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最強主宰> 第267章 逢場作戲(3更)

第267章 逢場作戲(3更)

  0267、逢場作戲

  原本劉辯沒想道明,所以此時才會感到犯難。


  不過,劉協的心裡裝著地震的事,根本無暇追問緣由。


  盞茶后。


  接連七道沉悶悠長的警鐘,在整座長安城上空響起。


  此時,已然戌時過半,官員們幾乎都已睡下,可聽到鐘聲響起,無不側耳傾聽。


  直到七聲落下,居住在各地的官員們,無不神情凝重,繼而紛紛穿戴整齊,或坐馬車、或一路小跑,直奔未央宮而去。


  此鐘聲乃是蒲牢發出,蒲牢雖是鍾,但並非是禮器。


  蒲牢是神話傳說中龍的四子,形狀像龍,但比龍小,好鳴叫。


  據說蒲牢生活在海邊,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蒲牢就大叫不止。


  於是人們就將其形象置於鐘上,並將撞鐘的長木雕成鯨魚狀,以其撞鐘,求其聲大而亮。


  但凡遇到重大緊急事件,多數以擊鼓為主,但此次敲鐘……顯然宮裡發生了大事。


  於是,一眾官員急忙奔出家門,爭取在短時間內抵達未央宮。


  ……


  不消兩刻鐘。


  一眾官員抵達宮外的甬道,經過執金吾士孫瑞通知,眾人按部就班的依次入宮、登上石階、上殿。


  然,眾官員對響起的鐘聲十分不解,無不議論紛紛的直奔未央宮而去。


  古代敲鐘多半為國喪,才需要昭告天下,如今皇帝尚且年幼,想來是別的事情。


  但,無論眾官員如何猜測,遠不如揭開真-相。


  不多時,一眾官員依次進入大殿,雖然諾大的殿上只有一位官員跪坐在地上,卻並未引起眾人的注意。


  很快,待官員們抵達固定的位置,卻不見小黃門開始他的開場白,反倒是站在台階上的洛陽王率先開口。


  「此時傳喚列位大人前來,實屬有急事道與大家。」劉辯話音一頓,望向負責記錄與修繕曆法的官員,「太史令!」


  旋即,一眾跪坐在地的官員中間,站起一位中年人,疾步出現在大殿中央,作揖道:「臣在。」


  「將你知道的事,道與諸位。」劉辯道。


  眾人皆知那中年人是太史令,卻不明白他有何事。


  故而,眾人無不屏氣凝神,等候太史令接下來的話。


  「近日來,大王每晚於這未央宮之上看星星,令諸位很是憤怒,下官卻很是不解,於是……」


  「說重點!」劉協突然開口。


  剎那間,太史令與殿上百官,無不嚇的脊背發涼,畢竟此等情況下,陛下發怒不是好兆頭。


  不過,對於太史令前一句話,卻是聽的非常清楚。


  太史令會意,當即跪地叩首,山呼:「近日,三輔大地將有地震!」


  對於地震一事,百官們並不感到奇怪,畢竟很常見,只不過是大小的問題。


  可是,太史令卻說是在三輔,而且最近幾天發生。


  「休要胡言亂語!」突然,司徒王允低聲怒喝,「就算渾天儀有所指使,可三輔大地並無具體徵兆!」


  王允話音落下,殿上一眾官員紛紛附和,竊竊私語。


  「下官是太史令,難不成司徒大人比下官還懂星象?」太史令反問。


  「你……」當即,王允氣的面色漲紅,不再言語。


  眼下即將引發地震,無論太史令說什麼,眾人都要聽,畢竟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此時,劉協再度開口,「如果不是王兄登上房頂看星星,你這太史令怕是得掉腦袋!」


  顯然,全是因為劉辯帶著全城百姓看星星,才會引起太史令的注意,否則根本不會預測出地震即將來臨。


  然,這話落在一眾官員耳中,已然明白事情的真-相,卻並未發自內心的感激洛陽王,只會認為是誤打誤撞。


  「下官知罪!」太史令雖是負責修繕曆法、記錄天文的官員,卻長期關在小黑屋裡研究東西,何況眼下處於初春時節,按理說不會引發地震才對。


  據已知情況,地震多半導致地下水變渾、翻花、冒泡、變味;雞鴨豬羊亂跑亂叫;老鼠外逃,魚兒在水面亂跳等現象。


  但是,正因時令不對,故而太史令並沒有向地震這方面想,僅是捉摸不透星象。


  直到自小徒口中得知大王帶著全城百姓看星星,這才發現趨於明顯的星象,乃是預示地震的前兆。


  所以,劉協所言不無道理。


  如果沒有劉辯舉動,引起全城百姓一同看星星,恐怕他太史令永遠都不會知道。


  「陛下,地震即將來臨,下官這就著手準備,儘快通知三輔百姓預防。」太史令道。


  按照時間計算,地震即將發生,劉協不便治他的罪,只好命其著手準備。


  再有,此時召集群臣的目的是為了公開地震的來臨,並讓眾人相信,畢竟更多的是面對即將來臨的地震。


  殿上一眾官員已然人心惶惶,但礙於身處大殿,反而不能過於表現出內心的慌張與不安。


  不消兩刻鐘,太史令折身而返,將預防、補救等措施一一道來。


  劉協沒有心情聽到磨嘰,畢竟這也是對百官們的『逢場作戲』。


  於是,劉協命守宮令整理三份詔令——


  連夜發往武關、郿塢、高陵,通知朱儁、馬超、徐榮,按照太史令提出的辦法,提醒百姓預防與補救等事宜。


  殿上的其餘官員,則負責安撫百姓,畢竟震后的補救措施也是一項麻煩事。


  ……


  待一切結束,已經亥時將盡。


  如果只是人禍,還能夠控制,面對天災反倒束手無策。


  不過,眼下有劉辯提示,太史令提前做出預防事宜,至少能夠減少百姓的傷亡數量。


  劉協年紀雖小,但他經歷的事情卻不少。


  此時,反倒像是一個小大人,在一間熏香繚繞、器具精緻的屋子裡,滿懷心事來回踱步。


  小黃門守在一旁,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反倒令他不知所措。


  就在這時,衣著素雅的唐婉端著木製餐盒來到房內,向劉協施了一禮,「陛下,這是雞蛋打滷麵,吃一點吧!」


  劉協聞言,下意識的看向色彩分明的食物,不由得想起王兄臨走前的話——


  「天災不可違,劉辯身為漢室王侯,理應為陛下分憂,讓百姓們度過難關。」


  劉辯擔心未央宮太大,危險係數高,特讓劉協來到『洛陽王府』屈居數日。


  隨著劉辯離開長安城,唐婉開始照顧劉協,盡量不讓夫君擔憂。


  「多謝王嫂!」劉協應聲之餘,小黃門連忙上前接過,並放在几案上。


  眼下地震在即,劉協幾乎沒有心情享受美味,卻又不想辜負王嫂的一番心意。


  唐婉施了一禮,退出了房內。


  唐婉回到自己的房中,開始想念夫君,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畢竟面對的是不可預知的危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