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風神渦扇發動機
薑餘沒有在離心機廠多呆,他準備去隔壁的風神動力機械廠看一看。
為此,李世林還準備了一輛吉普車。
薑餘很奇怪這樣的舉動,不就兩三百米嗎?
“老李,幹嘛呢?我又不是沒腿,走過去就行了。”
李世林坐上駕駛位,招呼道。
“上來吧!去了你就知道了。”
還挺神秘的!
……
20分鍾後,車子開出了城區。
……
又10分鍾後。
吉普車來到了一個人煙稀少的山腳下。
看到這裏一條長長的跑道,薑餘很快就知道了,這是一個廢棄了的空軍基地。
根據李世林的說法,由於戰略轉移的需要,這裏基本上算是半廢棄狀態。
上麵得知李世林要建航發工廠,便把這個地方以友情價賣給了騰輝精工。
發動機生產好了,肯定是空運出去更好,這些東西太貴重了。
粵東地區的路實在太糟糕了。
這裏原本還有一個排的士兵駐紮,也順帶讓騰輝精工接收了,武器彈藥之類的也沒有收繳。
畢竟,這也是算另類的支持了。
李世林開著車在四處逛了會。
薑餘發現這裏的安保措施非常不錯,就是士兵少了點。
“老李,這裏人少了些,再多找些退伍兵過來,我不放心啊。”
“另外,這裏的安全保衛設施都要重建一下,要像軍事重地那樣來建設。”
“最好啊,從部隊裏麵再弄些精明的軍犬過來,有時候更好用點。”
……
“飛十”的慘痛教訓告訴他,必須時時刻刻保持謹小慎微的態度。
兩人一起來到研究所。
薑餘發現這裏的科研人員大部分都是老毛子,二毛子。
原“飛十”的幾個老專家也帶著一批京都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在這裏實習。
研究所所長是個50歲的老毛子,名字叫盧卡·伊萬科維奇。
“親愛的老板,您終於過來了,我們可是等的太辛苦啊!”
他身旁有個翻譯兼秘書,也是個老毛子,20多歲的小夥子,看上去很精神,東北話說得賊標準。
薑餘有點好奇,現在的俄羅斯人怎麽對漢語有興趣了?
後來一問才知道。
這小夥子是俄羅斯族,地道的樺國人,東北哪個屯的就不清楚了。
盧卡·伊萬科維奇帶著薑餘參觀他們的實驗室和工廠。
他一邊講解,還一邊誇讚薑餘帶過來的那種風神渦扇發動機圖紙“牛B”。
他偶爾還冒出幾個中文單詞,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旁邊的翻譯解釋說,盧卡·伊萬科維奇和這裏的科研人員已經加入了樺國籍。
這些歸附人員,現在都正想方設法學習中文,這小夥子也算是他們的中文老師了。
薑餘這下就更加好奇了。
樺國因為曆史和傳統的原因,很少破例允許外國人入籍。
盧卡·伊萬科維奇解釋說。
“上次從烏克蘭過來的飛行員有200多人,大部分都是我們俄羅斯人,隻有少部分是烏克蘭人。”
“考慮到樺國已有俄羅斯族,軍方就把這些俄羅斯人編入樺國……”
薑餘插嘴問道。
“那些烏克蘭人怎麽辦?”
盧卡·伊萬科維奇聳聳肩,攤攤手,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想都不用想,那些烏克蘭人肯定會鬧。
他們回家是不可能的。
家裏直係親屬基本都帶過來了,還回那個鳥不拉屎地方幹嘛呢?
……
風神渦扇航空發動機,看似功率很高,也很複雜。
但對這些經驗豐富的俄羅斯專家、馬達西奇工程師們來說卻是簡單至極。
隻要設計圖紙沒有錯,特殊材料能夠供應的上,基本問題還是不大的。
畢竟,這種發動機製作原理還沒有脫離他們的理解範疇,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傳統的製造工藝。
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渦扇發動機,就這樣在一個與航空毫無瓜葛的製冷壓縮機工廠開始製造了。
雖然這樣的事情聽起來有些荒謬,但事實就是如此。
這個發動機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強度的功率,跟它所使用的材料有很直接的關係。
尤其是“金碳”的出現,直接打破了航空航天材料運用的極限。
(詳情請參見第60、61章)
對於渦扇發動機來說,函道比越高的發動機其用油也就更省推力也更大。
當然,這並不是能夠提高發動機效率的唯一途徑。
渦扇發動機的總推力是核心發動機和風扇產生的推力之和。
提高核心發動機的性能,最主要就是提高熱效率和燃油燃燒率。
提高燃氣在渦輪前的溫度和高壓壓氣機的增壓比,可以提高熱效率,也就可以提高推力。
因為高溫、高密度的氣體包含的能量要大,產生的推力就更高。
而要提高熱效率,就必須采用更加耐高溫、耐磨損的材料。
金碳作為一種單質碳材料,遠比鈦合金和某些碳纖維材料更耐磨、更耐高溫。
經過這些科研人員的嚴苛測試,金碳在4000度的高溫下,沒有融化,甚至沒有變形,是一種超級優異的耐高溫材料。
用它來作為塗層材料,是非常好的選擇。
一般渦扇發動機是五大部件,進氣道、壓氣機、燃燒室、渦輪、尾噴管,然後再大一點的就是齒輪箱。
其中燃燒室,渦輪和尾噴管對耐高溫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工作人員進行渦輪盤和扇葉粉末合金鑄造時,表層金屬加入了金碳粉末。
並且在燃燒室,尾噴管的表麵滲透加工中加入了金碳粉末。
正因為材料工程上的進步,風神渦扇發動機采用了更高燃燒效率的環管燃燒室。
這與其他國家所采用的環形燃燒室相比較起來,煤油燃燒效率能夠提高30%。
這樣就保證了風神渦扇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比西方的勞斯萊斯和普惠公司生產的發動機要強上不少。
當然,精確的的雜質控製、渦輪盤進行機器加工時的軸向進給力的控製也是發動機超長壽命的一個保證。
對渦輪盤加工的高精度要求、渦輪葉片合金精密鑄造時的偏析、渦輪葉加工時產生的變形等等。
這裏麵的每一個問題解決不好都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高熱效率的渦輪部件。
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超精密的數控機床或者巴頓焊接研究所來解決。
慶幸的是,薑餘都把這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這個航空渦扇發動機,也是經過了人工智能的重新設計,結合了中蘇兩國的設計理念。
蘇聯的產品並非大眾想象的那樣“傻大黑粗”不經用,反而它們更耐操些。
他們的產品隻是強調功能性、實用性更多一些。
對於產品的外觀、噪音和舒適性等細節方麵卻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處理。
這就好比用韓國的汽車對標北歐汽車一樣。
大家的設計理念和著重點不一樣。
打個比方,就說一下,安係列的運輸機。
安係列運輸機基本都是大塊頭,運載的東西五花八門,基本上沒那麽多講究。
因為前蘇聯的地域遼闊,環境條件惡劣,道路不暢,所以這些運輸機的使用頻率也非常高。
即使如此,安係列的運輸機出故障的概率也非常小,遠遠低於西方國家。
更關鍵的是,這些飛機的保養的頻率比西方國家的飛機更少。
這就說明了,前蘇聯的航發設計並不落後西方國家,甚至還有所超越。
風神渦扇發動機所采用的風扇是世界上強度最高的,風力最大的,沒有之一。
這是它高函道比能達到1:15的最重要保證。
它是采用鈦合金和金碳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整體鑄造而成,擁有超強的硬度和韌性。
這款風扇的每一塊葉片甚至比起所謂的北美凱夫拉裝甲更強勁。
由於大量采用了碳纖維材料和鈦合金材料,整個風神航空渦扇發動機雖然看似巨大,但整體的重量卻比GE90-115B還輕30%左右,理論上的推力卻比它高出50%。
另外還有些附件了,如燃油泵、液壓泵、發電器、起動機、控製計算機和一些電磁閥、活門、作動筒、點火裝置、各種液壓、燃油、滑油管路和氣路,饋線以及控製信號線路等。
相比以上的五大件,這些就比較簡單了,隻不過,有一些零部件對材料耐高溫,耐腐蝕的要求比較嚴格而已。
這些對薑餘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很多這樣的材料,可以通過阿維斯馬鈦鎂聯合企業在俄羅斯代購。
俄羅斯那邊現在已經是混亂的一塌糊塗。
國有資產和那些高等級軍工技術材料都是大白菜的價錢出售。
為了不讓俄羅斯反彈或者關注,薑餘讓阿維斯馬鈦鎂的高管們幫忙收購。
他們會以螞蟻搬家的形式,把那些比較重要的人才和技術一點點輸送過來。
另外,他在自家的後方買下了大塊地皮建立了大型綜合研究基地,準備安置國內裁撤的軍工研究所的工程師和研究員。
等到基地建設好後,將會有更多的未來高新材料被研發出來。
因為他打算把上次得到的化學基礎知識拿出一部分來,進行大規模教學和試驗。
在那本化學基礎知識裏麵,高性價比的耐高溫材料,耐腐蝕材料有很多種,有合成的碳合金金屬,有碳納米膜,有液態陶瓷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