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格物求道> 第二百八十三章 修行修心,知行合一

第二百八十三章 修行修心,知行合一

  法明禪師坐在高台之上,種種異象升起,一時間在場聽道之人好像進入佛國一般。


  法明禪師身坐蓮台,捏指一笑,頓時金蓮紛紛墜,瑞獸還獻禮,有萬千法相莊嚴彰顯,有慈悲之意充斥各方宇宙。


  好一幅佛國景象。


  法明禪師知行合一,有大功德護身,雖然此時他的精神力已經完全顯現出來。用自身精神力構造出了一個佛國空間。


  雖然能量匯聚,但沒有雷劫降下。有大功德護身之人,可避雷劫。不過功德那是那麽容易獲得的,要由心而生才出功德。


  新生邪念,做再多好事都是假功德。


  不是別人不想獲得功德避劫,是功德太難獲得。


  法明禪師沒有講修行之法,也沒有講神通之術,主要講的一個理字。


  這個理即是法明禪師的為人之道,也是他的修行之道。


  雖然法明禪師沒有將主要,之法與神通之術,但隻要認真參悟他所講的為人之道與修行之道,也能提升境界。


  就好比法明禪師並沒有可以n過什麽n與神通,他隻是參悟了佛經中的種種道理,高等能量進入他身體之後,他心中突然出現種種n與神通。


  在短短時間裏,褪去凡胎為真人。


  聽了法明禪師的講道,林啟明印證自己的修行,兩者有相通之處。


  林啟明發現修行修心,法明禪師也是在修心。


  心境圓滿,功德加身,諸邪不侵,能量入體,n神通由心生,褪去凡胎為真人。


  不過法明禪師的修行之法也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難以入門,悟到還不行,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


  道理大家都懂,但知行合一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在整個也難以找出多少能夠做到知行合一之人,甚至在整個地球都難以找到多少能夠做到知行合一之人,甚至整個宇宙能夠做到的人都不多。


  修行修心對於一般人還說隻能作為輔助,不能作為主修。林啟明也是n到了顯聖境界之後,才開始轉為修心。


  這時林啟明也明白了為什麽那麽多修心之人,為什麽隻有法明禪師才褪去凡胎為真人。


  一是因為法明禪師得了機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為法明禪師的修心關鍵在於知行合一。


  空修心乃是假修心,唯有知行合一方為真修心。


  法明禪師的修行之法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修行修心,知行合一。


  台下的那些聽道之人聽了之後隻覺得很有道理,但又覺得好似鏡花水月一般,一切都是空談。


  覺得有道理,那是因為法明禪師所講都是至理,直通超脫之路的至理。覺得是空談,那是因為他們都做不到。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空談。


  法明禪師之所以不講修行之法與自己會的神通,而講自己的為人之道與修行之道,就是為你洗滌他們的心靈。


  現在的人,不管是普通人也好,還是修行者也好,有很多都是急功近利者。


  急功近利也並非不好,急功近利可以化為動力,讓人不斷進步,但也容易讓人墜入魔道。一切都有一個度,現在這個度明顯過了。

  法明禪師在講述各種道理之時,他的精神力展開,借精神力傳道。或多或少對在場的人的精神力與思維思想都有些影響。聽過法明禪師講道,他們的心境都有些放空,少了些許雜念。


  這就是台下那些人最大的收獲。


  法明禪師的精神力對台上的那些顯聖強者影響極隻要他們念頭一動,就能完全除去法明禪師的精神力。


  這當然不是說法明禪師的精神力不如台上的這些顯聖強者。


  林啟明並沒有排斥法明禪師的那股精神力,而是主動接受,並且細細體悟,將其精神精華吸收。


  “早聽過星城市有一位法明禪師,說如何如何的厲害,我看也沒有什麽厲害的。上台不講n神通,全講一些如何如何做好事,一點幹貨都拿不出來。”其中一位修行者諷刺到。


  這位修行者來自最南的一個省海省,他很早就聽過法明禪師的大名,但他極為不屑,覺得那都是星城n對其的美化。


  因為他知道法明禪師最開始並不是修行者,隻不過在天地異變之初得了機緣才跨入修行,這樣一個人怎麽可能有多厲害。


  “哼”


  一聲冷哼,那位修行者即可閉上了嘴吧。這位冷哼之人正是林啟明看不透的那位修行者。


  這位修行者也是來自於海省,他修道不知多少年,是與姬毅賢一個年代的人。他的俗家名叫唐異則,道號異和子。


  實力是深不可測,他的一聲冷哼讓那位瞧不起法明禪師的修行者額頭直冒冷汗。


  海省的老一輩的修行者那一個沒有受過這位大佬的指點。


  那些修行者對這位大佬是即愛又怕,愛是希望得到這位大佬的指點,怕是因為這位大佬的威嚴是不容觸碰的。


  異和子道長說到:“知行合一,了不得呀!了不得!難怪能夠一朝得機緣,褪去凡胎化真人。”


  法明禪師的修心修行,知行合一之法對於一般的修行者來說都是空談。就連有許多顯聖境界的修行者都無法領悟,因為他們的境界還沒有到。


  這個境界並不是指修行實力劃分境界,而是指見識、心理、修為等境界。說到底就是那些人眼界還太低,還在死修行。


  有死,修行也有死修行。


  死也能考高分,但也隻能考高分。死修行也能n成顯聖境界,但是也僅僅隻是顯聖境界。


  再想突破境界,光憑死修行是不行的。


  法明禪師的實力境界並沒我了異和子道長高,但他的心理修為境界已經隱隱超過了異和子道長。


  異和子道長聽了法明禪師的講道,他也收獲頗多。


  既從他人那裏學到知識,就算不是師生關係,也受了他人的情。異和子道長怎麽可能允許他人譏諷法明禪師呢?

  譏諷法明禪師所講的是空談忽悠,那自己不成了被人忽悠之人。


  各種原因加在一起,那位修行者所講的話引得了異和子道長不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