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軍議(上)
慶曆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趙禎下旨,燕王李現掛鎮北大將軍印,賜尚方寶劍、虎符,統領天下三軍。
大宋應大遼之請,出兵遼國東京遼陽府,兩國共同抗擊女真人對遼東的侵略,共同對背信棄義的高麗國展開軍事行動,出征耗費皆由宋遼國兩國共同承擔雲雲,著鎮北大將軍、燕王李現負責統籌所有戰事,
隨著戰事即將展開,大宋朝廷猶如一台開組了馬力的機器,轟隆隆的開始了運作,先是擴建汴京的提案被政事堂暫停,畢竟又要打仗了,去歲財政結餘一千餘萬貫,基本上都拿了出來充作軍費,司馬光知曉此事後,氣得在家裏摔了不知多少盞茶杯。
另外,朝廷增發五百萬貫慶曆六年戰爭債券,債期兩年,利息總計兩分,按照汴京周邊兩百萬貫,天下各道瓜分剩下的三百萬貫,兩日售罄。
汴京周邊各大糧倉開始收集整理軍糧,預計征一百萬石穀米,四十萬石豆料,羊二十萬頭、二十萬件禦寒皮毛,各地州府的官方穀倉陸續開倉,一半的儲備直接裝車裝船運往幽州城,一時間,運河上、官道上,全是運糧的車船,絡繹不絕。
整個大宋經過精兵裁軍,總計二十四萬禁軍,其中玄武軍駐紮興慶南路,監視回鶻、遼國西北;渾穀軍第一、二、三、四軍駐紮西藏路、吐穀渾,監視西南各國、回鶻、黑汗國;天雄軍駐紮幽州,監視遼國中京道。
汴京周邊禁軍一共二十萬出頭一點,根據李現判斷,整個東北戰事需要至少動員十萬禁軍,至於炮軍,全部出動。
除此之外,幽州邊軍十萬,動員八萬人隨禁軍入遼,所有出征官兵將全部提前預支一年軍餉共計四百餘萬貫,另外還有八十萬貫充作隨軍運糧民夫的酬勞。
剩餘軍費除留下兩百萬貫充作機動使用外,全部用於向遼國朝廷和民間購買糧草和軍需,千裏運糧,耗費九五,能夠當地籌措那是最好。
在戰備過程中,李現發現了一個好東西,此物在遼國境內被稱為白花,而李現看到一筐柔軟的白色物體後,驚訝道,這玩意兒是棉花!
之前還一直在懷疑,大宋真的那麽富嗎?冬天都不用棉花被,蓋的都是毛皮,現在來看,原來是沒有種過棉花…
當即安排軍械司按照圖紙製作棉被,棉衣是來不及了,再說皮毛禦寒效果也不錯,先把棉被整出來,其餘的以後再說吧。
樞密院讚畫司。
官廳正中擺著巨大的拚接沙盤,按照李現後世的記憶,結合能搜集到的所有遼東地圖,一個與現實已經很接近的遼陽府周邊地形沙盤,栩栩如生地呈現在眾人麵前。
一塊巨大的沼澤地—大遼澤橫貫南北,將遼東數鎮和遼西平原分隔開來,其中隻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幹整的通道,這條貫穿沼澤地的通道的盡頭,立有一城—懷遠!
懷遠城正對遼陽城,此城內插滿了藍白小旗,女真和高麗聯軍擊潰遼軍後一鼓作氣攻下懷遠,駐有重兵!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現看著逐漸完善的地形沙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這路,太特麽難走了!
“快馬傳令,天雄軍即刻北上,從古北口出關,駐紮大定府東。”
先穩住遼國的朝堂再說,如今的大定府已經人心惶惶,新編的禁軍戰鬥力堪憂,不僅朝中找不出可以統兵的大將,就算把那幾萬人派出去,估計半路都能散個幹淨。
傳令兵剛走,任懷亮從門外進來,對李現拱手道:“殿下,將軍們都到了!”
“嗯,讓他們都進來!”李現點點頭,望向門外。
數十名頂盔戴甲的在京的武將魚貫而入,為首的正是狄青,李現看到他後稍稍放下心來,這家夥終於聽了自己勸,把頭發紮了起來。
南征交趾有功,狄青如今官拜神龍衛四廂都指揮使,因為李現一直占著樞密院副使的位子,所以曆史在此處稍稍改變了方向,狄青並未進入樞密院任職。
狄青進來後,也暗暗乍舌,這麽大的沙盤,整個遼西、遼東地區所有的城池、村落、道路、河流、高地、山穀全部一清二楚,圍著沙盤有上百個奇裝異服的官員不停地還在給沙盤進行更細節的完善。
說起奇裝異服其實也不盡然,文人的袍服,裏麵卻夾著武將的軟皮甲,聽說燕王錄取了不少士子進讚畫司,難道就是這些?
那他們到底算文人還是武將?
帶著滿腹狐疑,眾將都快步走到李現麵前參拜,這次聖上可是罕見的信任,掛大將軍印,領虎符、尚方寶劍,這相當於將大軍出關之後所有的民政和軍事大權,全部交給李現一人處置,這要是李現稍有點小心思,大宋可就危險了…
不過這種可能性很低,首先,軍官和士兵的家屬都在宋境;其次,李現在士人圈子裏的口碑有些差,貪財、好色,汴京今日流傳最新的小道消息,遼國皇太後來汴京求援,如今被李現藏在了王府,已經成了燕王的侍妾。
還不提出生青樓的正妻,自己同袍的嫂子等等,市麵上流傳的《燕王獵豔傳》上,還是配了圖的話本!
總之,朝廷認為,李現至少在現階段,對官家和朝廷的忠誠度,應該算是滿分。
“都起來吧,軍情緊急,無需多禮,包拯!”李現招呼起狄青和一群將領,轉頭對大廳另外一頭喊道。
“下官在!”
“六部的人到了沒有?”
“都到了!”
李現聞言點點頭,重重地拍了拍手,叫停所有人手上的工作,招呼著都圍到了沙盤邊。
“包拯通告軍情!”李現將手中的長杆交給了包拯,包拯雙手接過後,轉身麵向眾人,他出身書香世家,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風度翩翩,頗有上古遺風。
“截至慶曆六年五月二十一日,軍情如下:
遼陽府尚有大遼鐵騎一萬五千人,民兵七千人,城內糧草軍備堆積如山,守將是遼國老將,我判斷堅守數月不會有差池;
問題出在遼陽北一百四十餘裏的白岩城!”包拯將長杆從被藍白小旗團團圍住的遼陽府向北移動,釘在了長白山西北翼一座小城,小臣內已經插滿藍旗,標識著被陷落的狀態!
“據情報表明,白岩城有有女真鐵騎至少五萬人,軍隊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從該城向西,一馬平川,女真騎兵精銳彪悍,若是沿著遼西平原走廊,一路向西北轉西,沿途遼軍斷無抵抗的可能,不出十日,即可兵臨大定府城下!”
眾人的目光隨著包拯手中的長杆慢慢移動,山川地勢躍然於沙盤之上,戰場形勢一目了然,心中都暗道,這沙盤作用果然絕妙!
包拯又將長杆向東移動:“這條路上隻有唯一的堅城要塞—顯州!而顯州,遼軍僅僅隻有五千人不到駐守!顯州繼續往東,在白岩城西北正好卡在大遼澤邊緣的還有一座軍堡—通定城,此城前唐太宗遠征高句麗時被毀,如今隻能駐紮千人以下的軍隊!”
包拯頓了頓,又將長杆向東南移動:“唯一的好消息,遼東南部數鎮,皆在遼軍手中,這也是女真人到現在為止還不敢大舉西進的重要原因,不過南部數鎮遼軍總共隻有兩萬人不到,若是女真和高麗人回過神來,一一拔除這些釘子,遼東就僅剩遼陽府一座孤城了!
另外,通定城附近也未發現女真騎兵的蹤影,這也更加印證了下官的判斷,女、高聯軍的首要目標,依然是打下遼陽城,徹底控製遼東!”
包拯說得很詳細,但是結合這沙盤,卻給在場的文武官員一種全盤通透的清晰感,整個戰場形勢在眾人麵前徐徐展開,哪裏安全、哪裏危險都一目了然。
“軍情都清楚了吧?諸君先說說,這仗怎麽打?”
在場將領懵了,我們說?不都是相公們或者大將軍您商量好了,我們執行嗎?可看李現的模樣,分明是認真的。
李現見眾人默然,微微一笑道:“兵製又要改了,以後凡都頭以上升職全部仿效科舉,要有軍略測試,軍略不合格者不得升指揮使!讚畫司也一樣,也要考軍略,軍略不合格不得升官!”
“轟”的一聲,大廳中立馬議論開了,這關係到日後的仕途那就不一樣了,一時間,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