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刀斧> 第131章 新延興軍

第131章 新延興軍

  “定西伯…”


  李現抬頭一望,怎滴,還不放過我?


  “臣在!”


  “朕讓你上的完善軍製的劄子呢?”


  喔次奧,李現心中暗暗叫苦,能說沒來得及寫嗎…


  “陛下,臣左思右想,尚覺此事千頭萬緒,所以臣有個不情之請。”


  “說!”


  “臣想依心中所想在延興軍中率先嚐試,記錄過程、完善細節,形成具體的條陳,驗證可行後將之交給陛下。”


  “喲,定西伯倒是想的周全,要多長時日?”


  “陛下,臣的強軍之策分為選兵、練兵、作戰、後勤、兵役等部分,十日內將提交選兵之策,待成軍後再提練兵之策,至於作戰、後勤、兵役等等,需要時日卻久了些,臣不敢妄斷。”


  “行,十日後,我要看你遞上來的劄子。”


  “臣遵旨!”


  趙禎說完也不再言語,又問了韓琦一些關於新政的問題後,就宣布散朝了。


  增加科舉人數,可是文人們都欣喜若見的,至於考成法,眾官明麵上是不敢反對,不過私底下是不是使什麽手段,那就另說了。


  散朝的路上,李現快步追上了韓琦,剛要開口,身後突然有人說話:“韓相、定西伯…”


  兩人轉頭一看,卻是政事堂首輔呂夷簡,連忙拱手施禮。


  呂夷簡捧著笏笑吟吟的,湊近低聲道:“今日你父子二人倒是有趣,嗬嗬嗬…”


  李現臉色微微一變,韓琦卻鎮靜如常,微微一笑,也湊近問道:“下官不知呂相何意?”


  呂夷簡也不在意,腳下不停,三人慢慢向宮門外走去。


  “定西伯好算計,被你這麽一提點,官家對新政倒是下了決心…這手段倒是精明,說實話,老夫對伯爺的評價倒是高了不少…”


  “呂相言重了,本伯絕不敢算計陛下。”李現麵無表情道。


  “韓相倒是一如往常地玲瓏,如今朝中又有強援,新政推動起來,倒是助力不少,可老夫也想提醒韓相,與武人為謀,要小心啊…”


  韓琦站定:“那呂相今日就看著韓某為所欲為?”


  “哼…”呂夷簡轉向李現,拱了拱手:“定西伯手段機變百出,算是領教了,都是為了大宋強盛,若非如此,你們今日…嗬嗬,哪樣又能得逞?”


  說完,就一手持笏,一手撫著長須,徑自離去。


  韓琦看著呂夷簡遠去的背影,神色複雜,李現在他身邊道:“義父,呂相何意?他若是不同意,今日為何不下手阻撓?”


  韓琦回頭看看李現,輕聲一笑:“他在誇你…”


  “義父少來了,孩兒並不蠢笨,他話裏話外都在懟您,若不是看他年邁,孩兒早已一大耳朵巴子抽過去了…”


  明知這是在拍馬屁,不過韓琦倒是很受用,搖頭笑道:“呂相說你今日手段光明磊落,全心為了大宋,他這不是在誇你?”


  “啊?”古人說話需要繞這麽大彎子嗎,直接來一句“小夥子好樣的”不行?

  “哈哈哈…他惱的是你我的身份和官家的態度,對新政和西南攻略卻是認可的,他自己都說了,今日所議都是為了大宋強盛…”韓琦開懷笑道,繼續向宮外走去。


  “哈,義父,如今此事官家和政事堂兩關都過了,那接下來怎麽辦?”李現連忙跟上。


  “還能怎麽辦?我去完善西南攻略,你去忙你的延興軍,公文你寫好後找我來用印即可,呂相不攔著咱們還有一個原因,隻是未說出來,可知為何?”


  “孩兒知道,這不是把平定西南的大功,讓給了相公們嘛…這事兒孩兒想了一宿,狄青日後會知道我是為了他好…”說起這李現倒是興奮,宋朝,武人最好不要特別冒頭,如果戰績不是逆天的話。


  “嘶…為父就是想,你也是武人,這平定一方的功勞就這麽讓給了別人,若是換成你會怎麽想?”


  “孩兒現在這條命是多少弟兄舍身忘死換來的,我早已想明白了,隻有大宋強盛,四海皆伏,才是我的理想,隻要天下太平,百姓安寧,功勞不功勞,給誰都無所謂。”心中卻在暗道,誰他媽敢黃了老子的軍功,跟他拚命!


  “哦?你能有如此遠大的抱負,為父甚是欣慰!”韓琦聽了心中滿意非常,兩眼喜得眯成了線。


  “那是,無論如何,孩兒也要為父親的名聲著想!”李現斬釘截鐵地說完這些話,暗暗佩服自己如今也算是進步了,說起瞎話來眼睛都不眨一下。


  “哈哈哈,你啊你,若是天下人都如你這般想,我大宋早已雄傲九州了,這樣吧,去和狄青好好說說,軍功還是要算給他的…”


  “孩兒代狄青多謝韓相體恤啦。”


  “我就說…以後在為父麵前能不能純良一些?”


  “義父火眼金睛,純不純良的怎麽逃得了您的法眼…”


  “老夫又不是妖怪,什麽火眼金睛?一會兒去哪兒?”


  “當然是跟您一起回樞密院了,討了調遣公文去奉節軍拉人!”


  “嗨…那是個破軍,聽義父的,步武幾個軍比他們強多了…”


  “義父果然熟知國朝兵事,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您還是要相信孩兒的眼光…”


  “…好吧好吧,可曾吃早膳?”


  “別提了,早上吃了一半,被個老夫子給懟了,說我吃相難看,嚇得他吃不下,孩兒秉承尊老愛幼的傳統,一碗熱騰騰的湯餅給浪費了…”


  “我還沒吃呢…”


  “義父想吃啥?我做東!”


  “那怎麽好意思,老子吃兒子的…”


  “怎麽會,一頓早膳而已。”


  “被你這麽一提,為父倒也挺懷念羊肉湯餅的美味…”


  “走!去州橋!”


  ……


  奉揚軍大營。


  “全營開始收拾,明日午時初,必須全軍抵達延興軍大營!”李現到奉揚軍頒布完公文,一邊巡視著軍營,一邊對身邊李剛吩咐道。


  整個軍營此時已經開始喧鬧,一輛輛馬車被趕了出來,不停地有軍士往大車上打包著各種軍資,吆喝聲、軍令聲響成了一片。


  “速去,按照定西伯的意思通令全軍!”李剛聞言立馬吩咐跟在身後的親兵


  “領命!”


  李現又道:“你們奉揚軍除了一部分,其餘將會被打散到延興軍全軍,所有軍官都需要重新擬定任命!”


  “這事兒末將已經與幾個指揮使都說了,說實話沒想法是不可能的,可誰讓咱們是大宋的兵呢,想不通那就多想想,有幾個在找人申請調動了…”李剛愁眉苦臉道。


  “無妨,想走的自便,隻要有人要,我這裏對奉揚軍保證通行。”李現打斷他道。


  “多謝伯爺,隻是我軍如何整編?”


  李現這才停步,揮揮手讓親兵離得遠了些:“一千二百人組建騎兵,另外八百人加入弩軍,四百人加入長槍軍!”


  “那…刀斧手呢?”李剛懷疑聽錯了,步軍轉騎兵?刀斧手怎麽沒聽如何安排?


  “我意取消延興軍中刀斧手編製…”


  “伯爺,刀斧手可都是軍中悍卒啊!”


  “對,所以,刀斧手都將練習騎術,成為重騎兵!你軍中所餘一百刀斧手,連延興軍軍中三百刀斧手,一共四百人!”


  “這…這能行嗎?”李剛有些轉不過彎來,愣道。


  “不行也得行,如今大宋不再缺馬,西北運回來十來萬匹戰馬,不用來作戰難道用來養著生馬崽兒?刀斧手本就是缺乏騎兵的權宜之計,該是退場的時候了!”


  “…末將領命!”


  “行了,你忙你的,記得別誤了時辰,本伯先走了!”


  說完,李現不再理會李剛,急匆匆帶著任懷亮離開了奉揚軍軍營,打馬飛奔向北,半個時辰後,到了延興軍大營。


  “將軍回來了!”


  “將軍!”


  延興軍大營門口兩個哨兵立得如兩棵鬆柏,挺拔筆直,一見李現,連忙單膝跪地行禮,然後招呼著大營內的軍士們出來搬開拒馬,一切顯得訓練有素,李現一瞬間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覺。


  “哪些指揮使在?”李現下馬問道。


  “啟稟將軍,石指揮去汴京了,唐指揮在。”


  “嗯,這是中軍親將任懷亮,你們認認臉,我自去官署,你們繼續!”


  “領命!”


  說完,李現就匆匆去了官署,整個大營倒顯得有些空蕩,一半軍士都去汴京休假了,一進大門,就瞧見唐渡正趴在官廳內的地圖上認真地看著什麽。


  “三柳,沐休期間怎麽不回家中?”


  “將軍回來了!末將喜歡待在軍中,再說了,大營裏總得有個說得上話的人看著,否則還不得亂套?”


  李現微微一笑,將馬鞭往桌上一扔,拉過任懷亮:“還記得他不?”


  唐渡細細看了片刻,突然悟道:“這不是任老將軍的兒子嗎!敢和西賊重騎對衝,佩服!”


  “唐指揮謬讚了,當不得佩服二字…”


  李現哈哈一笑:“他來投奔我,以後中軍讓他帶,你們多多親近…”


  唐渡對任懷亮微笑道:“唐渡,字三柳。”


  “任懷亮,字啟明!”


  李現打斷他們:“好了好了,開門見山,馬上安排軍士打掃營房,要擴軍了,整理兩千五百人的營區,他們明日午時到!”


  “末將領命!”


  “啟明,你去神衛軍其他幾個軍營看看,找狄青和楊文廣,就說定西伯請他們晚上吃飯,我待會兒和唐指揮去樊樓找地方。”


  “末將領命!”


  待任懷亮走後,李現拉過唐渡道:“延興軍要變了,軍都虞侯,你是最好的人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