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最強主宰> 第97章 蔡邕請罪,劉辯識人

第97章 蔡邕請罪,劉辯識人

  0097、蔡邕請罪,劉辯識人

  半個時辰后。


  於夫羅來到城內。


  由於劉辯深知歷史脈絡,故而與之相談甚歡。


  更何況——


  招賢令出,沒道理將於夫羅及三千麾下拒之門外。


  而後,劉辯命於夫羅前往弘農郡駐守。


  一切用度,皆由弘農太守提供。


  ……


  隨著徐榮、王匡、於夫羅先後加入,無疑壯大了劉辯的勢力。


  不過,於劉辯而言,招賢令出,這只是剛剛開始。


  這不,劉辯與唐姬度過一個沒羞沒躁的夜晚。


  次日,想著將伏壽納入府門,楊彪卻再次登門。


  書房。


  楊彪拱手作揖,「老臣楊彪,拜見大王!」


  「免禮!司徒至此何事啊?」劉辯道。


  楊彪道:「回大王,老臣今日帶來一個人,希望能夠得到大王賞識。」


  「哦?」劉辯的眉頭不由得微皺,「楊司徒舉薦之人,想來不凡,帶進來吧!」


  楊彪拱手作揖,轉身示意門外的徐晃。


  不多時,徐晃帶著一位樣貌奇醜,鬚髮皆白、一身儒衫之人,走了進來。


  楊彪道:「大王,此人姓蔡名邕,字伯喈,為左中郎將。陳留郡圉縣人,書法上的造詣堪稱一絕!」


  然,楊彪話音未落,劉辯已然略顯吃驚的看向此人。


  劉辯吃驚,是因為他的女兒蔡琰蔡文姬。


  對他蔡邕本人,劉辯卻著實不喜歡。


  雖然——


  蔡邕精通音律,才華橫溢,師事著名學者胡廣。


  除通經史、善辭賦之外,又精於書法,擅篆、隸書。


  尤以隸書造詣最深,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所創「飛白「書體,對後世影響甚大。


  但是——


  蔡邕早年拒朝廷徵召之命,后被徵辟為司徒掾屬,任河平長、郎中、議郎等職。


  曾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及刻印熹平石經。


  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幾經周折,避難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權時,強召蔡邕為祭酒。


  三日之內,歷任侍御史、治書侍御史、尚書、侍中、左中郎將等職,封高陽鄉侯,世稱「蔡中郎「。


  董卓被誅殺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嘆而被下獄,不久便死於獄中,年六十。


  換句話說,蔡邕本是拒絕董卓的,但防不住董卓禮遇有加,故而為董卓的死感到傷痛。


  因此,被王允下獄,太尉馬日磾(mìdī)與士大夫們求情,並沒有成功。


  ……


  既然蔡邕出現在洛陽城,顯然沒有與董卓去往長安。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


  被劉辯誤打誤撞,連同百姓一併救出。


  如此一來,蔡邕不會成為董卓的人。


  劉辯一念及此,反倒覺得他蔡邕順眼許多。


  「下官蔡邕,拜見大王!」鬚髮皆白、長相奇醜的蔡邕,躬身作揖。


  「左中郎將?官位很大啊!」劉辯嘲諷道。


  顯然,蔡邕的官是董卓封的。


  你蔡邕不去侍奉董卓,來老子這裡做什麼?

  「下官有罪,還請大王恕罪!」蔡邕說著,連忙跪地,嚇的不敢起身。


  「明知有罪,還試圖祈求恕罪,那你倒是說說,所為何事?」劉辯道。


  幾在同時,楊彪拱手試圖求情,反被劉辯揮手打斷。


  劉辯知道,楊彪想說什麼。


  無非是將實情道出,證明蔡邕的清白。


  「回大王!」


  蔡邕顫抖著身子,道——


  「董賊聽聞在下有些薄名,特請在下出仕。在下深知董賊專擅朝政,故而稱病推辭。


  董賊聞訊大怒,聲稱有滅在下三族的權力,就算冷傲,也是不過轉足之間的事而已。


  隨後,又急令州郡徵召寒舍,在下面對族人的安危,不得已只好應命。


  雖被任命為代理祭酒,又被舉為高第,歷任侍御史……


  甚至升任巴郡太守,在下實屬迫不得已,還請大王明鑒!」


  蔡邕話畢,一連三叩首。


  「大王,蔡中郎句句屬實,楊彪可以作證。」楊彪躬身作揖。


  劉辯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


  畢竟,除去董卓的西涼本部,朝中幾乎沒有人支持他。


  卻無不迫於無奈,這才與之『合作』。


  但,心底仍舊有漢室存在。


  毋庸置疑。


  劉辯道:「實不相瞞,本王對伯喈先生早有耳聞,深知先生迫於無奈,故,不做追究。」


  劉辯雖然知道歷史事件,卻不能將心底的不爽表現出來。


  更何況,蔡邕此時身在洛陽城,自然不會發生歷史上的事件。


  故而,眼下正是用人之際,只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剎那間,楊彪和蔡邕齊齊抬頭看向劉辯,且,滿面吃驚。


  方才,劉辯的話音,分明是衣服興師問罪的口吻。


  這會兒的話音,顯然是寬恕蔡邕了。


  「大王仁德,蔡邕銘感五內,請受在下三拜!」蔡邕話音落下,再度三叩首。


  「大王仁德齊天,天佑漢室!」楊彪說著,也屈膝下跪,一連三叩首。


  然,劉辯對於兩人的話,完全沒有聽進去。


  殊不知,當蔡邕抬頭的瞬間,劉辯的腦海中,忽然閃現一段塵封的記憶。


  不知年月的一段記憶——


  鬚髮皆白、穿著寒酸的蔡邕跪在地上,連連苦求。


  劉辯懷中則摟著一個端莊秀氣的姑娘,似乎是蔡邕的親近之人。


  可礙於記憶模糊,劉辯完全想不起那姑娘的長相。


  隨著楊彪話音落下,劉辯這才回過神。


  方才,蔡邕步入堂內,一直低著頭。


  故而,劉辯一直沒有看清他的長相。


  直到蔡邕抬頭,似曾相識的記憶,這才如洪水一般湧來。


  顯然,劉辯曾經認識蔡邕,而且穿著寒酸似乞丐。


  殊不知——


  光和元年(178年),蔡邕彈劾太尉張顥、光祿勛瑋璋、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等人貪贓枉法。


  靈帝看了奏章后,起身如廁,奏章被曹節在後偷看,就向左右的人泄露了全部內容,致使事情泄漏。


  蔡邕奏章上認為應該廢黜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圖打擊報復。


  故而,多位士大夫密告蔡邕心放懷怨,誹謗朝廷。


  靈帝寵幸的人也都誣陷他,蔡邕害怕無法倖免,於是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往來依靠泰山羊氏,在吳地共待了十二年。


  蔡邕之所以自吳地返回洛陽,正是因為董卓強行徵召。


  蔡邕一家抵達洛陽時,剛好遇到微服出宮的皇帝劉辯,調-戲了二八妙齡的蔡琰。


  ……


  劉辯道:「伯喈先生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續成后史,為一代大典。」


  這是讓他蔡邕當史官啊!


  蔡邕會意,再度一連三拜,感激弘農王的恩德。


  楊彪道:「大王識人善任,老臣府內已然略備薄酒,還請大王屈尊移駕!」


  「不不不!」蔡邕連忙打斷:「今日之事,多虧了楊司徒幫忙,否則大王定不會寬恕下官,還是讓下官準備薄酒,感激司徒大人吧!」


  劉辯本想數落楊彪是老狐狸,竟然連酒都準備好了!

  可是,劉辯聽到蔡邕的話,反而閉口不言。


  「咳、咳咳……」楊彪示意蔡邕,言語間失了禮數。


  蔡邕瞬間會意,再度屈膝跪地,「下官失禮,還請大王不要嫌棄,能夠屈尊蒞臨寒舍。」


  劉辯不言語,卻對楊彪搖了搖頭,繼而邁步離去。


  當即,楊彪催促蔡邕起身,緊隨劉辯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