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擴大海軍
李子軒應道:“是!”接著皺著眉頭道:”司令,您將我們都分派出去,不就正好中了朝廷分化之計了嗎?”
王越笑著解釋道:“這隻是我策軍的戰略部署,與朝廷的意圖無關。津的位置相當重要,它是我起點城目前最重要的出海口,由此可以溝通朝鮮、日本及南洋,從此出發還可以攻擊遼東的旅順。
“另外大港油田的開采工作即將展開,煉油廠的基礎建設已經開始,位置就在大沽口不遠,油料對於我們起點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此去津的任務就是接過津的防務,對港區進行軍事保護措施。我軍將在津招募治安部隊,人數不少於一萬人,對外稱作津團練,這個工作將由策軍團練司令部來做。治安部隊今後將協同駐紮在此地的海軍陸戰隊一起,保衛津港區,你部將會隨時應策軍司令部的調遣,參加其他地區的作戰。”
李子軒聽完,這才放了心,大聲道:“是!”
所謂的治安部隊,就是策軍的乙字軍,將逐漸裝備起點城自產的火器。
順府各地團練將會全部整編為治安部隊,治安部隊將是策軍後備兵源和附屬兵力,今後新兵團將首先為治安部隊輸送兵源,治安部隊之中文化思想和技能優秀的,將選送策軍主力部隊。
策軍的陸軍總兵力,王越計劃不超過兩個師共六個旅,約兩萬人,清一色的現代武器,這是他的後勤極限。今後作戰也可以將策軍和治安部隊混合使用。策軍海軍的限製不大,王越隻需要提供艦艇,後勤主要是油料和陸軍彈藥。
保定軍今後也要進入治安軍序列,那也要等轉化完畢之後再做考慮。
王越接著對在座的眾軍官道:“我們策軍雖然和建奴,又和朝廷連番大戰。也許已經有不少人聽過我策軍的名頭,但我策軍到底是個什麽形象,全下人肯定知之甚少。”
“所以我接過朝廷的任命,就是要讓策軍走出去,讓更多的人見識到我策軍與其他軍隊有哪些不同之處,如何的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你們走出去,就是宣傳隊,就是播種機!要樹立策軍的光輝形象,讓百姓們知道我策軍是仁義之師,正義之師。不僅如此,還要讓下人知道我起點城是如何對待百姓的,跟著策軍有飯吃,有衣穿,有好日子過。目的就是一個:民心!”
這是王越受到原時空,那支神奇的軍隊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啟發。原先國統區把紅軍形容的就如紅毛綠眼睛,結果一個二萬五千裏長征,讓更多的人民知道了真正的紅軍是怎麽樣的。
起點城與朝廷發生過衝突,誰知道下麵那些地方官員們會不會抹黑策軍呢?
政治部部長黃博是時地發言道:“我覺得這個口號可以改成跟著司令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好日子過,這個更合適,老百姓們更容易理解,也容易記住。”
馮源山立刻讚同道:“對,改成跟著司令,這個更順口。”
其他李子軒等軍官也異口同聲,讚同這個宣傳方向。
可不是嘛,正是因為王越才有了起點城,才有了策軍,他們可都是受益者呀!王越實至名歸!
王越是受過現代教育的,慣性的覺得不適合搞個人崇拜,宣傳集體就行了。
這次策軍走出去,要貫徹王越的宣傳起點城和策軍的意圖,政治部將是主導部門。所以王越提前和政治部部長黃博通了氣,讓他著手準備做好策軍的內部工作,並提出補充意見。
黃博當即就認為應該把這個跟隨的目標具體化會更好,即王越本人。
經過和黃博的一番探討,王越才明白,這是個有皇帝的封建社會,百姓們習慣了上麵有個領頭人。
袁世凱站練兵,每個月發餉,士兵們都要喊一句“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誓死效忠大帥!”李自成的口號是:“打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時代特色而已。
王越更希望將自己的起點黨推向全國,可惜任重而道遠。
首先,黨這個東西,在明末是帶有貶的意思的。東林黨是他們的政治敵人,把繼承了東林書院衣缽的那一群人歸納到一起的稱謂。意思是皇上你看,他們是一黨。作為皇帝是最反感有黨的,上行下效,所以黨這個字就不那麽好了。也是王越在起點城有著巨大的威望,他提出成立黨派,才有不少軍官響應。
王越不得不適應世代潮流,不過他還是讓黃博來提議,看看大家的反應。事實證明,他是多此一舉了,這也證明他還沒有完全融入這個時代。
宣傳的基調就算定下來了,就是跟著王思華大人有飯吃。
完了這次策軍走出去的主要目的,王越繼續道:“軍長這次去山東的主要工作,一是征兵,二是收攏流民。”
“山東我們目前還沒有太大的精力搞建設,今年山東幹旱嚴重,吃不上飯的百姓必然不少。賑災的工作自有山東巡撫來做,我們不必越俎代庖。按照計劃我們將在山東征兵三萬人,編入治安軍序列。”
“策軍和原順府團練部隊已經經過了一定的文化課學習,根據司令部的計劃,將在其中抽調五千兵力補充到海軍去。策軍缺員的兵力,將從原順府團練部隊補充。”
原先的海軍,包括海軍陸戰隊,有一千八百多人。這次海軍擴軍之後,兵力接近八千人,相應的海軍戰船數量也要逐步增加。實際上策軍已經有了兩大兵種,即策軍陸軍和海軍。
之所以要擴大海軍,是因為策軍即將駐紮吳淞口,內河艦隊也將成立,以保護將來的內河航運。
香港島將建立貿易站點,南中國海海盜眾多,歐洲各國的冒險家們也不是善男信女,在與大明進行貿易的同時,時不時的也會扮演海盜的角色。所以香港島將駐紮一支分艦隊,以保護香港島貿易的安全。
(不少人疑問:豬腳有實力反,卻不反,這不是水字數嗎?
實話作者真的沒有水字數,作者開這本書初始的設想也不是立刻造反,所以本書起名釘子戶,所以沒有跑題。
但凡對整個明末的現狀有一定認識的各位書友,您與豬腳換個位置,聰明點的人絕對不會選擇倉促造反。
為什麽呢?您有整個世界的資源,首先想到的難道不是搞好自己的生活環境嗎,生活安逸一些嗎?
我們做個假設,現在崇禎我這個皇帝不稱職,豬腳你來幹吧,誰不聽話你就殺誰,你想用什麽製度就用什麽製度,現在你是皇帝了,下歸你了。
書友們,以豬腳現在的條件,這個下你敢接嗎?或者你願意接嗎?
作者想的是,享受著權利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對整個下百姓的責任!
您要對古代人講什麽責任,我是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才是我的追求,十大名妓都劃拉到宮裏來,那我就沒辦法了。
作為現代人的我們,肯定也沒那麽高尚的情操,不心誤入大明,就立刻要全身心的去扶貧整個大明吧?為整個下操心,一個人要為整個大明輸血,那覺悟真的太高了,一個現代人,立刻就帶入明人的角色,要以下為己任了,那就是活**!
要知道大明很大,人口近兩億,窮人遍地,吃不飽飯的人最少一半以上。
有的我要稱王稱霸,所以要造反。你不造反,不一樣能稱王稱霸嗎?
作者認為最不可取的就是那些現在就想把崇禎幹下去,自己來當皇帝的人。那是您不了解明末是怎樣一個爛攤子,那樣做真的很傻。
剛才了,大明兩億人口,最少有一億多人吃不飽飯,而且烽煙四起,流寇遍地,每餓死的人,戰亂而死的人有多少?為什麽李自成們能一呼百應,正是因為百姓們活不下去了,才跟著造反,下多少人在罵娘?在罵這個狗屁朝廷?
明末冰河時期還將延續很長時間,下大旱,很多地方顆粒無收,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北直隸都是重災區。
請問豬腳現在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您有整個世界的資源,那您如何去救濟這些人?而且是長期的!
您想去救這些人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如何能把這個想法執行到位?靠大明的官吏?那您大部分的錢糧就要進了富人的倉庫。不要靠起點城現在這些剛剛擺脫貧困的人們,去幫你把這件事落實到位,你把這些人撒向全國各地,一樣難以落實。
現在大明這個鍋由崇禎和他的朝廷背著不挺好嗎?
不隻是這一個問題,現在把崇禎幹下去,把這個朝廷推翻,結果會怎樣?滿清會拍手稱快,因為下更亂了,他們就有了更多的機會興風作浪。李自成、張獻忠們也要感謝豬腳,他們的軍事壓力大大減輕了。海闊任魚躍,空任鳥飛了。
恨透了豬腳的有哪些人?戰鬥在剿匪第一線的洪承疇、孫傳庭等人肯定要為君父報仇,和豬腳死磕。忠於大明的不止這些人,凡大明現在控製區內都成了豬腳的敵對地區。豬腳之後的戰略方向就是要先把這些人先突突了。
熱衷立刻造反的書友認為豬腳火力強大,可以平推整個世界,無懼任何阻礙,突突唄!
大明加上遼東地域有多麽廣大,交通有多麽糟糕,豬腳這麽一路平推下去,要稀釋多少兵力?難道豬腳要學習滿清殺掉八成的人口,否則如何能夠保證你平推過去的地區能夠實際控製?
這些都是我們的祖先呀,這樣殺下去手不軟嗎?你不殺不行呀,你不殺他們,他們恨你,因為你殺了他們皇上,這是不共戴之仇。滿清為了安撫民心,可是厚葬崇禎來著,豬腳可沒有這個回旋餘地。
豬腳擁有整個世界的資源,他為什麽要著急?放著好日子不過呢?安心搞點建設,擴大自身的影響不挺好嗎?豬腳有背後整個世界做支撐,而且他還年輕,就是他不造反,大明不亡也要亡。
李自成們造反,那是因為要搶奪資源,要搶錢搶糧食,豬腳缺資源嗎?
那豬腳造反的目的是什麽?大明除了土地和人口,還有什麽東西值得豬腳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