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白馬天下> 第八百四十一章 公孫續兵進江夏

第八百四十一章 公孫續兵進江夏

  江夏城東三四十裏處的大路上,公孫續正帶著兩萬精銳騎兵策馬飛奔。他們一人雙馬,蹄聲如雷,塵土飛揚,方圓十幾裏之內的鳥獸無不聞風而逃。


  雖說現在江夏已經落入高順和諸葛亮手中,但是他們畢竟隻有五千人馬,城內卻有七八萬荊州軍,萬一對方忽然暴起發難,說不定江夏會得而複失。因此得到消息後,他就扔下了大隊人馬,帶上兩萬鐵騎快速趕往江夏。


  拐過一個不大的彎道之後,刻著‘江夏’二字的界碑出現在不遠處的路邊。


  公孫續心裏一鬆,都到江夏境內了,也沒遇到高順和諸葛亮再次派來的信使,可見江夏城內一切都很安穩。他並不知道,因為蔡瑁的鼎力相助,江夏的荊州兵一直都很安分地待在軍營中。他見大路左側有一條兩三丈寬的河,於是命令隊伍歇息一會,人馬都清洗一下灰塵,用最好的麵貌出現在江夏城下。


  片刻之後,河邊擠滿了人,人喊馬嘶十分熱鬧。


  公孫續並未去河邊,而是去了路邊的樹蔭處,自有護衛們打來水幫他清洗鎧甲和戰馬。


  小半個時辰後,人馬都恢複了一些精神和力氣,公孫續下令繼續前進,速度比起之前減緩了很多。剛向前走了不到五裏路,前方的單猛派遣斥候飛馬來報。


  “啟稟主公,三四裏開外,有一小隊騎兵正向這邊而來!”


  公孫續大吃一驚,根據向導的說法,再有二十裏路就到江夏城了,如果現在聽到江夏得而複失的消息,那可真的要懊惱的用頭撞牆了!他不禁有些後悔,剛才就不該歇息這小半個時辰啊!


  盞茶時間過後,公孫續和斥候所說的那一小隊騎兵見了麵,這才徹底放下心來——來的正是劉表的使者蒯越,目的是商談‘議和’的事情。


  公孫續很給蒯越麵子,跳下馬拱手笑道:“久聞異度先生大名,隻可惜一直沒機會見麵,某深以為憾。今日一見,總算是得償所願啊!”


  蒯越簡直受寵若驚,公孫續一直都對世家豪族出身的人十分冷漠,沒想到竟然對自己如此禮遇!急忙一揖到底,語氣恭敬道:“在下的區區賤名竟然能入大將軍之耳,真是三生有幸啊!在下亦久聞大將軍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威武不凡,氣度凜然,完全不遜於昔日的霍驃騎啊!”


  二人互相吹捧幾句,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又閑聊了幾句,公孫續笑道:“此地非言談之地,且到了江夏再和先生細談吧。”


  “在下正有此意,大將軍請上馬!”


  “異度先生,請!”


  二人並轡而行,並不說公事,而是談起了荊州各地的情況。蒯越對此了如指掌,人文水利、民風民俗、農林牧漁……等等張口就來,而且妙語連珠,讓公孫續十分佩服。


  半個多時辰後,江夏城出現在視線中。


  公孫續停下戰馬,拿出一個純淨水晶作鏡片的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處的城牆,隻見城門緊閉,城頭上有幽州軍的將士來回巡邏,‘高’字大旗迎風飛舞。他讚許的點了點頭,諸葛亮和高順做事十分謹慎,至今都封閉四門,全城警戒,即使有人心懷不軌也沒有機會下手。


  蒯越看著公孫續手中的單筒望遠鏡,好奇地問道:“敢問大將軍,此乃何物啊?”

  公孫續哈哈一笑,把望遠鏡遞了過來,“異度先生自己試試。”


  蒯越道了聲謝,接過望遠鏡湊到眼前,隨即就驚呼一聲,轉動腦袋向四處張望,嘴裏嘖嘖出聲。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依依不舍地把望遠鏡還給公孫續,讚歎道:“難怪大將軍戰無不勝,有此利器在手,次次都能料敵於先,豈有不勝之理?”


  公孫續哈哈一笑,並沒和蒯越爭論此事,自己的戰無不勝靠的是強悍的軍隊、精良的武器、充足的錢糧以及對曆史走向的一些了解,而不是依靠區區一個單筒望遠鏡。


  這時城頭上的幽州軍也發現了公孫續一行,頓時歡呼聲陣陣,立即有人飛馬去向諸葛亮和高順稟報。


  公孫續率領大軍抵達城下的時候,城門已經大開,諸葛亮和高順站在最前麵,後麵是劉備、蔡瑁、劉琦和其他江夏軍中的將領。


  關羽和張飛並不在迎接的人群中,這是劉備的意思,他知道張飛性格粗莽,即便答應投靠公孫續,心裏還是很不服氣,擔心見麵的時候口出不遜惹惱了公孫續,因此索性讓關羽和張飛都留在營中。


  諸葛亮和高順率先走上前去,其他人趕緊快步跟上。


  公孫續早早就跳下馬來,在單猛和公孫丁等人的簇擁下,大步向前走去。


  雙方距離四五步的時候,諸葛亮和高順同時躬身行禮,“屬下(末將)參見主公!”


  公孫續上前一手攙扶起一人,哈哈笑道:“孔明,伯平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沒想到你二人竟然立下了如此驚世奇功,真是讓我驚喜萬分啊!”


  諸葛亮沉聲道:“此事純屬僥幸,屬下執意行險而為之,還請主公降罪!”


  公孫續笑道:“我剛才已經說了,此乃驚世奇功,降罪的事情休要再提!正所謂有功必賞,本將軍準備奏請天子,封高將軍為桂陽縣侯(湖南郴州境內),不知高將軍意下如何?”


  劉表投降之後,天下還排的上號的割據諸侯就隻剩下了蜀郡劉璋,敗亡隻是遲早的事情。因此公孫續已經開始著手向四方開拓,封高順為桂陽侯,就是為了迅速平定西南的零星叛亂,為將來吞並中南半島做準備。


  高順又驚又喜,立即跪伏於地叩頭道謝,“多謝主公栽培!末將肝腦塗地也無以為報啊!”


  桂陽雖然偏遠了一些,但是畢竟是縣侯,多少人廝殺一輩子都不得封侯。


  劉備和蔡瑁、劉琦等人羨慕萬分,恨不得以身代替高順。


  特別是劉備,更是再度悔恨萬分,自己苦苦奮鬥了半輩子,結果不但一無所獲,而且再次成了公孫續的麾下。若是當初沒有背叛公孫瓚,現在自己不說封個縣侯,最少也是個鄉侯啊!


  公孫續扶起高順,並未宣布對諸葛亮的賞賜,向劉備和蔡瑁等人走去。


  高順楞了一下,轉頭看了看諸葛亮。


  諸葛亮麵帶微笑,似乎根本就不在意封賞的事情。


  高順暗自一笑,諸葛亮雖說投靠的時間很短,但是卻被公孫續當做心腹使用,無論如何都不會虧待,自己真是杞人憂天了。

  劉備等人見公孫續過來,紛紛躬身行禮。


  “諸位免禮,快快請起!”公孫續吩咐一聲,親手扶起劉備、蔡瑁和劉琦三人,先對劉備笑道:“劉將軍,許久不見了。”


  劉備臉色羞愧,躬身道:“某見事不明,為他人蠱惑,以致接連犯下大錯,還請大將軍嚴加治罪!”


  公孫續沉聲道:“這次奪取江夏城,劉將軍居功至偉,本將軍十分感激!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今後本將軍還多有借重之處,還請劉將軍到時候不要推辭。”


  劉備急忙恭敬地道謝:“大將軍但有所命,某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公孫續又看向劉琦,微笑道:“劉公子果然豐神俊逸,頗有令尊昔日的風範啊!”


  劉琦和劉表的長相有八成相似,因此早些年很受劉表的寵愛,隻可惜自從蔡夫人進了劉家後院之後,劉琦就逐漸失寵。此時聽到公孫續這句讚賞,他不禁想起了昔日父親的寵愛,心裏一陣酸楚,隻是拱手淡淡道了聲謝。


  公孫續問道:“劉公子近來一直駐紮在江夏,想必對江夏十分了解吧?”


  劉琦不明其意,納悶的點了點頭。


  公孫續肅然道:“本將軍準備奏請天子,任命劉公子為巨鹿太守,不知你意下如何?”


  眾人大吃一驚,劉琦現在在劉表陣營中完全被邊緣化,沒有劉表的命令,連一兵一卒都無法調動,沒想到公孫續竟然一下子把劉琦提升為一郡太守!

  劉琦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拱手道:“在下無德無才,又胸無大誌,豈敢擔任一郡太守!若是大將軍準許,在下準備遷往薊縣居住,隻願衣食無憂即可!”


  公孫續嗬嗬一笑,點點頭道:“劉公子高風亮節,本將軍十分欽佩!遷往薊縣一事回頭再說吧。”


  劉琦沉聲道謝:“多謝大將軍體諒!”


  公孫續看著蔡瑁,淡淡道:“德珪先生和劉景升乃是姻親,按理說應當抵抗到底,為何事到臨頭卻背叛劉景升?”


  蔡瑁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立即跪倒在地,低聲道:“大將軍奉天子之命吊民伐罪,乃是正義之師,在下隻是棄暗投明而已。再則當時不知貴軍有多少人入城,混亂之下若是大起戰端,軍民都會死傷無數,在下為了減少傷亡,這才主動協助孔明和高將軍,實在談不上背叛啊!”


  公孫續回過頭詢問諸葛亮:“孔明,事實是否如此?”


  諸葛亮躬身道:“啟稟主公,情況確實如此,蔡將軍並未背叛劉荊州,隻是順應天意罷了!”


  公孫續上前扶起蔡瑁,沉聲道:“原來是本將軍錯怪德珪先生了,還請先生見諒!”


  “豈敢!豈敢!”蔡瑁背心冷汗直冒,心裏對諸葛亮大為感激。


  公孫續笑道:“據聞德珪先生精通水戰,本將軍準備以荊州水師為基礎,再建一支水師船隊,想請德珪先生擔任統帥,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蔡瑁一顆心頓時從穀底升上了天空,急忙伏地叩頭道謝。


  公孫續再次扶起蔡瑁,又和其他人簡單聊了幾句,吩咐大軍即刻入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