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最後的陳述(二)
第七百零二章 最後的陳述(二)
「保持安靜!」審判長嚴肅道。
張雅婷繼續說道:「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受到了傷害,作為一個合法公民,我無法做主自己的事,我不能接受這個結果。隨後我翻遍了相關法律規定,看到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令禁止醫療機構為我這樣的單身女性凍卵,但我也看到了J省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允許未婚無子女的女性可以採取合法的醫學輔助生育技術手段生育一個子女。我還看到了國外,2012年美國向大眾開放凍卵的臨床應用,無身份限制和條件約束;英國使用凍卵技術十多年來,目前已有七十多家醫療機構持有核發執照,冷凍卵子約兩萬枚;西班牙規定所有年滿十八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女性都可以合法使用輔助生殖技術;日本允許40歲以下單身女性遞交冷凍保存卵子的申請,日本浦安市政府更宣布設立凍卵補貼,幫助暫時不想生育的女性居民冷凍卵子,以便她們日後仍然能生育自己的孩子……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凍卵都是有先例的,是可行的。」
「接著我了解了凍卵技術,尚不夠完美,但已經成熟,我很清楚取卵手術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傷害,但是作為一個獨立女性,我不想被任何人以為我考慮的名義進行大家長式的代替決定——正如我今天站在這裡,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會產生什麼影響,我非常清楚,並且堅定。」
「我知道對於女性凍卵有諸多爭議,許多人從各方面質疑我的決定,但做出凍卵決定開始,我就做好了應對所有問題的準備:有人擔憂會涉及倫理道德問題,但是男性冷凍精子也沒有產生這方面的問題不是嗎?而且我們國家的人口增長率在不斷下降,國家已經開始逐步鼓勵生育,解放不婚女性的生育權符合趨勢;有人擔憂孩子的撫養問題,以我為例,我受過高等教育,經濟狀況良好,孩子的撫養不是問題;有人擔憂孩子出生沒有父親,單親母親能否承擔全部家庭責任?我們同樣可以類比精子庫出生的孩子其實也是這種情況,需要父親的前提是父親也能擔起責任,而不是詐屍式育兒或者暴力式家庭,和諧家庭中的父親才能利於孩子成長……」
「我仍然更期待能與一個合適的人組建一個和諧的家庭,一起生兒育女,這是我的planA,但如果始終無法步入婚姻,我渴望未來能通過冷凍卵子獲得一個孩子,這是我的planB,而為了生一個孩子隨便找個人經歷一段不幸福的婚姻不在我的plan中,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他媽媽做好了當媽媽的準備,能給他最好的成長環境中降生的,我也希望女性生育一個孩子不必經歷不幸的感情和婚姻,而是自主選擇讓自己成為母親。」
她頓了頓,看向審判席,「我是一個三十三歲的獨立女性,一個快要錯過黃金生育期的單身女性,我現在很清醒,也完全獨立,我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去接受凍卵會面臨的問題,我也滿懷著期待未來能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希望合議庭能支持我的訴訟請求!」
話音落下,法庭里安靜了幾秒,她最後的陳述帶著十二分的誠懇,戳中了當下許多女性的痛點,審判長也身為女性,而且審判長較為年長,體驗過更多作為女性才有的感受,天然能體會她的立場。
另一位女審判員表現更為明顯,她年輕些許,更能感同身受。旁邊的男審判員沒什麼特別的反應,但眉宇間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就連作為被告席上的醫院院長也頗為觸動,他們干這行的比很多人要懂,技術沒問題,就是政策限制,不然他們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如果可以,又豈會枉顧患者的希望?
這時,審判長看過來,「被告?」
趙思雨擔憂地看著秦聿。
秦聿默了默,抬起頭,開始做最後的陳述:「生育自由是毋容置疑的權利,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有權利決定生與不生、什麼時候生、與誰生育,這個『誰』也可以沒有,這一點可以參考未婚生育,但是有幾點我們不得不注意——」
他一開口就是肯定對方的觀點,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在冷凍精子和冷凍卵子上確實存在差異化對待,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冷凍精子的技術早於冷凍卵子三十三年,技術上冷凍精子更穩定,程序上冷凍精子也更簡單,兩者都涉及社會倫理問題,不能以一項技術來單純對待。而新事物的產生往往會引起關注和爭議,需要時間去獲取理解和寬容,因此兩者出現差異化對待很正常——希望在場所有人以及人們不要僅僅聚焦於性別不平等上。」
他繼續說道:「我個人非常贊同原告的planA和planB,但是社會安穩人人有責。這個責任不是指強制性義務,也不是要求犧牲個人權利,是一種自覺。社會安穩,我們每個普通人才能安穩生活,社會環境的變化,我們每個人既可能是受益者,也可能是受害者,所以我們應該做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社會發展會遇到各種從未遇到過的問題,過去的一些制度和觀念會逐漸成為束縛,這時候需要新的制度誕生,但是新制度的誕生不能枉顧現實,權利的實現需要制度支持,我們可以推動、可以去爭取權利,但是無法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就要求一步到位。」
「前面原告提及,凍卵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技術已經足夠成熟。那麼這項技術的普遍應用,會導致『凍嬰』越來越多,如果不加以規範會是個什麼局面呢?」
在場所有人不由順著他的提問想下去,會是什麼局面呢?
還沒等他們想出個所以然,秦聿已經給出回答:「未來母子相差三四十歲甚至五六十歲會變得普遍,蒼老的父母和稚嫩的孩子成為常態,單親家庭激增,核心家庭模式將受到更大的衝擊,更多的孩子要麼不認識父親,要麼不認識母親,家庭親情面臨顛覆,人類的感情發生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