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東海之濱
這些大佬裏就有很多林啟明認識的,比如練器門掌門、移山派掌門,還有幾位隸屬第九部隊的大佬,這些都是林啟明相熟之人。隻不過林啟明沒有看到法明禪師。
法明禪師之所以沒有來,因為特調處主要是觀國內的特殊事件。國外暗勢力入侵還是交給第九部隊和邀請其他修行高人出馬,特調處的高手還要鎮壓處理國內的特殊事件。
林啟明看到來了如此多的人,就知道事情並不簡單。
星城市就出動了二十幾位顯聖大佬,雖然有大部分的市隻有個別顯聖級的大佬,不能去往東海,要留在本市應對突n況。但還是有幾個市有比較多的顯聖級大佬的,這要全部加在一起,恐怕有兩百人吧。
要出動兩百顯聖級的大佬,這事肯定不簡單。
除了這些顯聖級的大佬之外,國家肯定還調遣了大量的顯聖級以下的修行者,匯聚如此的的修行者,這已經是國戰級別的戰鬥了。
坐在最中央的那人說到:“各位真人,境外多方勢力已經聯合在一起,準備對我國發動總攻,重演百年之前的事。”
在座的各位修行者精神力都化為了實質,將虛練成了真,能夠看到真正的法則,稱一句真人也何嚐不可。
至於百年前的事就是指十字軍侵華。
要是在百年前,這裏麵的大部分修行者絕對不會參加。現在情況不同了,高等能量回歸,諸神降臨,天界也會回歸,天維之門一定會在此打開。他們有了成神的機會,怎麽可能不出手呢?華夏如果沒了,那來的國運助他們成神。
至於成仙,在場恐怕沒有幾個人感想吧。
仙路之上危險重重,又有幾個人有那個毅力感去闖一闖,還是成神容易安全一點。
百年前高等能量消散,天帝帶著諸神回歸天界,關閉天維之門。天維之門關閉,他們根本無法成神,那國運對於他們來說又有何用呢?
“蠻夷之人竟敢來奪我華夏之氣運,真是好大的膽。”移山派掌門拍著桌子說到。
其他修行者也跟著說到,大家都是一副大義淩然的樣子。看著都是一副真心為了華夏,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多謝給位真人能夠前來為華夏出一份力。”那人說到,說完之後又接著說到:“國外諸多勢力已經匯聚在一起,已經到了東海之濱。據我們收到的消息,準備在三天之後就發動進攻。”
國外暗勢力能夠安插人到華夏境內,那華夏怎麽不能安插人進入暗勢力呢?這消息正是華夏安插的人傳回來的。安插的這個人可是一位修行高手,不難怎麽可能這麽短的時間混進去。不止是一位修行高手,還是一位善於改變容貌與精神氣息的修行高手。
“到時候還會有其它省的真人匯聚在東海之濱,望各位真人齊心合力,一定要將那些暗勢力的成員阻擊在東海之上,一旦讓他們進入華夏的任何一個城市,都會給那個城市帶來極大的危害。”那人說到。
的確要將那些暗勢力者阻擊在東海之上,一旦讓他們進入城市,那就難辦了。在城市裏打鬥起來,最遭殃的還是華夏人,損失最多的也是華夏。
那些來的人都是極為厲害的超凡者,一旦打起來那都是毀天滅地,並且他們一旦躲到了城市裏,那還真不好對付,所以最好是阻擊在東海之上,什麽事情都在東海上解決。
他們一行人來到東海之濱的一個小城鎮,因為天地異變的緣故,這個小城鎮早已荒廢。除了那些破舊的房屋之外,再就是參天大樹,猶如重返上古時代一般,盡顯荒涼。他們一行人將近兩百來人,各個都是顯聖級的高手,那氣息一放出,嚇得大部分的變異獸紛紛逃走。
但也有少部分的變異獸還留在這荒廢的小城鎮裏。
那留下的變異獸都是極為強大的變異獸,差不多都快到了顯聖級一般的實力。當然還有一些純屬膽子大,不怕林啟明他們一行人。
還想著趁林啟明他們不注意之時,發動攻擊。
但在場的都是一些什麽人,全都是顯聖級的高手,那些變異獸還沒有發動攻擊,隻是稍微泄露出一點殺機,就被拍死了。
至於那些沒有泄露殺機的,他們也難得管。他們隻在這裏停留一天,明天他們就登艦到公海之上與那些暗勢力決戰。
都是修行大佬,有幾個大佬會在乎吃住呢?大部分的都隨意坐在地上體驗法則修行,還有極少數的則在另一處與好友論道。將近一百多的人坐在一切,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邪派組織。
林啟明與趙玄魚、練器門掌門等人在另外一處,他們靠樹而坐。
他們坐在一起談論修行之法,練器門掌門說到:“林宗師,我的徒弟自從到你哪裏學習之後,境界提升飛快,看來林宗師的修行之法的確好於傳統的修行之法。”
練器門的掌門之所以會這麽說,那是因為他也受益匪淺。他徒弟每在林啟明哪裏學了什麽,都會回來想他匯報。練器門掌門也偷偷的n林啟明所創造的修行之法,隻不過他觀想的是鐵錘,將自己的精神力當作精鐵,千錘百煉之後才能成法寶。
移山門掌門則觀想的是大山,隻不過與林啟明不同的是,他就將自己當作一座大山。
其他幾位也有自己的觀想事物。
自從林啟明的新體係修行之法推廣之後,趙玄魚也跟著修練。由於趙玄魚心無定性,他一直觀想不出。因為他一時觀想這個,一時又觀想那個,怎麽能夠觀想成功。不過隻要觀想了還是有一定的收獲,對精神力還是有一點影響的。
在場有這麽多顯聖高手,此時也是一個傳法的好機會。
畢竟林啟明的修行之法也隻有星城市境內和附近的一些城市的修行者在n,並且還不是全部的修行者在n,要將自己的修行之法與修行體係傳播開來,還需要大力推廣。
此時就是一個好機會,怎能放過。
林啟明說到:“不如我們顯化精神力,演化自己的觀想之道,我們相互借鑒,相互學習。”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