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
地球聯盟爆發內戰?
雖然早有所料,但是消息得到證實的時候,包括亞歷山大在內的八名決策者依然是震驚不已。
衝突爆發之後,首先遭到攻擊的就是共和國的戰艦,而且是由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戰艦聯手發起偷襲。
因為沒有任何防備,所以在短短半個小時之內,就有數百艘共和國戰艦被摧毀,數千艘遭到重創。其中包括共和國月球艦隊的所有戰列艦與半數巡洋艦,合眾國與歐聯邦的戰艦首先攻擊了共和國的大型戰艦。
等到共和國艦隊反應過來的時候,反抗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雖然在接下來的反擊中,共和國的戰艦摧毀了一些合眾國與歐聯邦的戰艦,甚至重創了合眾國月球艦隊的旗艦,但是面對佔據了絕對優勢的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共和國戰艦根本無法扭轉局面。
只是,戰鬥還沒有結束。
很多遭到重創,已經喪失了航行能力,動力系統受損的共和國戰艦仍然在奮戰,比如說掩護其他戰艦撤退。
當然,說成是「逃亡」要更準確一些。
摧毀了共和國月球艦隊的大部分大型戰艦之後,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做了調整,只留下部分戰艦打掃戰場,其他的撤了回去,準確說是去攔截那些還在向L2點進發,沒有來得及減速的共和國戰艦。
不要忘了,戰鬥開始的時候,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共和國戰艦達到了L2點。
其餘的共和國戰艦,還在向L2點進發的途中。
戰鬥打響之後,這些共和國戰艦陸續開始減速,並且向附近大型戰艦,準確的說是分艦隊的旗艦靠攏。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至關重要。
雖然遭到重創,但是共和國月球艦隊總共擁有兩萬多艘戰艦,有三分之二的戰艦依然保持著強大的戰鬥力。把這些戰艦聚集起來,或許能夠戰勝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至少能夠讓對手付出慘重代價。
共和國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關鍵就是,共和國月球艦隊剩下的戰艦能否及時的組織起來,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
什麼機會?
L2點的戰鬥還沒結束,數千艘共和國戰艦仍然在戰鬥,因此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留下了不少的戰艦,對付仍然在負隅頑抗的共和國戰艦,能夠組織起來向地球方向進發的戰艦並不是很多。
此外,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各自為陣,沒有匯聚到一起。
如果共和國月球艦隊能抓住這個機會,分別對付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就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為此,就得抓緊一切時間把分散的戰艦召集到一起,重新組織成艦隊。
如果單打獨鬥,一百艘戰艦都打不過一支由十艘戰艦組成的艦隊。
對合眾國艦隊與歐聯邦艦隊來說也是如此。
如果能一舉消滅共和國月球艦隊,合眾國與歐聯邦就能控制大局,在地球聯盟超越與取代共和國。
只是,站在火星聯邦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關鍵就是,不管是誰取得了最後勝利,在內戰結束之後,地球聯盟都會立即發動針對火星聯邦的戰爭,因為只有通過一場針對火星聯邦的戰爭,才能夠消除由內戰產生的影響,讓地球聯盟重新團結起來。
可見,與地球聯盟的戰爭根本沒辦法避免。
那麼,需要考慮的,就是要如何才能打贏這場戰爭,以及如何才能把為勝利付出的代價降到最低。
等到地球聯盟的內戰結束之後再動手?
顯然,那就太晚了。
在討論的時候,德雷克與雷諾茲提到,借這個機會發起進攻,把戰線推到地球附近,至少得控制地球的L2點,攻佔那裡的空間基地,再逼迫地球聯盟簽訂城下之盟,從而一勞永逸的結束跟地球聯盟的紛爭。
要是運氣夠好,甚至能夠永久性的結束人類文明的內戰。
哪怕運氣不好,也能在今後的對抗中佔據絕對優勢。
為此,德雷克做了保證。
動用部署在中間區域的五支艦隊就足夠了,而且他有絕對的把握。
雷諾茲也一樣,保證能奪取地球聯盟設在L2點的奧林匹亞空間基地,甚至提到能夠在艦隊的支持下攻打月球基地。
即便沒法控制,也能夠摧毀月球上的軍事基地。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亞歷山大覺得這兩個傢伙已經瘋了。
為啥?
現在以偷襲的方式發動戰爭,不是逼迫地球聯盟三個主要成員國放棄內戰,然後一致對外嗎?
類似的事情在歷史上不是沒有發生過。
在本質上,只要地球聯盟的國家一致對外,就肯定能夠憑藉強大的綜合實力碾壓弱小得多的火星聯邦。
什麼意思?
火星聯邦能夠獲得獨立,成為一個強大的實體存在,不止因為自身足夠的強大,更因為地球聯盟不夠團結。
如果地球上的國家足夠團結,火星的殖民地根本不可能獨立建國。
正是如此,火星聯邦針對地球聯盟的一貫策略,就是充分利用地球國家的矛盾,讓地球聯盟處於分裂或者准分裂的狀態,沒辦法一致對外,確保火星聯邦始終能夠對某個或者某些地球國家保持絕對優勢。
不管怎樣,都不能做那些會讓地球國家團結起來的事情。
現在發起進攻,就會讓地球國家團結起來。
用亞歷山大的話說,火星聯邦在這個時候能採取的最理想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坐山觀虎鬥。
為此,亞歷山大還草擬了一份呼籲共和國、合眾國與歐聯邦停火與談判的外交聲明。
雖然一直以來,地球聯盟都被當成是跟火星聯邦對立的政治實體,但是火星聯邦的外交對象卻是地球聯盟的成員國,特別是三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跟地球聯盟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外交往來。
只是,現在還沒有到需要發出呼籲的時候。
關鍵還有,變幻莫測的局勢,特別是奧里皮亞空間基地點附近的戰鬥,已經讓亞歷山大草擬的這份聲明失去了意義。
當消息送到的時候,亞歷山大不得不承認。
有的時候,確實是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