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戰響洪都 3
洪都,原就是陳友諒的地界。上次懷玉山兵敗,進而是失了信州,乃至江西北部各大要地,這洪都便是如此。目前負責駐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王小十曾見過那小子。
朱文正在軍中曆練了幾年,性子雖不見收斂,卻也足以堪當大任。況且,就連朱元璋也未想到,陳友諒能夠如此之快的恢複元氣。
說起來,這又要都算在王小十的頭上。
自打到了元末之時,王小十便一路跟隨著朱元璋,因為他深知,自己並沒有改變曆史的能力。就像是當初的花雲之死,以及常遇春殺降,他雖然幾經阻止,卻也難敵原本的曆史軌跡。畢竟,人力在天道輪回麵前,還是顯得太過渺小了。
而此番,王小十該當慶幸才對,因為他如今的確改變了曆史!
按照史上記載,“洪都之戰”,應該是發生在至正二十三年、。可如今,卻是比史上所載要早了近兩年的時間。如此,豈非是因王小十的到來而做出的最大改變嗎?
但這一切,王小十也如墜雲裏霧裏。畢竟,他對這段曆史也並非全然皆知。一切的一切,也都需要其不斷的探索。
洪都打響了,當朱元璋知道消息的時候,洪都城已經經曆過了戰火的考驗。人人都不看好的朱文正,第一次展示出了自己的軍士才能,也是第一次得到了麾下部將的認可。
洪都大戰,往小處去說,是見證了一個稚嫩孩童到一方將領的成長。而往大處去說,卻是兩個勢力的對碰,是曆史軌跡的更迭。此戰之後,朱元璋所部,才真正無敵於天下。
也是朱元璋離開之後,王小十才轉醒了過來。後劉伯溫身子漸弱,又在安豐停歇了一陣,才與王小十隨後趕奔應天府。
劉伯溫真的像是老了一樣,連馬都騎不動,隻能倚靠在馬車上。王小十心裏雖急,可同樣惦念著劉伯溫,也陪他在馬車上慢悠悠的趕路。
“劉先生,你好些了嗎?”王小十問。
“好些了。等到了前麵,咱們就棄車換馬。”劉伯溫看出了王小十心底的急切。洪都大戰,乃是元末時期,朱元璋部與陳友諒部戰事的巨大轉折點。而今,洪都大戰已起,若讓王小十幹瞪眼的等消息,卻不參與其中,這隻怕比殺了他還要難受。
王小十道:“劉先生,您這身體是萬萬折騰不得,還是歇在馬車上吧。索性,我這身子也不怎麽舒服,就陪著您在車上慢慢趕路。”王小十這是在安慰他,劉伯溫如何會聽不出來?
劉伯溫道:“王將軍也不用擔心,學生認為,洪都戰事還要持續一陣時間。”
“哦?劉先生憑什麽這麽覺得?”
劉伯溫在王小十的攙扶下略微抬了抬身子,靠的更舒服了些。“陳友諒貿然發兵,隻因為看中了大帥率兵進攻安豐,而兵力一時無法回援的機會。若不是如此,陳友諒是沒有膽子與大帥一決雌雄的時候。”
王小十道:“問題就在這裏啊!如今徐帥和常大哥追繳張士誠殘部,而大帥也沒有下令回軍的意思,隻怕再晚就來不及了!”王小十也知道,洪都大戰,該是以朱元璋部的勝利而畫上了最後的句號。可知道歸知道,可心底的急切也合情合理。如此下去,朱元璋必然疲於應付。
“難道大帥是想調湯帥支援洪都?”
“不會。大帥此刻製洪都於不顧,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若此時令徐帥回軍,雖可解洪都之危,卻令將士疲於奔命,也會令張士誠氣焰大漲。而湯帥所部不在江西,若要支援,也是勞師以遠。”
“就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了嗎?”
劉伯溫道:“隻希望,朱文正將軍能夠多支撐一時。”劉伯溫畢竟不是後來人,不如王小十有那種超常的見識。他不知,朱文正何止是能堅守片刻,他這一守,便守了兩月有餘……
到後來,城牆都被撞出了大口子,朱文正卻也不吩咐修補,而是在城中埋伏下火炮、火銃。當陳友諒見洪都的城牆坍塌了一塊,立時命人減緩其餘方向的攻擊,全力攻擊城牆的坍塌出。而當大隊撲了上去時,城內確是火炮、火銃齊發,一時間死傷無數。
當王小十他們回到了應天府時,洪都的大戰已成白熱化之態。
劉伯溫拖著病體,入金陵城後直接來麵見朱元璋。
“你們來了?”朱元璋的麵色很沉。
王小十開門見山。“大帥,洪都戰事如何?”在朱元璋的臉上尚且能夠看見四個大字“不容樂觀”。洪都若失,以北直抵池州一線將無險可守。
朱元璋道:“看看吧!”朱元璋似是懶得說話,而將一份奏報扔給了王小十,王小十接過,與劉伯溫並肩同看。
乍看之下,王小十便知道朱元璋心裏在想什麽。他一定在大罵一個人,康泰!
康泰,本是陳友諒部將,在懷玉山那場大戰之後歸降朱元璋,而今卻也是他,率眾偷襲洪都,險些將之顛覆。而後又是這人,將洪都以北截斷,使朱文正無法與金陵通信,使得朱元璋此時都不知洪都此刻形勢如何。
朱元璋道:“幸好有紀綱和其下的錦衣衛。而今,我已派他們全員出動,務必打通與洪都的聯係,搞清楚洪都的戰況。這些,還要感謝小十你啊!”
錦衣衛是王小十籌備組建,雖然不同於尋常駐軍,戰力也遠不及徐達所部,更兼是人員不多,可這支隊伍,卻如一支“影子小隊”,時常都能在敵人身後搞一些出人意料的小動作。而今,徐達的大軍尚未回援,各地的駐軍雖能調動,可畢竟戰力有限,無法與常年征戰的徐達大軍相比。如此,朱元璋便將一切的戰機都壓在這支小隊上。
“還有這個,你們也瞧瞧!”朱元璋又扔過了一份軍情諜報。
打開一瞧,王小十嚇了一跳。“胡大海死了?”
胡大海死了,如史上一樣,因降將複叛,而死在了處州,如今湯和正在征繳叛軍,所以也脫不開身。況且他是遠水不解近渴,朱元璋是指望不上他了。
“大帥,我們現在怎麽辦?”
朱元璋道:“你們回來了,我正要聽聽你們的意見。”當然,最主要還是要聽聽劉伯溫的意見。
劉伯溫道:“大帥,這一戰要打。就算最終洪都失守,落在了陳友諒的手裏,我們也要將它奪回來。眼下的當務之急,我們要做三件事!”劉伯溫腦袋裏早就有了計較。
“哪三件?”
“第一件,要興修船隻,或是在民間調用船隻。不求大,但求多。再大,也大不過陳友諒的樓船,所以隻要能夠在江麵上靈活行駛便好。”無論是金陵還是洪都,都把守著水路,戰船是必不可少的。
“那另外兩件呢?”
劉伯溫道:“另外兩件,一則便是催促徐帥盡快解決戰事。再則,便是要設法通知朱文正將軍,命其堅守洪都。若實在守不住了,要將洪都炸毀。這樣一來,即便陳友諒攻占了洪都,卻也無險可守,於我們大為有利!”未料勝、先料敗,劉伯溫行事的確穩重得體。
“好,就按你說的!”朱元璋道:“我這就讓善長在民間征調船隻。做起這些事來,他是最合適的!”
劉伯溫的長出,在於其獨到的戰略眼光。而李善長,則是辦起這些事情來更為順手,能夠將一切調配得當。他二人對朱元璋,猶如“房謀杜斷”,才可助朱元璋功成。
“善長兄做起事來,的確是十分出色。”劉伯溫也道。
朱元璋道:“徐達那裏,戰事已經差不多了,戰船征調完畢之際,他就能夠回軍。而至於朱文正那裏,若不行,就隻能將洪都城炸毀了!”
王小十先前一直插不上話,隻有到了此刻才能夠多上一句嘴。“大帥放心,洪都定然不會失守。”他作為後來人,知道洪都一戰的關鍵,便在於朱文正的軍事天賦上,便是此人完成了這一史上的奇跡。
朱元璋卻不這麽想。“你對朱文正那小子這麽有信心?”
王小十這才想起,自己的話似乎超前了些,忙似的尋找合理的解釋。“大帥您忘了,當初朱文正他們父子來找您的時候,我就與他見過麵,當時我就覺得這小子身上有一股不服輸的傲氣,就像大帥一樣。”
“像我一樣?哈哈……”朱元璋大笑道:“你是第一個這麽說的。我也是這麽覺得!隻不過,這小子卻比我當初年輕的時候更傲氣,缺乏錘煉!”
這番在洪都,隻怕也該錘煉好了吧!
而後,整個應天府,整個朱元璋部都處於一種緊張的戰備狀態。這狀態一直持續了很久,直到徐達率軍回師。而此時,洪都的戰事已持續兩月,幸而洪都城卻仍舊在朱文正的數裏。
據錦衣衛紀綱等人傳回的消息稱,洪都四門早已失手,而朱文正這小子的確有頭腦,他將四門之內都埋下了火藥,而後退入內城之中,並在城內加固了一圈工事,繼續抵禦陳友諒部的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