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三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
王越點頭道:“對呀!其實這裏麵能操作的東西多著呢。不隻是這十幾萬人做工能賺多少的事情,那些軍戶們的軍田如今都荒廢了不少,同樣能夠變廢為寶。”
起點城去年豐收的情況,作為嶽父的張之極當然知道,所以自家的田地今年已經完全委托起點城來操辦了。不過起點城也不是白幫忙,這個有合作協議。
這幾年下幹旱少雨,崇禎十年仍然是大旱年,形勢非常嚴峻,多地出現嚴重的旱情。河南、陝西、山西、南北直隸,甚至山東多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幹旱。
所以起點城所耕種的田地,都是要打田邊井的,不光要打井,農田水利同樣要搞。
這就是起點城的投入了,所以英國公府與起點城的農田合作協議,有出讓土地產權的條款,即起點城所占產權為四成。
英國公府派出了數名有經驗的管事到起點城,搞了一番調查研究,最後接受了這份協議。
沒辦法,形勢所迫呀!幹旱太嚴重了,按起點城的搞法,旱田變良田,加上良種和化肥的投入,英國公府一算,仍然有往年近三倍的收成,所以這個協議就定下了。
英國公府是嶽父家,條件放寬,其他家族也有來談的,起點城要求的產權為六成,結果把人都嚇跑了。
隻有定國公府上拿出十萬畝地來試水,不管怎麽,還有往年一倍的收成不是?
主要是起點城沒有那麽多精力來管理那麽多農田,所以就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了。
良種和化肥是起點城的揮舞出去的大棒子,定價權在起點城,既不會讓購買者吃虧,也不會讓購買者獲利太豐,因為起點城意在土地。
因為化肥還沒有自產,所以隻有物以稀為貴了,王越現在還無法惠及更多的百姓。
順府各地的軍田何止千萬畝,王越當然不可能與他們搞合作耕種了,起點城精力有限,那隻是稀釋勳親田產的一種手段。
有點類似老蔣在灣灣搞土改的形式。
他更在意的是人力,建立工業需要大量得人力。即使將那些俘虜全部轉換完畢,仍然需要不斷吸收人力。
石景山一個鋼鐵廠,就需要工人幾萬人。煤礦、鐵礦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鐵路建設也快要上馬了,鐵路建設同樣需要大量的人。
軍戶們被吸收為工人,土地必然閑置,這些土地起點城可以有選擇地逐次承包。
軍屯田不能私售,但是可以轉租,而且是不用繳稅的,但起點城可以象征性地繳稅,當然不是繳給戶部,而是讓衛所軍官、都督府和皇帝的內帑都有了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承包嘛,包著包著就是自己的了。不過這種事情也隻有通過英國公來,不能直接和崇禎提。
崇禎有多缺錢,張之極當然清楚,現在一提到銀子,崇禎的眼睛都是紅的。如果這種事情得到崇禎的默許,那完全可行。本來需要花銀子的京營,現在能為他賺銀子了,崇禎能不高興嗎?
那京營不名存實亡了嗎?本來就名存實亡了!
張之極問道:“,怎麽個章程?讓本國公參詳參詳!”
其實就是把與原京營軍官們的合作方式繼續延伸,成立一家工程管理公司。
董事長是崇禎,總經理是英國公,股東就是中軍都督府的其他勳親,那些衛所的指揮使、京營的營務太監們就是分公司經理,基層軍官們就是大工程隊長,或者叫包工頭們。
起點城的許多基建工程項目,都可以和皇家工程管理公司合作,大的工程就總包給總公司,總公司再分包給分公司和工程隊。工程隊和分公司也可以自主與起點城承包業務,但需要每年向管理公司上繳定額的管理費用。
工程管理公司的組織構架,日常條例及如何運營,王越拿現代的內容修改定製的。由於這些大明本土人士從沒接觸過這樣的東西,所以盡量簡單明了,以後再慢慢添加。
張之極認真看著王越遞給他的幾份文件,除了工程公司的章程,還有起點城即將上馬的工程目錄和勞務報價,及以後承包軍屯田的細則。
他最關心的是自己能賺多少,皇上能賺多少。王越所提供的清單,羅列清楚,一目了然。張之極看得眉開眼笑起來,這確實是變廢為寶。
順府一千多萬畝軍屯田,如果起點城承包的話,每年的賦稅上繳百分之五。
起點城的畝產接近大明平均畝產的六倍,這就相當於原來四五百萬畝的產出了。本來這些田是不繳稅的,跟崇禎和張之極一兩銀子的關係都沒有,現在就有關係了。當然起點城要逐步吸納,利益要逐步體現。
而工程管理公司的勞務輸出,每年的收益也同樣豐厚,起點城的工程量可不,其中即將要上馬的京津公路和鐵路建設幾乎就能把這些人力全部吸收。
隻這兩項工程,崇禎的內帑每年的收益就達到近五十萬兩,張之極也有近二十萬兩的收益,其他的中軍都督府勳親們,衛所指揮使、京營太監們、大包工頭們都有幾萬兩到幾千兩不等的收入,可謂人人得利。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起點城所付出的工人工錢與自己的所雇傭工人的工錢是相同的,各級官員能得利,那麽工程管理公司工人實際所得收入要低於起點城工人兩成到兩成半。
沒辦法,誰叫你在體製內,無法自由選擇工作呢。工薪的落差和對比,長期下去將來必然會產生矛盾,工人階級一旦覺悟,必然引發革命,這是後話了,反正王越在此埋了顆雷。
為了保證這些工人的工作積極性,防止各級軍官慣性的喝兵血,管理章程有著嚴格的規定,同時引入起點城民政處介入監督。起點城掌握著錢袋子,民政處會協同管理公司上級部門,對相關責任人和單位進行罰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