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震驚
皇後愣在原地,半晌都不知自己到底應該做些什麽才好,滿堂皇親國戚也都紛紛震驚的看著婁簫,有心之事,甚至暗地裏想過那伽蓮這件事來大作文章,無論在天月還是在中州,對皇位懷有覬覦之心的皆不在少數。
想要拉婁簫下水的亦不在少數,今日楚慕寒忽而被人叫走便也是事出有因的。
可是皇後的存在讓這些有心之人一直未能得逞,她自詡為婁簫費盡心思,但卻未得到了他的半分感激,連她阻止的話他都沒有給她機會說出口,今日發生這樣醜聞,她倒要看看他要如何去解決。
皇後的手用力捏住了身下的扶手,內殿沉默了許久終於有年邁走出聲來了:“無論這位姑娘的母親是誰,若她這是皇室血脈理應回歸皇族才是,但陛下又憑什麽能認定她便是皇室的血脈呢?”
這一點婁簫早就考慮到了,雲驚瀾初次出現的時候,他隻是驚訝於她同伽蓮七分相似的容貌,她會生下自己的孩子這是他從不敢去想象的,後來又聽雲驚瀾說了那些事,他便已然認定這便是他同伽蓮的了女兒。
“愛卿也是見過伽蓮的人,難道你忍不出她的這張臉嗎?”他冷眼嚴肅的看著這個人,對於他與伽蓮所犯之錯不過過追究,這點雖然讓他感到萬分感激,但雲驚瀾為此已經吃了不少的苦了,他不希望這些人的言詞再來傷害到她。
此人話音剛落時,雲驚瀾其實擔憂的,畢竟紅姨娘在告訴她這個身世的時候,甚至沒有明說她的父親便是婁簫,其最大原因是她並不希望自己來同婁簫相認,因而她根本也就沒有什麽信物,從頭到尾不過是她的片麵之詞罷了,誠如婁簫所言,他會相信她,或許是因為自己的這張臉呢。
天下間相似之人何其多,單憑容貌便要認定一個陌生人是自己的女兒,這未免也太過兒戲了。
若是婁簫也被這些人說服了進而懷疑她的身份呢,雲驚瀾的確沒有什麽東西可以去證明,伽蓮帶著孩子遠離中州,為的便是能夠讓婁簫免去被指責的危險,她從來都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孩子回來同婁簫相認,更從來都沒有打算將真心告訴自己。
紅姨娘是因覺得這些年在雲府,她過得並不算太好,因而才希望她能夠明白,雲永康對她不好,其實是不重要的,因而她本也不是雲永康的女兒罷了。
雲驚瀾握緊了拳頭,這些人的話顯然不是隨意問出來的,有人自然希望婁簫能夠對她產生懷疑,若她不能證明自己的身份,那麽婁簫同伽蓮之事也隻能成為一樁豔聞吧,將來史書也無法將這段往事記在其中。
為了維護婁簫,這些人還真是煞費苦心啊。
那老者也並不買婁簫的賬,“陛下隻是因這位姑娘長得十分像伽蓮便認定其為伽蓮之女了嗎?”
婁簫抿著嘴沒有說話,他知道即便自己想要認錯,有些人也不會輕易讓他如願的,他倒是想看看這些人到底還能說出什麽來?
“若真是這樣,那後宮之中同伽蓮相似的人比比皆是,難道她們都是陛下同伽蓮的孩子嗎?”這老者並未在在朝為官,因帶著些姻親關係,又德高望重,即便是用這等口氣說話,婁簫也不敢動怒了。
此人倒也不是聽從何人所為,他和太長公主一樣都對婁簫給予厚望,但不同的是太長公主希望婁簫能夠成為一個敢作敢當的男子漢,而此人隻是一心想要維護他的名譽,麵對這樣自損顏麵的行為,他自然是不同意的。
帝王家多的事這樣的奇聞異事,他也並非沒有見識過,但同聖女有染卻還是頭一次,若是旁人他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但扯上聖女,他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事發生。
太長公主敲敲了桌麵,聲音雖不大,但在這寂靜的空間之中卻顯得格外的明亮,眾人恭敬的朝她看了過來,連皇後都微微側了臉。
婁簫和雲驚瀾的心更是提到嗓子眼,她的地位何等尊貴,若是連她也來反對,今日之事恐怕是真的要先放一放了。
雲驚瀾越是著急就越是想希望楚慕寒能夠留在他的身邊,但偏偏這個時候他就不在,她知道皇後等人不會讓婁簫輕易認了她,必然會在今日的宮宴上動些手腳,難道楚慕寒出什麽事了嗎?
兩相夾擊之下,她感到自己腦子裏一片空白,平日裏的冷靜聰明全都不服存在了。
太長公主清了請嗓子,笑得意味深長,“徐閣老這句話就說得有些過分了吧,那後宮之中的可都是陛下的後妃,難道你是想說陛下與妻女亂了人倫嗎?”
她一開口,那位長者便連忙低頭下去說了聲,“微臣並沒有這個意思,隻是世上相似之人何其之多,陛下單憑這位姑娘的相貌便要認定其為皇族血脈,臣等略有不解罷了,太長公主身為皇族最長,自然也不希望皇室的血脈不純吧。”
“這個是自然,所以陛下還有更為可信的證據嗎?”她雖讚同婁簫承認當年之行,但絕對同這老者一樣,若非皇室血脈,自然是不能留的。
這位老者何其的聰明,從一開始太長公主便沒有持反對的態度,他這話自然是將太長公主引進來了,旁人的話婁簫可以不聞不顧,但太長公主他卻無法繼續無視下去了。
婁簫點了點頭,從身旁的宮女揮了揮手,隨後那宮女端了一盤子上前來,他伸手去將托盤這種的玉佩取了出來,“這是什麽東西想必諸位應該記得。”
眾人更是驚訝,這是每代聖女的標誌之物,而雕刻著兔子的自然是伽蓮。
“沒錯,這是伽蓮被封聖女時先帝所賜的玉佩,瀾兒自小便流落天月,隻知這是母親的遺物,一直未敢遺棄,朕也是在看到這玉佩後才敢確定她便是朕同伽蓮的女兒。”
那老者被噎了一下,半天都沒緩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