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征戰星辰> 第二十一章 全力以赴

第二十一章 全力以赴

  被選中的是編號A07的巨型碎片。


  爆炸之後,「水母」分裂產生了十七塊質量超過一萬億噸的巨型碎片,以及數百塊質量在一千億噸以上的大型碎片。艦隊給這些碎片安排了代碼,其中首字母「A」指的就是巨型碎片。


  在這十七塊巨型碎片中,A07的情況最好。


  這是一塊外形有點像土豆的碎片,平均半徑超過十千米,質量大概有六萬億噸,含水量達到95%。


  關鍵還有,其結構較為完整,能夠承受減速時的作用力。


  在之前的十多個小時里,有三艘來自第八艦隊的巡邏艦用攜帶的探測設備,對A07進行了遙測。


  三艘巡邏艦給出的結論高度一致。


  A07是實心體,基本上完好無損;在內部不存在可能導致解體的結構缺陷,比如貫穿性裂紋;表面的受力條件較好,很適合拖拽作業;能夠承受減速時的作用力,是所有巨型碎片當中,在減速時解體概率最低的一塊。


  此外,A07的長半徑是短半徑的三倍,對姿態控制較為有利。


  這些因素都決定了A07是一塊相對來說容易捕捉的碎片。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清理掉A07附近的小碎片。


  其實,在巡邏艦對A07碎片進行遙測的時候,同樣來自第八艦隊的偵察艦就在清理附近的碎片。


  辦法比較粗暴,主要是通過頂撞的方式將碎片推開。如果遇到質量較大的碎片,比如在一億噸左右的中型碎片,只要其結構比較完整,就派陸戰隊登陸,把拆掉了彈頭的導彈安裝到碎片上,再推動碎片偏航。


  確實有點複雜,不過是物超所值。


  這些能夠由導彈推動脫離撞擊航線的碎片,全都會飛向小行星帶,進入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因為導彈的彈體上有跟蹤定位裝置,所以火星聯邦會在今後的某個時候,派戰艦或者飛船前去回收。


  一億噸水,在火星聯邦的售價高達數億信用點。


  一枚拆掉了彈頭的導彈,也就幾十萬個信用點。


  此外,在小行星帶的空間站,也就是火星聯邦與地球聯盟在小行星帶的殖民地,水的售價是火星聯邦的好幾倍。


  可惜的是,能在戰術導彈推動下改變軌跡的就只有質量在一億噸以內的中小型碎片。


  在偵察艦清理掉了附近的中小型碎片之後,「藍色火星」號趕到,並且按照計劃跟A07對接。


  只是,「藍色火星」號不會立即進行反向推動讓A07減速。


  為啥?


  「藍色火星」號趕到的時候,第八艦隊的巡邏艦也趕了過來,開始按照計劃在那些位於撞擊軌道上的巨型與大型碎片上面安裝核彈頭,準備在「藍色火星」號拖走A07之後炸毀這些碎片。


  核爆區域就在碎片群的軌跡前方。


  現在推動A07減速,肯定會進入核爆區域。


  「藍色火星」號是一艘拖船,承受不住核爆衝擊波。


  為此,「藍色火星」號首先得給A07一個橫向的加速度,讓A07沿著拋物線軌跡脫離碎片群。


  等到「藍色火星」號推動A07飛得足夠遠之後,攔截其他碎片的行動才會開始。


  使用的其實是之前從戰術導彈上拆下來的那些彈頭。


  不管是地球戰艦使用的魚雷,還是火星戰艦使用的導彈,配備的全都是核彈頭,而且大部分戰術核彈頭都是多用途型號。


  簡單的說,這些核彈頭不但可以調整爆炸當量,還能轉變釋放能量的方式。


  比如,通過增加中子反射層,強化電磁輻射效果就能當成EMP使用。反過來,如果包裹彈頭的是中子增強層,強化中子輻射就成了專門殺傷人員的中子彈。如果讓更多的氘元素參與聚變反應,不但能提高爆炸當量,還能夠增強衝擊波的威力,加強對戰艦等大型目標的毀傷效果。


  這些核彈頭無法摧毀巨型與大型碎片,卻能改變這些碎片的飛行軌跡。


  其實,這還只是攔截碎片群的第一步。


  因為核爆會導致巨型碎片與大型碎片粉碎解體,產生更多小型與微型碎片,所以得在航線前方進行第二次攔截,依然是通過核爆讓小型碎片與微型碎片汽化,降低對火星同步軌道環的威脅。


  不過,那是兩天後的事情了。


  為了攔截這些碎片,總共用掉三萬多枚核彈頭。為了讓這些核彈頭全都在準確的時間點引爆,產生理想的效果,火星聯邦啟用數十個超級AI,而且讓數艘大型戰艦執行通信中繼任務。


  關鍵就是,核爆會相互影響,而由核爆產生的碎片也會相互影響。


  由此產生的一系列蝴蝶效應,會讓情況變得非常的複雜。


  簡單的說,只要有一枚核彈頭的引爆時間差了零點一秒,就有可能產生預料之外的嚴重後果,比如幾塊巨型碎片與大型碎片發生碰撞,其中的幾塊在碰撞后加速,然後與其他碎片發生碰撞。


  要搞不好的話,執行攔截任務的戰艦都會受到威脅!


  關鍵還有,沒有時間組織第二次攔截。


  別的不說,只是布設這些核彈頭就需要好幾個小時。


  此時,碎片群裡面。


  「火蟻」號已經圍繞A11碎片飛行了好幾圈,用感測器對碎片做了全面掃描,秦旭的推測得到證實。


  在A11碎片的頂部,確實有一個凹陷區域,準確說是一個大窟窿。


  不過,沒什麼好奇怪的,那是「藍色海洋」號頂推「水母」減速的主錨點。


  三號甲板的氣閘艙裡面,秦旭與唐芯等四名陸戰隊員已經做好了出艙準備,不過只有秦旭穿的宇航服。


  留給秦旭他們的時間並不是兩個小時,而是差不多一個小時。


  「火蟻」號後方幾萬千米處,第八艦隊的幾十艘巡邏艦正在碎片上安裝核彈頭。


  所謂的碎片群,其實並不是說大大小小所有碎片都密集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分佈在一個相對狹小的區域內。


  這個區域,沿運動軌跡的撒布範圍已經達到三十萬千米!

  雖然A11不在撞擊軌道上,因此不會享受核爆的待遇,但是其所在的區域仍然在核爆影響範圍之內。


  如果不想成為核爆的犧牲品,秦旭他們就得在核爆之前完成勘查,然後搭乘「火蟻」號離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