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逃出生天
在圖像放大與定格,爆炸那一瞬間的畫面清晰的顯示出來的時候,秦旭忍不住暗自嘆了口氣。
爆炸點在敵艦的中後部。
雖然不清楚敵艦的內部構造,但是按照一般的設計,發生爆炸的那個部位就是戰艦的動力艙。
因為任何一種聚變反應堆都會產生對人體危害非常大的高能中子,高強度中子輻射,能夠在幾秒鐘內致死,所以設計戰艦的時候,放置反應堆的動力艙都在艦體後部,挨著放置發動機的推進艙。
這麼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減少一道屏蔽中子的防護罩。
此外,AI結合之前獲得的信息,主要就是去動力艙的那兩名陸戰隊員拍攝的圖像,做出了較為準確的分析與判斷,推斷爆炸發生的部位就是戰艦的動力艙,而且是反應堆發生了爆炸。
讓反應堆發生爆炸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大幅度過載。
非常明顯,肯定是敵艦上的人員炸掉了反應堆,以此炸毀了整艘艦船,還幹掉了登陸的陸戰隊員。
因為無論如何打不過穿著「GW50」作戰服的火星陸戰隊員,所以最理想的選擇就是跟陸戰隊員同歸於盡。
雖然很是嘆息,但是秦旭不得不承認,那些傢伙確實是心狠手辣。
換個位置的話,秦旭也會這麼做。
因為「火蟻」號已經靠慣性飛出幾千千米,而且敵艦爆炸的威力不是很大,大概相當於二十萬噸TNT當量,所以爆炸沒對「火蟻」號產生威脅,不用擔心被衝擊波追上,更不要說被碎片擊中。
「大秦!」
在林爾斯提醒之後,秦旭才回過神來。
林爾斯還在回放爆炸的錄像,不過把播放速度設置為正常的十分之一,指出了畫面中的一個物體。
準確的說,是幾個在爆炸發生的時候從敵艦上飛出來的物體。
有較為規則的外形,而且尺寸差不多,朝著同一個方向飛行。
秦旭靠了過去,讓林爾斯重新播放了一次。
這次,還讓AI參與了分析。
播放完的時候,AI的分析結果也出來了。
是四具微型人員逃生艙!
一種非常古老,火星聯邦早已禁止使用的逃生設備,在小行星帶等外行星區域卻依然被廣泛使用。
在給出分析結果的同時,AI還給出了相關的資料。
這種逃生艙在外形上很像是海葬用的棺材,內部有一套急速冷凍設備,而且只能容納一個人。用一具小型燃料電池,以及絕熱效果良好的外殼,逃生艙能夠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把內部溫度保持在零下八十攝氏度左右,讓內部人員處於冷凍冬眠狀態,然後等待被搜救飛船找到。
在一百多年前的大航海時代,這種逃生艙得到了非常廣泛的使用。
只是,在火星獨立戰爭之後,也就是火星聯邦成立之後不久,就通過立法的方式禁止使用任何冷凍冬眠性質的逃生設備。原因也非常簡單,在這場戰爭當中,火星獨立軍隊的很多人員都因為逃生艙故障喪生,還發生了很多與之有關的醜聞,包括執行營救任務的船隻故意破壞找到的逃生艙,以此導致逃生艙內的人員喪生,而這麼做的目的,只是為了騙取聯邦當局的特別補貼。
當然,關鍵其實是技術進步。
得益於聚變發動機的小型化,已經能夠製造具有自主動力的小型集體逃生設備,也就不再需要這種個人逃生艙。
其實,在噸位超過一萬噸的戰艦上都有集體逃生艙。
在外行星區域,特別是小行星帶的殖民定居點,也就是眾多由小型天體改造而來的空間站內,冷凍冬眠逃生艙仍然是很多民用飛船的標準配備,甚至是大部分民用飛船唯一的逃生裝置。
秦旭怎麼都沒想到,在那艘造型科幻的敵艦上,竟然有這種古老玩意。
所幸的是,AI沒有感情,也不會感到驚訝。
很快,AI就控制「火蟻」號的光學觀瞄設備,也就是高倍率望遠鏡,發現了那四具冷凍冬眠逃生艙。
「羅伯特,控制好戰艦,盡量靠近點!」
「沒問題。」
「小林子,盯住逃生艙。我等下使用絞車,盡量跟唐芯他們取得聯繫,讓他們做好著陸準備。」
林爾斯只點了點頭,他一直盯著畫面,而且開始就是他發現了從敵艦上射出來的那些逃生艙。
秦旭沒再啰嗦,叫上劉蘭登去了2號甲板。
雖然通信聯絡在爆炸發生前就已中斷,無法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但是有四具逃生艙朝著「火蟻」號飛來,那絕對不是巧合,肯定是唐芯他們在敵艦的反應堆爆炸前找到了這些逃生艙。
非常不可思議!
逃生艙與「火蟻」號的飛行方向基本一致,相對速度高達每秒數千米,十多分鐘之後就會追上「火蟻」號。
因為相對速度實在太快,所以只是靠陸戰隊員自己,肯定無法降落到「火蟻」號上。
該怎麼辦?
非常簡單,給這些陸戰隊員一段緩衝距離。
「火蟻」號上有一具用來吊裝貨物的電動絞車,絞繩長達十千米,可以通過改變功率控制提升力。
什麼意思?
把絞繩放出去,讓陸戰隊員抓住,然後就能夠讓其緩慢減速。
在劉蘭登的幫助下,秦旭用五分鐘穿上了出艙行走的宇航服。
在秦旭通過氣閘到戰艦外面去的時候,劉蘭登留在戰艦裡面操作絞車,控制釋放絞繩的速度。
後面,四具逃生艙正在高速靠近。
在李伯特的控制下,「火蟻」號儘可能的縮短了與逃生艙飛行軌跡的橫向距離。
此外,林爾斯發來消息,準確說是提供了幾幅圖像。
唐芯等四名陸戰隊員都活著,而且已經從逃生艙里爬了出來。
林爾斯已經跟他們取得聯繫,並且把秦旭的安排告訴了他們。
因為沒有動力裝置,所以在靠近「火蟻」號的時候,他們必須離開逃生艙,並且依靠作戰服的噴射推進器盡量減速。
只是最後能否落到「火蟻」號上,還得看秦旭能否抓住他們。
準確的說,是抓住秦旭拋出去的絞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