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宣化府
十月二十五日,經過兩天休整的宋軍,從胭脂山上衝下,向刪丹城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在長達二十餘裏的戰線上,宋軍兵分兩路,一部沿著刪丹河順流而下,從水路向刪丹城進發,一部渡過刪丹河向西疾進,在祁連山口和宣化府南運動,隨時準備切斷刪丹守軍向西撤退的道路。
刪丹城地勢險峻,在陡峭的山巒上,與長城連為一體,扼守著宣化府的東大門,又控製著從塞外入關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大軍抵達山嶺下後,李現命人挑土搭台,離著一裏多遠搭了幾十座土台,然後將第三軍的輕炮全部部署在土台之上,以最大仰角向山嶺上的刪丹城發起炮擊。
炮擊持續了整整一天,震耳欲聾的炮聲此起彼伏,遠處的刪丹城被濃煙與揚塵所籠罩,半空中成百上千的炮彈劃過一道道黑色的軌跡,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火藥味。
刪丹城必守,穆罕默德在刪丹城中部署了兩萬精銳,他的算盤很簡單,這座山城隻要不陷落,就將會是宋軍側翼的一根釘子。
而易守難攻的地勢也會讓宋軍更傾向於圍困,而不是攻占,自己做過測算,攻占兩萬人駐守的刪丹要塞,至少要付出同等數量甚至更多的犧牲。
而宋軍滿打滿算八萬不到,根本承受不起這樣的傷亡。
自己的哥哥還親帥大軍就在青海湖圍攻宋軍主力,到時候兩麵夾擊,然後刪丹守軍再趁亂突擊,著一部宋軍偏師不就搞定了嘛。
而這一切在宋軍的火炮麵前如同海市蜃樓,戰爭之神在肆虐,摧毀任何企圖擋在宋軍麵前的障礙。
炮彈在空中是一條拋物線,雖然微積分還沒有問世,可這種現象依舊在可控範圍內,得到了完美的應用!
十月二十六日,刪丹城守軍放棄抵抗,向宋軍投降,山城的南部城牆已經被轟成了蜂窩狀,城門搖搖欲墜,再轟上幾個時辰,哪裏還需要等守軍投降?
同樣,李現對刪丹城的重要性也非常清楚,留下步軍司果勇軍配合之後前來駐防的邊軍守護城池,其餘大軍在刪丹城下休整一日後,又一次沿著刪丹河南岸,向宣化府逼去。
宣化府,又稱甘州,甘肅軍司府治所在,當年剿滅西夏時,高昌回鶻趁火打劫,一舉占據西夏的西平軍司,沙洲、瓜州落入其手,隨後又馬不停蹄向東進犯,一直拿下肅州,即陽關後,方才停下腳步。
戰後,趙禎為了表彰高昌回鶻在對西夏戰爭中對宋軍進行的配合,允許回鶻人保留已經造成事實侵占的西夏領土。
當年遼國入侵在即,大宋需要集中資源抵禦遼國,實在不願意在西北再添新敵,高昌回鶻這才安安心心經營起了河西走廊的西段。
高昌回鶻的國土一半占據著絲綢之路,一半占據著河西走廊,高昌城的經濟地位立刻得到了顯著提升,東西方的商隊在高昌城交割貨物,每天排隊進城的駝隊和馬隊都能在高昌城外排成一裏多長的隊伍。
這必然引起鄰國喀剌汗的垂涎,東喀喇汗做生意不行,可他們勇武善戰,在當年從北方南遷的回鶻人中,他們這一脈,一直以勇武著稱。
與曆史上的規律一致,經濟的繁榮對草原民族的血性有致命的打擊,高昌回鶻漸漸有淪落成西方遼國的趨勢,說起來,蒙古人是被回鶻收留,可實際上,高昌回鶻的阿薩蘭汗有心想封閉國境,可他的軍隊和將軍,實在是做不到啊!
十餘萬蒙古人進入高昌之後,迅速架空了阿薩蘭汗的統治,利用高昌的財力和資源,又一次對蒙古鐵騎完成了武裝。
隨後,邀請東喀喇汗一同向東進攻大宋和遼國,蒙古人的算盤打得也很精明,大宋的軍隊能不能打喀剌汗人不一定知道,但自己肯定是心知肚明的。
利用回鶻和喀剌汗打敗契丹人,再利用喀剌汗人去血拚大宋,最好兩方拚得兩敗俱傷才好,然後自己就可以整合回鶻人的資源,重新返回蒙古草原。
到了那時,契丹人已經被打殘,整個草原又會成為蒙古人的天下。
至於大宋,嗬嗬,幾千年來,沒聽說過漢人膽敢跨入漠北荒原的,在曆史上,就算在漢武時期漢人大舉進攻匈奴的漠北王庭,但最後的國境線依舊以漠南草原為界。
再等上百年,中原王朝就將迎來輪回一般的衰敗,就像當年主宰過草原的無數先輩們要做的一樣——等待!
不過那樣的機會,蒙古人估計等不到了,一半的兵力此刻就在宣化府城池內,還有一半被蘇萊曼汗帶走,作為攻堅宋軍的炮灰,如今已經傷亡殆盡。
蒙古人的小心思被蘇萊曼汗看得透透徹徹,真正的王者豈能容忍自己被如此算計?
這一點,蘇萊曼汗和他的弟弟穆罕默德有著非比尋常的默契,整個宣化府的城牆守護全部由蒙古人負責,對於一個無家可歸的民族來說,麵對仇敵隻能選擇死戰吧。
不過宋軍的火炮確實讓穆罕默德大吃一驚,麵對這種攻堅利器,除了躲進壕溝,根本沒有其他任何辦法可以克製。
可城牆上、城池裏怎麽像山野裏那樣挖壕溝?
隻能寄希望他哥哥的增援和埋伏在西北方的奇兵了!
十月二十八日午時,在宣化府東城牆上,巡城的穆罕默德的眼中出現了宋軍的身影。
起先,隻是一個黑盔黑甲的騎士立在山崗上,遠遠注視著城牆,可一眨眼,無數他的同伴就從山崗的背麵衝了上來,緊接著地麵就傳來隱隱的震動,成千上萬的騎兵和步卒組成的人海浩浩蕩蕩地鋪滿了刪丹河南的平川。
遠遠望去,被薄雪塗抹得雪白的地麵上,一塊巨大的黑斑正夾雜著震耳的戰鼓和號角聲,向城池的方向移動著,成千上萬麵戰旗被朔風鼓動到極致,獵獵作響。
戰馬的嘶鳴、高呼的軍號、兵甲碰撞的鏗鏘,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樂章,這樂章中沒有歲月靜好,這樂章中充斥著的是鼓角爭鳴,腥風血雨。
連戰連捷的宋軍士氣高昂,雖然同為禁軍,但是他們卻在以往的戰事中往往擔任著戍守的任務,不過,不出場不代表他們可以蔑視,每年三衙的軍等考評,可從來不管你是不是經常上戰場!
如今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帶領大家的還是在軍中威望肅重的燕王,他是大宋的戰神,因為功高震主被官家雪藏,如今到了大宋的危急之時,他寧可將自己的長子送進宮中為質都要率軍解救袍澤,這,才是值得追隨的樣子!
“嗚~嗚~嗚~~~”
悠揚而連綿不絕的號角又一次在軍陣中響起,宣化府到了。
就是這裏,燕王說了,隻要拿下宣化府,但凡進入中原的胡人蠻夷,統統都要死。
而我們,將用胡人的血,染紅手中的兵器,解救我們的袍澤,殺光璀璨我中原華夏的蠻夷!
將士們在號角聲中快速列陣,一柱香的功夫,一塊巨大的方陣已經靜靜地矗立在宣化府城之外。
大陣的中央,一輛由八匹健馬拉拽的將台上,李現緩緩抽出腰間的寶劍,在刺骨的寒風中,將劍尖穩穩地指向巍峨的宣化府城。
“大宋萬勝~~~”
一聲尖利的高唱響徹原野,緊接著響起的是數萬人整齊劃一的怒吼,怒吼聲如海浪,向人迎麵撲來。
“萬勝!萬勝!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