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南院盤算
「陛下,我國主侍奉天子向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沒有任何僭越之處,我國主侍奉陛下猶子侍父,恭恭敬敬勤勉盡心,沒有半點過失……」
朝堂上,史從雲聽著江南來的求和使者說得肉麻,心想還什麼子侍父,那李煜比我還大三歲呢,怎麼當自己的兒子。
南唐這次匆匆派來求和的使者有兩個,一個是江南大臣,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徐鉉。
吏部尚書只是個加官,實際職權在判吏部事的差遣手中,不過相較於他的官職,這個人在文化圈裡更加出名,是江南大名鼎鼎的才子。
不過史皇帝對他的才學並無興趣。
另一個是姓周的道士,聽說他能言善辯,和李煜關係很好,是他經常談經論道的好友。
而李煜其人也喜歡談經論道,據說對佛道經典都有研究,所以這道士還被封了高官,在江南號稱一張嘴能說盡天下,沒有人你能與他辯亂的人。
不過到了大梁,面對皇宮中武裝到牙齒,人高馬大,殺氣騰騰的的東西班禁軍,他那張嘴似乎也水土不服,說不出話來,只會一個勁的給天子介紹李煜的親筆書信。
在那些書信中,李煜再三表示,只要秦軍停止進攻,給江南一條活路,他願意立即退位,去深山出家,不再理會政事。
史皇帝差點被他這說法逗笑,不愧王侯將相家的兒子,他以為自己身份值幾個錢,他們李家自稱唐朝皇室後人,他不會以為自己在乎的是他那身份吧,還以自己退位為條件。
史皇帝搖頭,他果然沒法理解李煜的思維。
而那邊徐鉉還在努力,說著李煜的好,他倒是擔得起江南大才子的名號,面對史皇帝,面對面色不善的大臣和大殿兩側禁軍刀斧手,絲毫沒有怯場,最終用一句話總結:「國主恭瑾慎明,兢兢業業,侍陛下如父子,陛下師出無名,祈求退兵,保江南一方安寧。
上朝有命,陛下只需一直詔書,江南君臣定會竭盡全力遵從陛下旨意。」
史皇帝看著他的狡辯,心裡沒多少波瀾,其實劉仁贍大軍和吳越王大軍合圍江陰軍之前,李煜就寫了書信給吳越王,闡述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吳越不要出兵幫助秦國。
不過吳越王轉手就將書信呈送王審琦,之後又到了史皇帝的案頭,即便沒有那份信,對於江南的說辭他也不會聽的,李煜始終不明白,這不是什麼名利的事情,也並非什麼君臣父子的禮儀教條,更無法套用誕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家法理。
滅南唐是秦國國策,是天下大勢,他連這點道理都不懂,要麼像吳越那樣乖乖臣服,要麼像北漢那樣下定決心拚死抵抗,史皇帝還會高看他一眼,現在四路大軍逼近金陵他還舉棋不定,只能說難怪有人將他與宋徽宗相提並論了。
史皇帝垂下目光看徐鉉一眼,想也不想道,「你既然說李煜是朕的兒子,那朕叫兒子來京城團聚他怎麼不來,這不是不孝子嗎。
你們要朕退兵也可以,回去告訴李煜,他來大梁和朕父子團聚,我馬上收兵。」
一句話,頓時讓徐鉉啞口無言,周圍大臣不少都掩嘴笑起來,還有些神色古怪。
哪怕徐鉉再能言善辯,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反駁了,只能跪下無言祈求,久久不肯起身。
史皇帝沒有為難他,只道:「你起來吧,這件事你跪多久也不能解決問題,此非你之過,你也算飽讀詩書又有膽識的人,會預見不到這一天嗎。」
徐鉉無言,還是不起身。
史從雲見此,直接道,「你作為一個臣子已經算盡職盡責了,也不屬當年藺相如,不同的是藺相如背後的趙國本就是和秦國一樣強大的國家,所以他才能據理力爭,敢要挾秦王,因為秦國不敢輕易招惹趙國。
你身後的唐國卻孱弱可欺,所以臣子的榮辱是國君給的,國君的榮辱是國家的實力決定,你們國家的實力擺在那,很多事並非你一人可為,也不是你一張嘴幾句話可以改變的,你算儘力了,回去吧,告訴李煜,如今天下一家,大勢所趨,他如果識時務還能善終,蜀國,北漢,南平,武平的國主在大梁都過得很好。」
徐鉉這次起身了,眼裡居然老淚縱橫,再拜之後道:「陛下是明君聖主,老臣這就回江南去了。」
隨後也不耽擱,帶著一直處在懵逼狀態,瑟瑟發抖的道士離開了。
這次出使求和,沒有取得任何效果。
史皇帝也下令,年關將近,各地要給打仗中的四路大軍保障充足的補給,補充肉蛋之類的的東西。
隨後他們的目光又回到了北方,下令將原本駐守河陽的四個炮兵營補充到關北去,給慕容延釗調用。
這樣一來,關北的禁軍便到了四萬五千人左右,慕容延釗率兩王大軍北上回應遼國挑選,還可以同時帶上十個炮兵營,保證至少有二三百門野戰炮,萬一出意外也應付得過來。 ……
耶律斜軫,高勛等騎馬穿過大營的泥濘道路,人馬踩踏之後,又迎來一場小雪,使得大營中的刀路泥濘不堪。
高了一會兒,人高馬大的耶律斜軫騎馬過來,「留守,高樞密,各部軍已經集結完畢,一共兩萬一千多人南院的禁軍還是早部署在東北面,保護貴人。」
說到貴人,三人心照不宣,如今朝中局勢並不明朗,貴人的身份擺在那,需要精兵保護。
遠處,大量的士兵正源源不斷向大營中匯聚,各部過來的人馬都在中軍大帳中彙報,登記人數,遠處樹林那邊還有大片的旗幟,過了樹林是一條小河,上千的馬匹在那裡河水,把原本不大的河水都喝得露出河床。
耶律斜軫說的兩萬一千多人只會更多,吃喝拉撒都不是小數目,但如果能因一次集結保住數萬牲口,那完全是值得的,何況這次集結的多數都是南院人馬,他們也想藉此機會演練,以備不時之需。
「你們說史從雲會讓步嗎?」蕭思溫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之前的兩場大敗,他還被史從雲俘虜過一次,印象深刻,且揮之不去,想起那個名字,他都有些害怕。
「他會的,史從雲雖然好色,不過他是個做大事的人,南面的消息他們十多萬大軍在江南,為了穩定局面,他肯定會讓步。」耶律斜軫道。
高勛則一臉高興,撫須笑道:「這些牛羊可不只我們南院,北面出得最多,如果能保下來,那可是一筆大財富。」
三人相視一笑,不再多說。
南院樞密使高勛有些好奇的道:「蕭留守,你們的親軍呢。」
「我的長女胡輦已經集結,帶著他們在南面巡邏,刺探秦軍的動向,她從小希望舞槍弄棒,一聽說這件事,就包攬下來,我原本想把她嫁出去,不過最近局勢敏感,為了貴人的事還需要等一等。」
眾人點頭,高興笑道:「真是女中豪傑啊。」相比漢人,契丹女人帶兵的事情並不少,當初他們的開國皇后就創立如今大遼國最精銳的禁軍之一,之後女人帶夫家或本家兵馬的事情也不少。
蕭胡輦弓馬嫻熟,在南京附近都是有名的,所以高勛身為南院樞密使,管理軍事,但對此事也沒有異議。
一來那是蕭家私兵,二來蕭胡輦的本事他這個叔叔在幽州這麼多年,確實是看在眼裡的。
他們所做的無非是集結大軍,逼近秦國邊境,但並不是為了進攻,光是南院兵馬進攻秦國,他們沒有那麼大膽。
他們知道秦國南面在打仗,主力大軍都在南面,所以想藉此機會和秦國談判,把許多上貢給秦國的牲畜留下,作為南院的財物,為以後的大事積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