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大明釘子戶> 第三五三章 南下

第三五三章 南下

  根據本時空的實際情況,民主集中製隻在範圍內實行。起點城還是要按王越個人的意誌來發展,別人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大的方向隻有他能把握。


  其實有這樣一個權利構架和通信的便利,王越就算在千裏之外,也不會中斷與起點城的聯係,他仍然可以遙控指揮。


  英國人失去加拿大,是因為通信和交通的落後,政令無法及時通達,隻好允許加拿大自治了。起點城的技術條件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誰讓王越是個謹慎的人呢?


  大明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六月二十八日,策軍第四團王紅武部和第五團馮源山部,又四個團的治安軍共九千多兵力,在王越的率領下趕赴安慶剿匪前線。


  前來送行的是內閣大臣、兵部尚書謝寶清和兵部右侍郎李繼真,及其他的兵部官員,另外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也代表崇禎前來送行。王越現任兵部左侍郎,算是兵部二把手。


  策軍陸續奔赴各地,京師的壓力大減,這頭猛虎終於要為朝廷去剿匪了,崇禎的心情也是大好。


  曹化淳眼角的魚尾紋都笑出來了:“咱家預祝王大人旗開得勝,馬到功成。”


  王越笑著點頭道:“謝過曹總管吉言!”


  謝寶清也是滿麵春風:“那就辛苦思華早日平滅流寇,再立新功了。”


  “謝大人保重!”王越向謝寶清拱拱手後,對身旁的一個中年太監道:“吳公公,請上車吧。”


  這位太監名叫吳直,也是司禮監的一位秉筆太監,他現在是這支出征大軍的監軍太監。


  既然策軍依然是朝廷名義上的軍隊,按照慣例崇禎還是派了一位監軍太監。他也沒指望這個監軍太監能影響到王越,起碼能讓崇禎能夠及時知道策軍此次出征後的詳細情況。


  吳直對於這個活兒是抵觸的,在策軍做監軍太監那是好幹的活兒嗎?不過沒辦法,皇帝的命令他哪敢拒絕?

  吳直對王越客氣地道:“謝過王大人了,咱家是帶著馬車來的,還是坐馬車吧。”


  吳直的伴隨是兩個太監和幾個親兵,一共兩輛大車。


  王越道:“吳公公,你要是坐馬車,可就跟不上我軍的速度了。如今下不靖,若是遇上土匪流寇,你們這點人恐怕是抵擋不住的。”


  這次出征的軍隊將兵分兩路,主要兵力由王紅武率他的第四團又四個治安軍團走陸路趕赴安慶。


  另一路由馮源山率領第五團的兩個營由津出發走水路,最後在安慶匯合。


  水路主要是押送後勤物資,到達安慶後補充軍需。策軍不能指望朝廷的地方政府給自己補充糧食。


  兵荒馬亂加上自然災害,幾十裏地看不見人煙都是正常的。被流賊洗了一遍又一遍的河南大部,湖廣北部,就地解決給養問題就是個笑話。動輒幾十裏的無人區,你有銀子都花不出去,所以隻能靠自己搞後勤,對於這一點,王越有著清醒的認識。

  第五團的兩個營走津全部都是現代車輛,主要運載的是糧食和食品,彈藥在補給艦上有充足的儲備。


  第四團又第五團一個營及四個治安軍走陸路,除了兩個團的三十六輛裝甲車和四十輛油罐車之外全部都是馬車。馬車共有八百輛,這些馬車將用於山區地區的後勤保障,前往安慶這些馬車基本都是放空車,隻攜帶了半個月的糧食。


  隨軍的士兵每人一匹馬,一邊行軍一變練習騎術。


  所以即使是走陸路,行軍速度也不慢。不過王公公肯定是要隨王越走水路的,這個很容易選擇。


  於是吳直隻得將馬車交給治安軍帶到目的地,自己和隨員上了前往津的大巴。


  這次南下,王越還是帶上了他的金龍房車。也許到了安慶附近的大別山區,房車就難以通行了,但能少住一帳篷也是好的。


  隨著王越的一聲令下,兩路大軍一路往東,一路向南隆隆而去,隨後的聯絡將依靠電報往來。


  津港經過七八個月的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碼頭已經修建了五公裏,碼頭附近也修建不少的建築物,其中最高的五層建築物就是津港務辦公樓。其實碼頭附近最高的,是高達四十二米的一座鍾樓,為港區提供計時服務。


  津港的碼頭分民用和軍用兩個部分,軍用部分是禁區,閑人不得入內。民用碼頭已經開放對外使用,但要聽從津港務的調度。


  隨著津港區建設的展開,起點城民政處陸續招募了三萬多工人投入建設之中。這些工人連同家屬使津港區的人口迅速達到八萬多人,他們多數都是原先窮苦的灶戶。


  建設工程所用的勞力多是青壯男子,但由於收入豐厚,足夠讓一家老過上不錯的生活。這些灶戶都是津附近的,離著港區並不太遠,所以很多人家攜家帶口的來這裏討生活。


  起點城民政處根據實際情況和王越的指示,抽調人力修建了一排排的平房學校,所有工人的孩子都可以免費入學。這裏的學校學習的雖然不是學四書五經,但一日三餐免費這樣的誘惑無法抵擋,所以大部分工人都把孩子陸續送到了這裏。


  與起點城一樣,老人們負責清掃和管理港區衛生,這樣每月能夠獲取微薄的收入。這個微薄是相對起點城而來的,每個月是五錢銀子,這已經很了不得了。


  女人們食堂做飯、管理倉庫、分發物資等等,尤其是漁場也大量的用著女工,反正漁場大量的用到機械,不需要多少力氣。這些女人們根據勞動強度不同,都有一到二兩不等的月收入。


  反正就是不讓人閑著,這八萬多人除了孩子和真的動不了的老人,基本都是有收入的。


  經濟的提高必然帶動了商業的發展,商販們聞風而動,起點城也在此設立了不少積分商店,經過規劃,離著碼頭不遠,一座市鎮已經初見雛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