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叫停
張獻忠剛剛發動攻城才一個時辰,城上城下正打的熱火朝,斥候再次來報,策軍從東北方向渡過舉水而來。
原來王越發現中館驛難以通過裝甲車輛,於是命令繞道由水路渡河前往麻城。這次出擊,策軍的後勤主要是由裝甲車輛提供的,所有的裝甲車輛都有兩棲行進能力。麻煩的是油料的供應,油罐車隻能沿途設點,能走多遠走多遠。
所以很有可能走的太遠,裝甲車將停止前進。不過沒關係,策軍也是騎馬步兵,一人雙馬,彈藥還是充裕的。而且馬是個會遊泳的動物,所以策軍輕易渡過了舉水。
策軍渡過舉水,向麻城迅速進攻,離著麻城還有十幾裏地,張獻忠就跑了。
中館驛埋伏的人馬還沒起到作用,就在一頓炮擊下降了。
轉危為安的麻城欣喜若狂,在縣令的帶領下當地晉紳帶著糧食瓜果等物前來勞軍,聽竟然是應巡撫王思華大人親自帶兵前來追剿流寇,都是欽佩不已。
策軍過城而不入,隻是喝了點水,謝過了當地父老的好意,繼續追擊流寇。策軍不擾民,不勒索地方的行為,令麻城民眾由衷的讚歎。
這也是這次追擊張獻忠的目的之一,策軍是宣傳隊,是播種機,要讓更多的人知道策軍,知道起點城。
策軍突入湖廣剿匪,武昌府可謂熱烈歡迎。湖廣兵力空虛呀,策軍從南直隸追張獻忠到湖廣,並沒有停止追擊的腳步,看來武昌府安全了,至少漢口安全了。
武昌知府趕快派人送糧食,送雞鴨,其實都不用官府動員,很多晉紳都把這個活兒給幹了,流寇可是他們的生死大敵呀。
其實策軍是來刷聲望,刷存在感的,內陸地區聽過策軍的也許有,但是沒見過呀!
張獻忠放棄麻城,向紅安而去,策軍又逐漸追了上來。此地是大別山區,適合伏擊的地方很多。張獻忠沿途安排了三次伏擊都沒有奏效,主要是上有眼睛,地上的裝甲車突進伏擊圈,流寇們拿這玩意兒沒轍。
搞了三次伏擊張獻忠又損失了一萬多人,是損失,並不是都打死了,而是俘虜了近萬人。伏擊雖然沒有效果,卻對遲滯策軍的行動起了作用。這些俘虜都被送到麻城附近集中,之後押送回安慶,所以緊跟在張獻忠後麵的隻有一個營。
此時張獻忠手裏也隻有五六萬人馬了,能打的還有約兩萬,剩下的饑民大部分都是青壯,這些人一直在精簡中,跑不動的都掉隊了。
正常情況,紅安縣城隻要關上城門,張獻忠短時間內不能得手,肯定要繼續跑路。沒成想紅安縣令為首的文武官員,跑了個一幹二淨。城內的縉紳,也都跟著跑光。
張獻忠看見大開城門的紅安縣,大喜過望,他本來還擔心短時間內拿不下紅安呢。現在好了,張獻忠直接殺進城內,一番搶掠,補充糧草。
首先追過來的策軍偵察排的一個班,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紅安縣令真是個酒囊飯袋。他們的任務是盯著流寇的動向,於是留在城外繼續觀察。
張獻忠被策軍搞怕了,他在紅安休息了一夜,第二一早就帶著主力棄紅安而走,才走沒多遠,就被第四團一營追上了。
這邊都是山區,雙方都無法施展的開,一營追在後麵打,一口口地蠶食掉張獻忠的尾巴。張獻忠一看不是辦法,幹淨利落地丟下一萬多行動不便的部屬,向襄陽狂奔而去。
又多了一大堆俘虜,一營隻好就地收攏,等待後麵的部隊前來接應。
跑著跑著張獻忠總結出了一個道理,隻要自己丟下大批的俘虜,就能成功地遲滯策軍的追擊。
張獻忠一路狂奔,過城而不攻,有橋燒橋,有船燒船,策軍一追上來就丟下一個尾巴。策軍五個營交替追擊和收攏俘虜,一直綴在張獻忠後麵。張獻忠的運氣還不錯,廣水、隨州的官兵不戰而逃,還有數千活不下去的軍戶加入。
這一地區河流眾多,沒有起到多少遲滯策軍的作用,反而是張獻忠的麻煩。過白河的時候,拖家帶口的張獻忠被策軍的兩個營追上了,一頓胖揍,老營損失五千多人,三萬饑民一哄而散。
過了河的一萬多人基本都是騎兵(包括有牲口的),本來還惦記著襄陽的張獻忠已經放棄了這個打算,奔著鄖陽狂奔而去。
但是事實證明張獻忠的部隊不是紅軍,在策軍強大的壓力下,一路走一路丟,看看沒錢途跑路之類的,等他跑到鄖陽的時候,部下加起來已經不到一萬人了。
張獻忠放聲大哭,五十萬人馬呀,現在就剩零頭了,何其悲慘。
他的運氣還不錯,這時候策軍還在白河到處抓饑民呢,同時王越也叫停了這次千裏大追殺。這次轉戰千裏,就數白河的這次戰果最豐,張獻忠把大量搶奪來的財貨丟棄在了白河岸邊,這些東西是必須要運回去的,主要也是彈藥消耗太大。
這次追殺張獻忠共俘虜饑民近八萬人,跑散了一萬多人,王越命令甄別出那些在湖廣剛剛被裹挾的約兩萬流民,帶著六萬饑民返回安慶。這其中那些在湖廣地區主動加入張獻忠的幾千軍戶,也以從寇的罪名被押回,當然對他們的宣傳是接受勞動改造五年,改造期間月薪二兩銀子,這些軍戶一聽屁顛屁顛地跟著走了。
兩千多策軍能夠押送六萬饑民,行程一千多裏,安然返回安慶,政宣隊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有高音喇叭這種大殺器的輔助。
而且策軍也到做到,從張獻忠那裏繳獲來的糧食,一人十斤發下去,銀子一人一兩,當做差旅費,還有今後美好生活的描繪等等。
那些從安慶跟著張獻忠盲目逃跑的饑民們才知道,原來他們是傻瓜,白跑了這麽遠的冤枉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