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玄德月夜追伯珪
醜時初,忽然起了一陣大風,滿天的烏雲迅速退散,彎彎的月牙兒綻放出一抹淡淡的光輝。
劉備抬頭看了看月亮,再回頭看了看身後的大隊人馬,不禁皺了皺眉頭。月亮出來後大軍趕路的速度會加快很多,但是相應的暴露行蹤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若是不能悄然把公孫瓚圍困起來,一旦被對方發現蹊蹺及時逃遁,自己的大軍無論如何都追不上的。
這次公孫續僅僅帶了千餘名騎兵,不但來去自如,而且還救走了窮途末路的呂布,劉備十分的震怒。等到他靜下心來仔細思量了一番,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他原本以為聯盟袁術北上清河,到時候袁紹再裏應外合,就有極大的把握擊敗公孫瓚,沒想到公孫續隻帶著少許兵馬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劉備知道公孫續帶領的肯定是精銳隊伍,但是由此類推,幽州軍整體的戰鬥力肯定比他當時在薊縣的時候提高了不止一籌!更何況張燕帶著黑山軍也投奔到了公孫瓚賬下,就算他和袁術傾巢北上,最多也隻能湊出來七八萬人馬,再加上袁紹的兵馬,加起來還不到二十萬人,勉強和公孫瓚的兵力相當,但是戰鬥力和士氣隻怕相差甚遠,實在沒有什麽必勝的把握!
想清楚這一點之後,劉備不禁有些後悔當時不該貿然行事,早知道幽州軍的戰鬥力竟然劇增,就該再好好謀劃一下再做決定。隻是此時他已經騎虎難下,就算他卑躬屈膝去向公孫瓚說好話,對方也肯定不會放過他,因此他隻能想方設法對付公孫瓚,否則公孫瓚不死的話就隻能他自己死了!
等到公孫續被圍困在飛鷹堡,劉備終於找到了機會,公孫續在公孫瓚心裏的重要性無人能及,若是拿公孫續做誘餌,公孫瓚有極大的可能親自來救,到時候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留下公孫瓚的性命!
後來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和劉備所想相差無幾,公孫瓚帶著一萬輕騎倉促南下,先是強攻營寨的時候碰了個頭破血流,隨後又果真帶著數百人前去救援‘被追殺的公孫續’,一切都顯得十分完美。為此劉備悄悄大笑了好幾次,他自覺已經穩操勝券,除非公孫瓚連夜兼程逃回清河,否則這次公孫瓚一定會兵敗身亡!
隻可惜劉備並不知道事情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他現在隻是有些擔心不能及時圍困住公孫瓚,卻不知道自己同時也成了公孫瓚意圖反殺的目標。
穿過一片林子的時候,劉備望了望遠處的曠野,有些焦躁地詢問身邊認識路的護衛:“還有多遠?”
“啟稟主公,前麵不遠就是清水村,到了那裏再向北麵走六七裏路就到了地頭。”
劉備一揮手喝道:“全速前進!”
兩萬多人開始跑步前進,一千人的先鋒隊伍很快就越過清水河,來到了清水村的外麵。
為首的校尉納悶道:“村子裏似乎安靜得有些過分啊!”
“確實有些不對勁!”一名軍侯點頭附和:“儲校尉,屬下知道主公前日在村子裏留了幾十個人,按理說他們應該早就出來接應的,為何卻不見人影?莫非……”
姓褚的校尉臉色一變,語氣焦急道:“莫非公孫瓚已經從這裏經過了?周軍侯,你帶一百人速速進村去看看!”
周軍侯抱拳答應,帶著一百人小心翼翼地進了村子。
片刻之後,村子裏亮起了點點燈火,隨即傳來陣陣喧嘩,其間還夾雜著婦孺的哭喊聲。
褚校尉不悅的對身側的人喝道:“周軍侯在搞什麽鬼?讓他速速回報村子裏的情況!”
兩名士卒脫離隊伍,快步奔向村子。還沒等他們到達村口,周軍侯就帶著人奔了回來。
“村子裏發生了什麽事?”褚校尉迫不及待的大聲喝問。
周軍侯氣喘籲籲的答道:“校尉大人,公孫瓚果然從村子裏經過了,主公留在這裏的人也都被公孫瓚殺了!”
“果真如此!”褚校尉倒吸了口涼氣,趕緊追問道:“公孫瓚離開多久了?
“不到一個時辰!”周軍侯回答了一句,指著身後說道:“屬下把村子裏的鄉老帶來了,主公肯定會親自詢問!”
褚校尉抬眼望去,隻見幾名士卒打著火把,正押著一名腳步蹣跚的葛衣老翁走了過來。他急忙揮手喝道:“立即向主公稟報!”
劉備很快就策馬趕了過來,此時也顧不得保持自己愛民如子的形象,盯著葛衣老翁沉聲問道:“你如何知道是公孫瓚?”
老翁伏在地上不敢抬頭,顫巍巍道:“大……大人,那些幽州士卒稱呼那個帶頭的將軍為‘薊侯’,故而小老兒才知道那人竟然是公孫瓚!”
劉備知道應該不會錯,不過還是要確認一下,於是急忙追問道:“他長什麽模樣?”
老翁認真地回想了一下,隻是當時他麵對公孫瓚的時候更加戰戰兢兢,哪敢抬頭去看公孫瓚的模樣,因此想了好一會兒才無奈的答道:“大人,小老兒不敢打量他的相貌啊!隻記得那人身材十分高大,那些幽州士卒們在他麵前十分恭順,幾乎連大氣都不敢喘。”
劉備點了點頭,能讓幽州士卒如此恭敬對待的人,應該就是公孫瓚才對。他接著問道:“公孫瓚帶了多少人?”
“大概……大概有幾百個人。”
“期間可有別的人馬過來?”
老翁不假思索的搖頭道:“肯定沒有!公孫瓚讓俺們給準備了一些吃喝的東西,然後就帶著人向北走了。”
“走了過久了?”
“大概半個多時辰!”
劉備聽了這話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公孫瓚並未攜帶戰馬,半個多時辰最多能走十幾裏路,自己絕對可以追得上。他覺得沒有再問下去的必要,於是一提韁繩就向前走去。
伏在地上的葛衣老翁暗自慶幸,不必說眼前這位就是州牧大人,若是怪罪下來的話,整個村子的人都會吃罪不起啊!
“對了!”劉備經過葛衣老翁的時候停了下來,沉聲問道:“此前吾曾經派了幾十個人在此地駐守,他們是不是都被公孫瓚殺了?”
老翁嚇了一大跳,趕緊再次磕頭道:“大人,這個不關小人們的事啊,他們確實都是被那些幽州狗賊所殺,小人們根本不敢阻攔,也阻攔不住啊!”
“起來吧!吾不會責罰爾等!不過爾等務必好生埋葬那些陣亡將士們的遺體,若是有所懈怠,定要重重責罰!”劉備說到最後兩句的時候,語氣顯得十分嚴厲,不管怎麽說他派出的人都是在清水村被殺的,若是什麽都不做未免太過寬容,讓清水村的村民們‘好生埋葬’那些被殺的將士,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變相懲罰。
老翁急忙點頭答應,心裏卻叫苦不迭,‘好生埋葬’這四個字就意味著最少也該準備一副棺材,看來村子裏的後生們又要白白幹很久的活了,不過村子總算是安然無恙,說起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威名顯赫的薊侯和徐州牧都帶兵經過清水村,村子竟然沒有遭受到侵犯,僅僅隻是付出了一些糧食和棺材,看來是老祖宗們的在天之靈在庇佑著村子啊!隻是兩相對比之下,還是薊侯顯得更寬容厚道一些,臨走的時候還把幾匹受傷的戰馬扔在了村子裏,完全能抵得上付出的那些糧食,倒是自家的州牧大人做事有些不地道……
劉備當然不知道這老翁在腹誹自己,否則必定會給對方一個深刻的教訓,他急著去追公孫瓚,也不進村子歇腳,帶著大隊人馬就向北追去。
一向細心謹慎的劉備卻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個葛衣老翁也說的不清不楚——此前他派到清水村的數十人確實是被公孫瓚的人所殺,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那些人在公孫瓚到來之前就被殺了,而殺他們的正是公孫瓚提前派過來接應的人!
劉備和公孫瓚都把清水村當做一個臨時接應的地方,隻可惜劉備派來的人不但沒有起任何作用,反而使得劉備在很關鍵的事情上做出了誤判,根本就死的毫無價值。
大軍離開清水村之後,劉備再次加派了一千五百人給褚校尉,令其一路仔細搜索公孫瓚一行留下來的痕跡。為了避免在很遠的地方就被公孫瓚發現,劉備下令滅掉了所有的火把,好在此時月光還算明亮,村外狹窄道路上的人馬腳印顯得十分清晰。看到地上的馬蹄印,劉備吃了一驚,不過隨即就反應過來,應該是此前他派來的那些人被殺之後,戰馬被公孫瓚順手牽羊帶走了。由於道路十分狹窄,隻能看到很多馬蹄印子,但是想要分辨到底有多少匹馬卻根本不可能,劉備又先入為主,故而再次犯了一個不該犯的錯誤。
褚校尉一行順著腳印向前追擊,很快就沿著鄉間小路前進了五六裏路,此時人的腳印和馬蹄印已經完全混雜在一起,而前方不遠處出現了褚校尉很熟悉的那片林子——當時為了確定圍困公孫瓚的最佳地點,他帶著一隊人馬在方圓五六十裏之內走了好幾個來回,最終選擇了前麵那處四周很平坦寬闊的林子。
褚校尉帶著先鋒隊伍繼續向前,不到半柱香的時間就來到了林中的邊緣地帶,隻見原本混雜一片的腳印忽然一分為二,少量腳印繞過林子向著西北方向而去,更多的腳印卻直入林中。
“去向主公稟報,請他做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