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還施彼身
熊晨飛收到戰報的時候已經是一後了。
看到自己從會稽帶出來的韓宇和張濤一死一重傷,三千多士卒傷亡,相對於牛亞軍、王永坤和程海峰的你怒不可遏,熊晨飛卻出奇的冷靜。
吩咐好好撫恤陣亡將士和照顧傷員後,他就把自己關進房間內陷入了沉思。
要知道,原本在那個時空官渡之戰中袁紹是將糧草囤積在烏巢,進而被曹軍偷襲燒糧導致軍心打亂輸掉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
但在這個時空,由於熊晨飛改變了曆史造形成了連鎖反應。
為了避免糧草大營被燒,官渡之戰中的袁紹竟然沒有在烏巢囤積糧草。
而是每不間斷的從黎陽向官渡運輸糧草,再想火燒烏巢已經不可能了。
熊晨飛現在要做的就是要逼袁紹在烏巢囤積糧草進而伺機焚燒糧草速戰速決。否則打持久戰對他和曹操都不利。
於是,熊晨飛出來後出來就召集手下將領召開作戰會議。
他決定組建兩支隊伍專門襲擊袁紹的運糧部隊。其一就是以陳策的三千擅長山地作戰的山越精銳,其二就是程海峰、高陽和王永坤各帶一千人組成的混成部隊。
與此同時,熊晨飛也找到曹操向他提出了襲擊袁紹糧道逼他囤積糧草再伺機劫營燒糧加速戰爭進程的設想。
這個想法讓曹操眼前一亮,他立馬拍板決定派徐晃、夏侯惇和夏侯淵各領一軍也參與越境打擊袁紹糧道的行動中。
熊晨飛和曹操同時打擊袁紹的後勤補給線一個多月後,袁紹果然扛不住了,在沮授和審配的建議下就烏巢囤積糧草就近解決大軍糧食供應問題。
不過,為了保證糧草安全,袁紹狠了狠心,派出了淳於瓊、
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和趙睿五員大將率領兩萬人馬負責防守烏巢,另外,在烏巢附近李渡鎮韓猛和蔣奇的五千奇兵也一旁策應。
要知道。幾乎所有史書都把袁紹歸納為為是庸碌之輩,其實他根本沒有那麽弱。
一個庸碌之輩要想成就那麽大的氣候,這根本不可能,他在他那場聲名狼藉的官渡之戰中,其實有很多地方可圈可點。
就比如他在兵臨官渡之後的表現。
曆史上的袁紹在官渡之戰的初戰,白馬之戰中,的確慘敗,但他在這之後,卻是接受了教訓的。
袁紹八月份在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數十裏,距離曹營非常接近,這是依據官渡地形而設,取就近封鎖、壓迫之意。
而且袁紹到達之後,幾乎一個月沒動,卻不是怕,而是在準備後著。他當時曾讓士兵每人手持一根三尺之繩,是綁曹操用,這固然是攻心之計,但也真沒因為白馬之戰的失利,就失去信心。
袁紹不動,這卻是曹操最為懼怕的,因為兵多將廣錢糧豐厚的袁紹拖得起,他拖不起,所以曹操在九月份就有了一次主動出擊。
他以為袁紹迷信,忌諱太多,會在兵家所忌的日食之日疏於防範,結果卻中了袁紹埋伏。
然而袁紹取勝,卻依舊沒有妄動,決不肯給曹操用奇的機會,而且他趁著這段時間,也已經部署停當,接下來就開始使用他的長項了。
袁紹的長水工兵,非常厲害,袁紹當初戰勝公孫瓚,用的築城之法,就是這長水工兵搞出來。
所以,這之後袁營裏堆起的土山,架起的高樓,就曾讓曹軍苦不堪言,弄得他們出門打水、上個廁所,都得頭上頂個大盾牌。
隻可惜,熊晨飛穿越到了這個時空適逢其會下組建了龍之團並和曹操結盟
而龍之團的霹靂車和超級井闌挫敗袁紹豎立木樓分割圍困聯軍的圖謀。
袁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袁紹又再次啟用了長水工兵。
他讓的長水工兵又整挖地道,不斷騷擾,弄得曹軍日夜不得安寧。
不過曹操不愧是兵法大家,對付地道的法子自然很多,袁軍當然占不到很大的便宜。
可是既然如此,袁軍為什麽還總是要東挖西挖,不斷挖,弄得像得了頑疾一樣呢?這當然都為了袁紹那拖延消耗的疲敵之計。
到這裏,就要明一下官渡的地理位置了。
官渡亦名渠水,或稱汴水,此即是古汳水所在。它西接滎澤,合汜水流入蒗蕩澤,再過長城便進入圃田澤。
而這圃田澤卻是東西約五十裏,南北約二十多裏,蘆葦叢生,沼澤絕地,向來行人且避,更為行軍不便的。
再看官渡之東。官渡由圃田澤向東七裏是中牟台在南岸,官渡台在北岸,這二處扼南北之要衝,為官渡河主要渡口,向為兵家必爭之地、
袁曹兩軍即在此對峙。而官渡河再由此向東,則就分為兩支,一支過大梁城北為陰溝水,一支過城南為鴻溝水。
陰溝水北流而東,合濟水,過平原,入大海,鴻溝水接官渡河南流,接泗水,遠至江淮,這裏又是兩岸蘆葦叢生,河內積泥數尺,船行徒涉都很難越過之處。
官渡地形如此,袁紹軍自然就不得左右而進,就是兵馬再多,也得不到充分施展,這對曹操的防守當然極為有利。
然而這樣的一個地形,對曹操也同樣是一個挾製,如果袁紹陳兵河岸,則曹操除了把守渡口,也一定難以從別處進攻。如此,我們也就不難想見,袁紹為何會在官渡那樣布兵了。
袁紹設營數十裏,又近距離緊緊壓迫曹軍,還隻是拖延、消耗,這期間更隻有他有餘暇,有多餘兵力轉道長途奔襲,弄得曹軍後方隻得用複陳之法護送糧草。
兵力單薄,又無出路的曹操在這種情況下,怎還可能有能力去出奇兵,襲擊袁紹糧道?他在嚴密封鎖之下,就連偵騎都無法派出。
袁紹什麽都不用做,隻要如此堅持下去,曹操就必敗無疑,這才是曹操心亂如麻,一度要打算撤退的原因所在。
隻是可惜,在這個時空出了一個熊晨飛和龍之團,在危急時刻,熊晨飛提出了襲擊袁軍糧道逼迫袁軍收縮放防線囤積糧草。
曹操用奇刻不容緩派出徐晃、夏侯惇、夏侯淵和龍之團的隊伍屢次襲擊焚毀袁軍運糧車隊之曹軍和龍之團才第一次有了主動。曹軍之後的大戲無疑正是由此一幕幕上演的,我們即因此完全有理由這樣:
曹操當年如果不曾破解袁紹這一狠招,他此後的一切就都無從談起,曹操能夠成功逼退袁軍,這才是官渡之戰的關鍵之關鍵。
這一日烏巢,袁軍糧草大營外,從北麵來了一支糧隊。
守衛士兵嚴明正身後,便將這支車隊放進了烏巢內。
“可惡,竟然都病了,本官不得不親自押送糧草”糧隊為首的官員,擦了擦額頭上的大汗,官氣十足的訓斥道:“你們手腳都給本官麻利點,趕緊完成交接,這就返回黎陽!”
“是”送糧士兵挨了一路的罵,有氣無力的道。
這時,淳於瓊帶著親兵來迎接了,老遠就哈哈大笑,道:“呦,竟然是許攸大人親自來送糧了,真是稀罕啊”
要知道許攸本來和袁紹和曹操都交好,卻因為建議袁紹和曹操結盟受到逢紀和郭圖的排擠未能采納。
之後在官渡之戰前曾建議袁紹趁曹操主力都在官渡出兵偷襲許都也沒有被采納。
後來因為家人犯事被郭圖逢紀落井下石被袁紹直接從謀士貶成了黎陽的糧官大概與後世國家糧食儲備主任的職位差不多。
雖然沒什麽權利,但吃喝不愁,還能順手牽羊,所以許攸的日子過的還行。
然而,許攸是個熱衷權利的人,所以他這心裏啊特別不是滋味。尤其是逢紀等人皆是各州的要員,權利極大,眾人聚餐的時候,許攸就十分憋屈,暗暗發誓將來有一一定大權在握,將所有人都比下去。
“淳於瓊將軍,守糧辛苦,下官這項有禮了”許攸想要權利,所以不敢得罪秦袁紹的心腹。
如今為了再次擁有權利,話也沒有先前那麽衝了,見到淳於瓊後隻好聽的。
淳於瓊因此十分高興,攬著許攸的肩膀道:“走,陪本將軍喝幾杯”
“!”許攸被攬住,渾身不自在,然而依舊笑道:“能夠與將軍同飲,是許攸的榮幸”
這一喝,竟然就從中午喝到了晚上。
淳於瓊就喝多了,許攸也喝了不少。雙方感情因此精進,無話不談起來。
“許攸大人,當年幽州一戰,若不是大人。恐怕士卒多有傷亡。淳於瓊代軍中的將士,敬大人一杯,來,滿飲此碗”淳於瓊再次舉杯一飲而盡,自有身邊親衛滿上。
許攸聞言不無得意,拿起酒杯,一飲而盡,連連擺手,道:“將軍海量,許攸不濟亦另外。當年一戰,乃是主公洪福,和諸位將軍的武勇,許攸隻不過是綿薄之力,綿薄之力。”
淳於瓊也沒有為難他。扔下酒碗後,擦了擦大胡子上的酒滴,道:““許攸大人不必過謙”
許攸不免心裏牢騷道:“多年的功勞隻因為家人的過失就被人落井下石,乃至於如今淪落成一個的糧倌”
已有酒意的許攸忍住怒氣,道:“實乃將士之力也,如今中原大戰,我軍占據了絕對的:“來日主公若能再進一步,將軍從龍之功,無人能及!”
“建功立業”淳於瓊到這裏,酒意中一臉不滿,怒瞪銅鈴眼。道:“該死的韓猛,要不是他去劫了龍之團的糧道引起熊晨飛和曹操報複斷了我們的糧道,主公怎麽會設下這個烏巢大營?”
“那個畜生怕是要立功不斷了。本將軍恐怕將來,要被他壓製下去了”
起韓猛。許攸就一肚子火氣,若不是此人去舉報他的家人犯法,他也不會淪落至此。
見淳於瓊表露出對韓猛不滿的情緒,立刻道:“許攸看來,淳於瓊將軍的能力絕對在韓猛之上。將軍可上書主公,請求調離。”
“會成功嗎”淳於瓊一愣,訕訕的道。
許攸恭維道:“將軍乃是大將,武力僅次於顏良文醜二位將軍,讓將軍您守糧草就是大材用,許某覺得一定是有人陷害將軍您。主公想明白了,自然會調將軍回去的!”
“再了,現在烏巢除了將軍是大營的主官外,不是還有趙睿、韓宮子、眭元進和呂威璜四個副將嗎?”
淳於瓊大喜,咕咚咕咚又喝一碗,咣當扔了酒碗,晃動中怒道:“一定是韓猛在背後使壞!”他道這裏,一指許攸,道:“俺淳於瓊不會寫書,請先生替替俺寫一篇好看點的。俺某家會對主公,你跟俺一起軍前聽用”
許攸的智慧豈能看不出如今的形勢,隻需袁紹得到中原,霸業就成。隨便就能廢了子,自己個當皇帝。
官渡這場大戰重要性不言語,若是軍前聽用,一定能立戰功,將來升官掌權不在話下。
好權謀的許攸大喜過望,便感到是自己的一次機會,他便留了下來。
許攸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淳於瓊寫了一篇洋洋灑灑,慷慨激昂千言請戰書。
然而,袁紹認為糧草大營的安全事關此戰的成敗斷然決絕了淳於瓊的請求。並派人申斥他嚴禁他在當值時飲酒。
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黎陽、鄴城轉運來的糧草被陸陸續續轉運到了烏巢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