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因為這很有可能會被寫進史書里
說著說著,夭夭便說到了滅佛去了。
其實……佛這種東西,從辯證的角度去說,既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好的地方就在於,它有利於文化、技術的傳播。
而不好的地方,則是常常有人披著和尚的皮,凈不做和尚該做的事。
利用香火錢來給自己謀利這樣的佛,夭夭當然是想要滅掉的。
而李承乾這邊……
自也是不知道夭夭哪裡來的怨氣。
只是問道:「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斂財,這是什麼道理?」
夭夭便回他道:「道理就是,道士都有一顆濟世之心,逢盛世苦修行,遇亂世濟蒼生。而和尚,卻只會在繁榮昌盛的太平之年,積攢香火、香油錢,撈了不少油水之後,可是一旦國家遭遇點風風雨雨,這些寺廟大多都是閉門謝客,躲進院里不敢出門。」
李承乾畢竟不清楚。
但大部分的和尚,應該還不至於像夭夭說得這麼不堪。
夭夭知道李承乾不信。
因為如今的佛教,為了能夠在北辰站穩腳跟,還是頗有些積極作用,尤其是一些得道法師、高僧,常常還會被皇帝召見,一同討論佛法。
然而,滅佛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夭夭便道:「按照過往王朝歷史的軌跡,不出五十年,北辰的國力將會來到鼎盛時期,再過五十年,在短暫的不穩定中,依舊國泰民安,同時,隨著國家持續穩定,道士全部歸隱深山,然而寺院和僧尼數量,卻會因為昌平日久,而一步步增加,寺院數量增長過快,而僧尼又不用交稅,甚至,還可能會誕生僧尼利用手上的余財兼并百姓土地,或是有人刻意把自己的田地,歸到僧尼的名下,以躲避朝廷的徵稅。」
「僧尼不同於官員,給官員免稅,那是因為官員還算是對天下,對百姓有貢獻,然而僧尼,除了宣揚佛法,騙更多的人皈依佛門,又還能做什麼?一個壯丁不種田,他家裡可能就有人要挨餓,一個婦人不養蠶繅絲,她家裡就可能有人要挨凍,可為何僧尼卻與百姓不同,不但不用勞作,憑藉著盛世之下百姓的香火、香油,就能待農而食,待蠶而衣,若是不用辛苦勞作,只是每天蹲在寺院里,隨便敲敲鐘、念念經,就能吃喝不愁,那會不會讓所有人,都想去寺院當僧尼?」
「更別說,寺院都有一些臭毛病,一旦有了錢,就喜歡,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力於金寶之飾,建佛像,而且一定要大!如此窮國富僧,有這錢,給我建行宮不好?」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皇帝若是對這些僧尼繼續大加推崇,甚至給予他們超過一般人的地位,這是否便是鼓勵更多的人,出家為僧?」
「我承認,佛能給人解惑,平息百姓心中的不安,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一下王朝的統治,不至於出那麼多的亂賊。」
「然而……這些都是一個王朝本身就可以自己解決,而不必求助於燒香拜佛,更何況,在三皇五帝時,我們也沒有佛,當時不也是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
按照夭夭的思路,李承乾覺得她完全可以寫成一篇表。
只是他沒想到,她對佛也有這樣的研究。
不對!她應該是想轉移話題罷了。
李承乾立刻回過神來,對她說道:「先不說滅不滅佛的事,我記得你方才所說,既許一人以偏愛,願盡餘生之慷慨。對不對?」
夭夭:「嗯啊!」
李承乾:「那……夭夭你能把你的法術慷慨地給我?」
夭夭便猶豫了。
李承乾見此情景,也是道:「那你還說呢。」
夭夭:「其實給你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我接下來還要用,等我用完了就給你。而且……你要答應我,不能變活的東西,有思想的東西出來。」
李承乾:「真給?」
夭夭:「真給。」
兩人目光相對,都不似作假,而且,夭夭的眼神中,也沒有了先前的那種驚懼。
然後……
李承乾便道:「算了!你即便是給了我,也發揮不出什麼大的作用。我也就只能是變變一兩個水杯,而你,可以變出更多對天下百姓有用的東西。」
說著,他的目光就看到了那台拖拉機的身上。
這東西,若是每家每戶都有一台,那天下百姓就不用耕種得那麼辛苦了。
這時……
夭夭也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地道:「我變出來的東西,事實上,並不會對天下百姓多有用,因為,大部分都不會用到天下百姓的身上,就好比這一台拖拉機。」
李承乾:「為何?」
夭夭:「以後,這拖拉機的名字,對外要宣稱是鐵牛。」
李承乾:「什麼意思?」
夭夭:「你知道『機』字是什麼意思?」
李承乾:「說起來,這東西為何要叫拖拉雞?為什麼不是拖拉牛?」
夭夭便忍不住用纖細的食指,在桌案之上,沾水把『機』字給寫了出來,然後道:「拖拉機,是這個『機』,而不是雞仔的雞。」
李承乾:「這有何區別,而且,又為何是這個機?」
夭夭:「這個機,是機器的機的意思,也是取自機巧,巧妙的裝置之意。」
李承乾:「這東西的確很巧妙。」
夭夭:「因為它能拖、能拉,所以才叫拖拉機。可是,以後我們卻不能對外說,它叫拖拉機。」
李承乾:「這又是為何?」
夭夭:「因為——拖拉機這個名字,就是怎麼說呢,你是希望日後史書上,說你研製了拖拉機,還是研製了鐵牛比較好?」
李承乾:「我覺得拖拉機還不錯。」
夭夭:「不行!算了,隨你喜歡吧。不過,你要做好定義,比如說,就取可拖可拉的機關,所以,他叫拖拉機。」
李承乾:「這難道有什麼講究之處?」
夭夭也是解釋道:「因為這很有可能會被寫進史書里,因此,你得給這東西一個準確的官方的定義,這樣,後人才不會想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