騷擾百姓者,斬。
陛下,北軍這是……這是要侵占我邊城啊。
大臣們立刻會意。
君王也明白過來。
隻有所謀甚大才會對百姓秋毫無犯。
這不是為了報仇,更不是為了泄憤,這是……
君臣相顧茫然。
——
至於魏國。
他們在得知梁國定陽城被宋軍占領後,其君王毫不猶豫派大部隊前來幫助梁國。但他們留了個心眼,並沒有派精銳,而隻是派出魏國普通軍隊。戰鬥力在魏國隻能算中等。
君王的想法是,不管勝敗他們的姿態擺出來了,梁國也不會怪他們。畢竟宋軍隻是對他們梁國出手,而不是對魏國。
況且宋國北軍的這個行動,很明顯是為了恢複戰鬥力。宋國北軍要想恢複戰鬥力這一仗是必須要打的。而且還必須要打贏。
當今這天下以魏宋梁三國最強。誰家獨大都不行。兩次入侵戰爭後,梁國隱然成了三國中最厲害的。
因此魏國不介意宋國跟梁國打一架,無論誰輸誰贏,對魏國都沒壞處。
若是宋軍贏了,無非還是回到宋軍第一的位置,若是宋軍輸了,他魏國和梁國還可以繼續去宋國擄掠一番。
總歸是好處很多的。
三天之後。
讓魏國帝王大為惱火中夾雜著恐慌的,是他們的十五萬軍隊,竟然被宋國北軍埋伏吃掉一半,剩下一半直接潰散了。
這.……到底是北軍恢複戰鬥力了還是他們派出的是老弱殘兵?
帝王難以置信,但擺在眼前的事實讓他不得不信。
幸而兵部將軍解釋說,宋國北軍高層這是在掰命,他們從上到下都不允許這次再失敗,再加上陳樂天做大將軍後原來的中高層全部官複原職,北軍將士們也算是揚眉吐氣了。況且咱們也沒有出精銳,等於是咱們的劣馬對宋國的上等馬,輸了也是正常的.……
魏國君王這才稍稍寬心。但還是緊張的問宋軍會不會調轉矛頭對付他們。
將軍寬慰說應該不會,宋軍也不想兩麵樹敵,打個埋伏把我們打走就算了,不會主動兩麵找戰場,這是取死之道。他們的目的是正名,不是為了殺人。
——
半個月後。
大宋與梁國簽訂條約。
梁國邊城定陽城贈與宋國,算是對兩次入侵戰爭的一點點小意思。
對此,天下嘩然。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看到了那個天下無敵的北軍再次回來了。
魏軍則對此不聞不問,也不出聲。他當然不敢出聲,他若是一出聲指不定宋國來一句梁軍都賠償了,你們也賠一座邊城如何?
至於梁國的這座邊城定陽城。
城裏的百姓們驚呆了。
一下子就成了宋國人了?
官仍其職民複其業。
官吏者,想回到梁國朝廷的任由其離開,願意還做定陽城官吏的則還做原來的官。至於百姓也是如此,想走的盡管走,不想走的登記為宋國戶民便可。
梁國和宋國的百姓其實都沒想到,小小定陽城的百姓和官吏極少有離開的,特別是百姓,一千人中都沒有一個離開定陽城的。
兩國都挺驚訝的。
但仔細一想,就憑北軍破城後對百姓的絲毫不擾,單這一條,做的恐怕比原來的梁軍做的還要好。所以現在百姓官吏都願意成為宋人也無可厚非。
局麵到了這一步後。
天下都看明白了宋國現在的情況。
之前的兩次被打進來,連皇帝都給擄走了。壓根就應該新繼位的皇帝和他的朝廷負主要責任。
而不是大宋真的孱弱到這種地步。
現在那位很可能是篡位上來隻做了一年多皇帝的晉王,如今已經淪為梁國的階下囚,而新皇帝是那位可能是大宋古往今來第一君王的和誠帝的嫡子。
在新皇帝的帶領下,隻過了僅僅幾個月,北軍就再次把梁魏打的哭爹喊娘再也不敢造次。
可見這位小皇帝果然是繼承了其父千古一帝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