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籃板順利得到,湯祝剛一落地便感受到了周圍的阻力,七十中竟然派出了兩個人來爭奪球權。
說起來,籃球賽場有太多這樣的事情發生了,每當防守球隊摘下籃板後,一旦表現鬆懈,很可能從哪個角度就鑽出來一個手快的家夥,迅速將球刀掉,然後緊接著打進。
這二人挾包夾之勢,意欲圖謀湯祝還未捂熱的球權,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隻是令湯祝很意外的是七十中這樣的反應,真是足夠快。
這也讓他內心剛剛升起的驕傲之情冷卻了個大半,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七十中還是隻雄壯的成年駱駝。
從這快速的反搶行為,就可以清楚七十中壓根就沒有被王彬的氣勢壓倒,他們依舊在稱霸的路上努力。
湯祝內心對七十中的重視愈發深沉,他知道不到結束就不能肯定任何事情。
隻是當務之急是湯祝要怎麽解決眼下的困局。
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出現失誤,就叫七十中重新拿到球權,站在禁區將球打進。
不過他也非阿貓阿狗這樣的角色,他既然能被驚住,就自然有時間作出反應。
趁二人合圍之勢還未全部完成,湯祝動作很隱蔽的施展,籃球隨後被傳了出去。
他的動作著實令上前包圍的二人吃了一驚,還未待他們做出有效反應,籃球便快速鑽了出去。
湯祝原本是想將球直接傳給已經快速啟動衝向對麵的王彬,隻是因為傳球角度實在小的可憐,能將球平安送出去,就已經是功德圓滿了。
尹地仇還未接到球,便聽見旁邊湯祝的聲音傳來:“往前傳。”
既然如此,後者也沒什麽好猶豫,他本人由於視角問題,並沒能洞悉前場有怎樣的變化發展,但是他聽話,知道信任二字。接到球後,直接按照湯祝意思快速將球甩了出去。
不過令尹地仇沒有預料到的是,當他轉身準備傳球之時,他看到王彬已經前衝的身影竟然已經是離他本人如此的遠,如此一來無疑大大增加了傳球以及接球的難度。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最後尹地仇還是完成了傳球。
或許他不願冒這個險,比起傳球他更加青睞慢慢推進,這讓他有些陷入矛盾,不免心生擔憂,哪怕他自認為自己已經將這次傳球做到了屬於他的最好範疇。
擔憂,這一球王彬並不能很好的接住,更別提快攻了,很可能會因此被阻斷。
別小看這一擔憂,事實上,籃球賽場上經常能見到精準長傳不是因為這一傳球行為簡單,而是賽場上那些球手的水平高,足夠他們完成這樣的傳球。單單一手長傳還是挺考驗一名球員的綜合素質。
更何況,成功的背後就一定帶著不少失敗的案例,即使對球的掌控能力很高的球手,也有可能將球甩出界,而不是將球送入快攻者的手裏。
真正實踐過的人都知道,籃球傳得越遠,最後的結果和起初預想的情況越發生偏差,這其中夾雜了太多因素,包括角度力道以及發力點等等。
更何況,這球是傳給快下的隊友,不僅是單純的往前瞎扔,要知道隊友在接球過程也是需要往前跑的,而不是原地不動,傳球時就應該思考隊友能否接住這一回事兒。
這就需要傳球手對球的落點以及隊友的速度有個大概的估計,以球領人,不能說是球落地了,人還差一大截,或者接球人為了接住球不得放慢移動速度,以致於貽誤戰機。其結果以及難度自然不言而喻。
綜上所述,尹地仇已經不是去奢求王彬順利拿到籃球後,完成快攻。
隻要不出現失誤,導致球權轉換就已經讓他十分滿足。
而這個時候的失誤顯然是致命打擊。
……
“鐵三中將籃板保護下來,真是有驚無險,湯祝將球傳到了隊友手裏。”
“真是一次激進的嚐試,尹地仇直接將球甩向了前場正奔襲的王彬方位。”
現場的主持人聲音時而平穩時而激動,比賽越接近尾聲,就愈加吸引場外看球的觀眾。
……
王彬對於時機的把握,還是挺有自己的心得,就在籃球彈出的瞬間,他便轟然啟動,像一個等待捕食的獵豹一般,蓄勢待發,隻為給獵物完成殘忍一擊。至於自己的隊友能否領悟到王彬的意圖,講真王彬沒想太多,他相信隊友之間默契,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不掉鏈子,當大家各司其職,難題自然就被解決。
說起來,這一切都像是本能一樣,王彬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種感覺,大概是上一回合的進球開始,他便有一種閥門被打開般的球場支配能力。
無論是心理充滿的自信,還是身體湧上來的能量,這二者都在無聲的向王彬這個宿主發出通知,一份關於他能支配比賽的通知。
狀態神勇!是對此刻王彬比賽狀態最貼切的形容。
王彬選擇的突進路線,並非直線,而是一條弧度不大的曲線。或許考慮到兩點之間直線最短,因此疑惑王彬的行為。
實則他這麽做,是為了更方便對傳球路線進行觀察,這樣一來他脖子扭轉的角度就不需要過大,以致於讓他顧此失彼,失去身體平衡。
說到這裏不免令人唏噓,如果發起者是張昊,恐怕王彬也不需要刻意為之,隻需要他竭盡全力衝刺便可。
回歸主題。
僅回頭的瞬間,王彬便對尹地仇的傳球有了一個大概猜想,這得益於他選擇的行進路線,方便他做出觀察。
即使尹地仇已經使出渾身解數,但無奈球員的類型並非傳控類球手,以及體能對他的桎梏。
傳大了!王彬判斷這球八九不離十傳的要比想象中的位置還要遠一點。
為什麽這麽說呢,王彬對於自身速度還是有清晰的認知,他知道即使他體能全滿狀態下,也未必能百分百跑到落點將球拿住。
但,這還不是他放棄的理由。
隻是選擇常規方式可能會錯過接球,但如果選擇其他的方法呢,至少保證球權不會丟失,關於此處,王彬心中已有計劃。
籃球場能有多長,所謂長傳,也不過轉瞬之間便能由始到末。
現場主持人話音剛落。
便見王彬高高躍起,以一種極其不自然的姿態將籃球於空中摘了下來。
僅是從這一姿態,就能看出難度,更別說王彬還將籃球收於囊中後能穩穩落地。
此刻,王彬猶如橄欖球當中的外接手附體一般,順利完成這一傳一接的任務。
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瞬間的產生,王彬原本快攻的空間優勢蕩然無存。
林楓,已經趁王彬拿到籃球時,在籃下擺好防守陣勢。
至於其它防守球員也在爭分奪秒的往自家半場趕。
“真是遺憾,不過沒關係,正因為王彬,鐵三至少沒有喪失球權,接下來就是重新組織,打陣地戰。”觀眾席,老吳語氣帶有一絲遺憾說道,在此前他不過是一個中立觀眾,顯然時至此刻,不,準確來說當王彬展現天賦之時,他就已經成為了王彬的粉絲,隻是到現在他才意識到了這個事情。故此才有此一出。
王彬並未和所有人期待的那般,將球控製住,隨後等待隊友的到來,重新發起進攻戰術。
而是選擇直接出手投籃。
忘記交代,王彬接到球的位置大概位於罰球線左側位置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