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刀斧> 第三十一章 韓琦來了

第三十一章 韓琦來了

  李現有點恨自己。


  整個延興軍四百刀斧手,在聽說了自家軍都指揮使大人的英勇事跡後,都嚷嚷著要像軍主一樣,做一個孤膽煞星,一人手刃上百西賊。


  在操練的時候,一個個就像惡狼,全然不顧戰陣,隻知道衝殺在前,李現看的直搖頭,隻好將衝殺的最猛的幾個拖出來打了二十軍棍。


  好水川和三川口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戰場形勢,三川口其實是李元昊首次試探大宋的實力,在他發現野戰中重騎兵所表現出來的巨大破壞力後,回到興慶府大力打造重甲騎兵,好水川一戰,西賊陣中的重甲騎兵已經達到了一萬餘騎,而且李元昊借三川口之戰吞並消耗了大量的部落勢力,整體實力獲得了很大的提升。


  所以造成,曆史上類似的戰場環境,結局完全不一樣,三川口好歹宋軍大部不失,而在好水川確實全軍覆沒。


  殺雞儆猴之後,刀斧手操練終於正常了許多,李現也是服氣,再也不敢托大,整整一天都耗在了校場上。


  一連幾天,李現一心撲在操練上,也沒有回家。


  軍營簡單、枯燥,不過李現已經越來越喜歡這種生活。


  將士們隻管操練,朝中的相公對外強硬,官家對於收複疆域野心勃勃,雖說蠅營狗苟不可避免,但此時的北宋大體上政治清明,財政富裕,處處生機勃勃。


  隻是這樣的好日子在曆史上持續的時間太短了,隨著大宋與西夏戰爭以戰敗告終,慶曆新政失敗,對遼作戰失敗,北宋的命運開始走上另外一條衰亡的道路。


  我絕不會讓這樣的慘劇發生!隻要不敗於西夏,韓琦就會積累足夠威望,到時他和範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也許就不會失敗,隻要我李現在,對遼作戰的結果也不一定會失敗…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


  若是連這樣也無法守護華夏文明,那我李現不在乎再死一次!

  寅時中,天地籠罩在一片黑幕下,遠處啟明星已經若隱若現,此時也是人最困倦睡得最香的時刻。


  延興軍校場上,李現四周望望,身邊是各營指揮使,頂盔摜甲,身後一隊親軍,打頭的是自己的親兵隊長楊龍、劉虎,再後麵是五麵巨大的戰鼓,鼓手肅立於旁,與大鼓一起站在四輪鼓車上。


  人群正前方是睡得沉沉延興軍大營,哨兵早就發現了他們,但是在親兵授意下不得發出聲響。


  李現轉了轉脖子,淡淡說道:“開始吧!”


  楊龍聽令後轉身,吼道:“大人有令,開始!”


  “咚”一聲悠揚渾厚的鼓聲響透了營房的各個角落,一些機警的軍士已經被驚醒,隻是懵懵懂懂還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咚咚咚”一息後,所有的大鼓整齊的敲響,隆隆的鼓聲刺破黑暗,越來越多的軍士都被震醒,營房中嘈雜聲四起。


  大鼓響了十聲就歇了,昨天剛剛給所有的都頭傳授了最新的金鼓號令,緊急集合,三通鼓,每鼓十聲,三通鼓不至校場,當斬!

  “大晚上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狗日的,誰在敲鼓?”


  “龜兒子,放哨的死了爹媽…”


  營房裏各種牢騷,許多軍士踢開房門,衝校場破口大罵。


  “草擬馬,這是中軍集合鼓,狗日的趕快披甲!”


  “軍中集合鼓,眾將士迅速披甲集合!”


  軍中都頭們片刻後都反應過來,連忙在營房中組織軍士起床,軍士們一聽,了了,延興軍黑曆史,喜歡搞夜間突襲,終於遇上了!

  這隻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體現出了優良的素質,立馬在營房中兩兩互相著甲,石鑫、張義和唐渡的營軍最先集合完畢,畢竟他們的上官可是過來人,經常在營中不斷強調夜間的緊急集合如何如何,他們營中的都頭也是最先反應過來的。


  李現點點頭,自家兄弟的反應就是比別人快,不錯。


  此時,隆隆鼓聲又響了起來,十聲!

  動作快的營已經集合完畢在出營門了,動作慢的還有人沒有穿戴好盔甲,我草你姥姥的,二通鼓了,如果還沒有開始集結,三通鼓鐵定來不及到校場,李現心中微冷,反正營房中已經都點起了火把,他看的很清楚,就是前些天挑事的楊喆營中的兵。


  待會要他們好看,李現根本不會相信通過他幾句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楊喆營中一定對自己有怨言!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衝鬥牛。


  ……


  乙營打頭,五人一排,按照刀斧手、長槍手、弩手的順序,在都頭們洪亮的軍號聲中,大步向校場走來。


  都頭起頭一句,眾將士齊聲收尾,整座大營號聲陣陣,配上陣陣金鼓聲、鎧甲碰撞聲、整齊的腳步聲,金戈鐵馬讓李現一陣迷醉。


  不到一刻鍾後,第三通戰鼓齊鳴,全營五都二千八百餘人已經全部到達校場,隻有楊喆營動作最慢,堪堪整好隊,校場中火把通明,李現陣前大吼道:


  “西賊襲營,大部位於營外後山,全軍全副武裝,十裏越野行軍,我再強調一遍,行軍途中必須保持軍陣嚴謹,以營為單位,最後回到大營的沒有早飯吃!”


  李現停了停,深吸一口氣道:“行軍途中禁水、禁幹糧,丁營整隊最慢,每個軍士再負五斤沙土,所有指揮使、都頭隨軍行動,出發!”


  “全軍各營不得拋下落單軍士,山頂處有點卯,人數齊了才能出發,哪個營丟下了軍士,全營還有重罰!”


  楊喆垂頭喪氣,太慘了,宋軍甲胄沉重,再加五斤誰都不好受,雖說後山每天都要爬一次,不過今天是夜間行軍,古代沒有營養概念,部分宋軍可都是有夜盲症,怎麽保證全營到達?


  不過一看先出發的甲營,火把打得通亮,《凱歌》聲聲,想到一個辦法,大人不是之前發下好多篇軍歌嘛,到時候火把打起來,選一篇軍歌唱起來,眼睛看不清,耳朵總聽得清吧。


  輪到自己出發時,楊喆衝身邊都頭道:“我們丁營也都是好樣的,今後定不會再輸給友軍,火把打好,高唱《秦王破陣樂》,出發!”


  五個巨大的火把方陣隨著步點躍動著前進,軍歌陣陣,李現心中大快,這才像話,基層指揮官本就應該學會動腦子,完成主將交代的任務,隨即催馬領著親兵跟上了軍陣。


  刀斧手全甲有五十八斤,弩手全甲四十斤出頭,再加上山路崎嶇,夜裏視線不好,行軍頗為艱難,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訓練,軍士體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行軍途中,都頭們不停地發出號令,提醒軍士們注意軍陣,大家都知道如果軍陣亂了,大人會扒了自己打軍棍的,雖說二十軍棍挺挺就過去了,不過那麽多人麵前露出白花花的屁股,太丟人了。


  最終丁營墊底,回到大營時天已經放亮,照例又是測水囊和幹糧袋,三十多個倒黴蛋被趕出了延興軍。李現之後頒布修整半日的命令,午時再來校場操練,贏得了陣陣歡呼聲。


  巳時一刻,一名樞密院小吏來到延興軍軍營,樞密院直學士韓琦,午後要來軍營視察,隨行還帶來了一千五百具神臂弩、五百把重劍,李現心中一樂,哈哈,延興軍終於要鳥槍換炮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