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告
一月六日,華夏人口過十三億。
人口的煩惱似乎在困擾著政府,獨生子女政策一直被嚴厲執行,高密度人口帶來的壓力一直煎熬著政府的神經。
誰也沒想到,十年後隔壁的鄰居,會在人口上超過我們這個人口大國,而我們的國家人口也開始了增長乏力。
“明天就離開了嗎?”
吃完了消食溜圈的三人,在區內的花圈遛彎,吳山問著自己的大哥。
“嗯,出來很久了,到時間回去了!”
大伯吳忠點頭應答,已經在玄武市一周了,該逛的地方都去過了,也沒什麽可以留念的地方了。
“大伯,今年咱們去海南過年,你們一家要不一起吧?”吳奇問道。
大伯退休,而大伯母半退休,隻有吳韻一人需要按時上班,隻不過過年時間也會有假期的,隻要大伯答應後,他們一大家子就可以一起去熱帶過冬。
“嗯,也好,免得過年來客太多。”
大伯也不矯情,他知道過年時間,估計會有很多上門的說客,這個時候答應下來去旅遊,反倒是給侄子少添了一些麻煩。
自從知道了吳奇見了省內四號後,大伯對於自己的侄子走到了哪一步,已經沒有了一個明確的印象了,也不知道吳奇的未來極限在哪兒?
他們家最多是一個中產人家,是標準的革命幹部家庭出身,但是如果沒有吳奇異軍突起,三代之後也隻能算是平平之家罷了
而今吳忠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侄子會把整個家族,帶往哪個方向?
而同樣的人,四號完全不知道,這個“幸運兒”會把鬆江,會把華夏帶往哪個方向?
震撼!
是四號的感受,走出會議室時,他的腦袋還有些暈乎乎的,就像是他在多年前從廣播中,聽到華夏改開消息後的震動。
真的可以辦到嗎?
看著下屬的閃躲眼神,他也是沉默了許久。
華夏的裸官不少,但是絕對沒那麽多,能夠忠於革命事業的人,在此時絕對不是個少數。
崇外、唯外的思想,在整個官場絕對不少,說實話,上一輩人中,不少人的心氣絕對被打散了!
他們出生在六零七零年代,生長於七零八零年代,整個華夏的環境與國外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所以六零七零的心氣被國外壓製了,從現實上看還是可以理解的。
而八零九零,則成長於九十年代和新世紀,要說華夏很差也不比國外差多少,所以八零九零的心氣反倒高的很,開始不理解六零七零製定的崇外政策,同樣不理解他們的膽怯和懦弱。
四號是個四零年的老人,成長於華夏最艱苦的年代,骨子裏接受的教育讓他能為這個國家無私奉獻。
而自己的手下這些人,真的能接受那個“家夥”的理念嗎?
在他看來,這是一場“新思維”與“舊理念”的碰撞,一場“華夏能行”和“華夏做不到”的呼聲的摩擦!
不說這些恐洋、媚洋的下屬,就連他對於吳奇所勾勒的世界,都感到了莫名的震撼……
一款便攜的智能終端,長時間的待機,快捷的運行速度,多樣化的功能作用。
這……簡直是科幻片!
聽音樂看新聞還可以理解,畢竟現如今的手機也可以做到,而軟件訂餐、軟件打車、軟件通訊、軟件購物……
這些真的可行嗎?
忽的,老人想起了看的那些科幻片,覺得難道在自己死亡之前,真的能看到這科幻的一幕?
他想要問詢下屬的意見,但看著下屬閃躲的目光,卻又無奈的哀歎了一聲。
這些恐洋的下屬,真的能接手華夏的事業嗎?
伸著幹枯的手指,敲了敲自己的額頭後,四號在沉默了片刻後,說:“李秘書,安排一場會麵,讓吳董……給其他幾位省常委上一課。”
“可……”秘書雖然不信吳奇所言,卻也不敢多言,但是此刻,他也隻覺得四號太過相信吳奇所言了。
引薦吳奇,可是要擔政治責任的!
但李秘書又看了看四號的堅毅麵龐,有吞咽下了勸說的話語,回答道:“是的領導。”
吳奇在拋出了“移動互聯”這個概念後,也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被拒絕的準備。
他也沒想到,這位老人相信了自己。
要知道,他隻說了一個概念,可完全沒有說什麽幹貨!
他也不知道台下的那些人,到底有什麽稀奇古怪的關係,要是這些人裏有人透露的自己計劃,走了吳奇要走的路,他可沒地方去哭啊!
這位成長於困難時期的老人,選擇了給吳奇這個“新生代”一個機會,一個像他們證明自己能夠承擔責任的機會!
就像是“油變水”騙局一樣,他們都在期盼著華夏能夠更好,即使這可能是另一場逼真的騙局。
但是他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提升華夏的機會!
……
搓了搓手,三人坐在陽台,喝著一杯熱茶。
大伯正色道:“明天就要走了,今晚有些話我必須說了,齊齊你聽或者不聽,全在你個人……”
聞言後的吳山,有些詫異的看著大哥。
吳奇心中有些疑惑,卻沒有問出,隻待大伯接下來的話語。
“東江那邊給我說了很多次,我也沒有推掉,也沒有立刻答應……因為我知道,你是個有主見的人。”
失去了才知道什麽叫痛,吳奇在一家廣告公司時期,從東江離開後發展到了現在的模樣,東江方才後知後覺的感到了深刻的痛覺。
東江那邊很想說:本來是我先的啊!
一個有上百億規模潛力的民營企業,而且還是高科技產業,就這麽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跑了。
主事的領導,腸子都悔的青了。
而今,他們想要通過大伯,傳達可以補救的訊息,隻要吳奇把公司搬回東江……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東江你就別搬回去了,要是想搬遷隻有京城和魔都兩個地方……”
這個時候,公司總部搬去超大城市還是常規思維,還沒有後來的那種大公司逃離超大城市的趨勢。
隻不過,大伯你把東江給賣了,真的好嗎?
吳奇不由暗自吐槽,雖然他知道大伯是為了他好。
“你很聰明,該知道這個道理,而我呢,想要提醒你一件事,在華夏做生意政治很重要,所以……你該把公司分散一點,至少不要把所有公司,都放在鬆江的玄武市……”
刹那間,吳奇想起了“窩案”這個詞匯,某個地區放了政治上的窩案,當地的經濟團體必然是會受到影響的。
這也是吳奇擔心的,所以他也在尋思著“分家”。
看著吳奇認同的點頭,大伯繼續說。
“人都說修橋鋪路無屍骸,但是該回饋鄉裏的事,你還是要去做的,必須要大張旗鼓的去做!”
吳奇抬起頭,有些不解的問道。
“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