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暗流
距離楊渥所處戰場以南八里,此時趙在禮的心中既充滿著興奮,又填塞著惱怒。
讓他感到興奮的是,他統領的銀槍效節軍在短短一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內,就擊潰了吳軍一萬五千大軍,斬殺敵軍不可計數,而自身的傷亡卻極為輕微,甚至還不到一百人。
這樣重大的勝利,是趙在禮在渡河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
當初聽到李存勖的渡河作戰計劃時,其他將領比如石敬瑭、李紹榮等,心中都很激動,對這個計劃大為贊同;但趙在禮卻不同,他那時對這個計劃是非常擔憂的。
畢竟過去一年多與吳軍的交戰經歷可以看出來,吳軍的實力不是吹出來的,他們能夠消滅後梁等,一統黃河以南地區,憑藉不僅是優秀的戰略,更是憑藉強大的軍力。
在兵力遠遠不如對方,而將士的質量又相差不多的情形下,卻想著來一場破釜沉舟的戰鬥,寄希望於突襲取勝,趙在禮覺得這未免太冒險了。
但如今看來,李存勖的設想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他們現在的確看到了勝利的可能。
這讓趙在禮不得不感嘆:「大王就是大王,而我卻只能做個普通將領,果然是有差距啊!」
不過除了感到得意以外,趙在禮同時還感到非常惱怒。
當他擊潰吳軍主力后,他沒有過多糾纏,只留下配合他進攻的那一千騎兵繼續追擊敵軍潰兵,而他自己則率領銀槍效節軍的主力打掃戰場,準備稍事休息后便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就有消息傳來說,負責追擊敵軍的那支騎兵部隊遭到伏擊,士卒折損大半。
這個消息讓趙在禮大吃一驚,「難道說吳軍援軍已經抵達了嗎?若是這樣的話,倒是不能急著趕去支援大王,必須先搞清楚這邊的情況再說。」
好在,從逃回來的士卒那裡,趙在禮得到具體的消息,原來伏擊他們的並不是吳軍的援軍,而是之前被他們擊潰的潰兵。
李德誠作為吳軍后軍統帥,當大軍遭到突襲而陷入崩潰時,不管是誰都難以挽回敗局,所以他在見大勢已去后,當機立斷率領當時尚算完整的兩千多人撤出了戰場,退到一片樹林里休整。
在那裡,他們又陸續收攏了一些潰兵,使得整個兵力達到三千多人。
這時,經歷了一場慘敗之後,將士們士氣極為低落,對敵軍充滿恐懼,所以不少部將都認為,現在應該立即撤退,先返回平陰休整后再做打算。
不過這個提議卻被李德誠堅決拒絕了。
在李德誠看來,他身為統兵大將,負責統領后軍,卻遭逢如此慘敗,已經無顏面對吳王,若是現在什麼都不做就狼狽逃回去,那麼今後他一輩子都會抬不起頭。
更重要的是,他相信敵軍不會僅僅突襲后軍,中軍也一定遭到敵軍的突襲,而以他對楊渥的了解,他認為楊渥肯定不會被輕易擊潰,或許此時中軍正在與晉軍主力激戰。
那麼這時候,他這支「潰軍」的作用就極為重要了。
若是他什麼都不做,放任銀槍效節軍前去圍攻中軍,結果很可能是毀滅性的;反過來,若是他設法牽制住銀槍效節軍,為中軍爭取時間,那麼他還能將功贖罪。
所以,在「贖罪」這個念頭的支撐下,李德誠最終沒有選擇撤退,而是決定反攻。
恰好在這時候,敵軍的追兵到了。
有道是「逢林莫入」,在沒有搞清楚樹林裡面的情況前,任何合格的將領都不會輕易將手下帶入樹林裡面去,因為那裡有可能遭到敵軍伏擊。
而對於追擊的那支敵軍騎兵來說,騎兵在樹林里往往會受到影響,因為樹木的阻擋,戰馬無法將速度優勢發揮起來,這樣一來,他們在樹林里反而容易遭到圍攻。
所以若不是必要,騎兵一般很少在樹林里作戰。
然而眼前他們僅僅是追擊潰兵而已,那位騎兵統領想當然的就認為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徑直進入了樹林,結果就遭到李德誠的伏擊,士卒傷亡慘重。
得到這個消息后,趙在禮心中惱怒,卻又不得不停下來,準備先徹底擊潰敵軍后再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接下來他的遭遇卻讓他快氣瘋了。
當他率領大軍去攻打樹林時,經過仔細小心的搜索,廢了很長的時間,最後卻發現,敵軍竟然早就離開了。
一番搜索未能找到敵軍蹤影后,趙在禮決心不管這支敵軍,先去圍攻吳軍中軍再說。
據說吳王楊渥就在敵軍中軍坐鎮指揮,若是能擊潰敵軍中軍,擊殺甚至直接俘虜楊渥,那麼對吳國的戰爭就會徹底勝利,而他也將獲取天大的功勞,便是封為國公也不是難事。
相比之下,與這支敵軍潰兵糾纏實在太得不償失了。
這麼想著,趙在禮當即下令調轉方向,趕去支援李存勖。
然而他行軍還不到一里路程,卻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來,留在最後面負責斷後的軍隊遭到敵軍的偷襲。
上千敵軍從山坡後面突然殺出來,一通亂箭之後便是迅猛的衝鋒,廝殺一陣后,他們不做停留便立即撤退,讓聞訊趕來支援的敵軍只能望塵興嘆。
緊接著,類似的事情接連發生,敵軍時不時的衝出來偷襲,而每次都是打了就跑,根本不做停留,讓晉軍來回奔波,卻又抓不到他們。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吳軍趕在晉軍之前,將渡河的橋樑毀掉,或者將樹木砍倒,堆在路中間擋道,又或者躲在樹林里放冷箭,總之以各種方式來拖延晉軍行進速度。
結果,走了大半個時辰,晉軍居然才走了不到三里路程,而將士們卻已經深感疲憊了。
這種情況讓趙在禮既惱怒,又無可奈何,同時又有些後悔。
若是他之前追擊敵軍時,不是派那支騎兵前去,而是派遣步軍去,那麼即便遭到伏擊而損失慘重,至少騎兵還完好,可以應付如今的情形。
但現在騎兵折損大半,剩下的也大多帶著傷勢,根本無法掩護大軍行軍。
見此情形,趙在禮改變主意,下令留下兩千步軍來斷後,而他則統領主力前去支援晉王李存勖。
這個應對之法還算及時,畢竟敵軍潰兵的兵力應該不多,兩千人足以擋住敵軍。
然而他卻搞錯一點,那就是一開始或許李德誠統領的潰兵兵力的確不多,但隨著他不斷偷襲晉軍,更多之前被打散的潰兵也都加入進來。
吳軍之所以能趕在晉軍之前毀掉橋樑,堵塞道路,或者提前躲在樹林里放冷箭,那卻是因為之前被晉軍擊潰的后軍中,真正被當場擊殺的其實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士卒都只是被打散了。
若是沒有人站出來統領的話,那麼這些潰兵將無法對晉軍造成任何麻煩;但隨著李德誠率先帶頭,接下來其他潰兵也有樣學樣,加入到偷襲晉軍的行列中,這才讓趙在禮覺得似乎到處都是吳軍在偷襲。
如今趙在禮留下兩千人斷後,率領其他主力先行,李德誠也立即改變主意,他將潰兵們集中起來,湊齊了近四千兵力,猛攻斷後的晉軍,甚至一度親自領兵衝殺。
結果,在他的帶頭下,吳軍一改之前被擊潰帶來的士氣低迷,表現出極大的勇氣打得斷後的晉軍苦不堪言,接連派人去向趙在禮求援。
這下趙在禮更加頭痛了,若是不管不顧繼續前行,那麼一旦斷後的兩千人被擊潰,敵軍很可能尾隨而來,到時候他還是得留下來抵擋這支敵軍。
但若是他回兵去支援,說不定敵軍又迅速開溜,不僅沒法消滅敵人,反而自己也會被拖住。
要知道此時李存勖那邊已經接連派來信使,要求他迅速結束這邊的戰鬥,並以最快的速度帶兵前去支援。
而從得到的消息來看,對吳軍中軍的進攻已經陷入膠著狀態,吳王楊渥將大軍擺成一個弧形陣,以山坡和附近的河流作為依託,牢牢的擋住了晉軍的進攻。
戰鬥打得非常激烈,晉軍的傷亡很大,急需要銀槍效節軍的支援。
兩難境地,讓趙在禮頭痛不已,最後他一咬牙,決定派兩千人回去救援,剩下的軍隊繼續前進。
銀槍效節軍畢竟是支精銳軍隊,有了這兩千人的救援后,斷後的軍隊迅速穩住了戰局,甚至還能佔到一些上風。
而趙在禮率領的本部軍隊也能夠暢通無阻的進軍了,唯一的不同就是,原本應該有八千精銳軍隊去支援李存勖,而現在卻只剩下四千人了,其他四千人卻被李德誠給拖住了。
當夜色降臨的時候,李存勖已經下令鳴金收兵,而趙在禮也在這時候姍姍來遲。
深夜,晉軍營地里,李存勖面色如同染了一層寒霜一般,冷得可怕。
而單膝跪在他面前的趙在禮著噤若寒蟬的感受著這股冷意。
原本一場完美的勝利,擊潰了吳軍后軍后就能立即過來支援,與李存勖親自統領的大軍一同圍攻楊渥;但現在呢?不僅拖到現在才來,甚至連八千精銳也只有四千人趕到,也怪不得李存勖會這樣惱火。
但趙在禮也有著說不出的窩囊,他也不想搞成這樣,但吳軍的拖延戰術讓他有苦難言。
要知道為了突襲吳軍,這一天晉軍原本就處在急行軍之中,大半天時間就行走了五十多里路程,接著又是激烈的戰事,將士們早就疲憊不堪了。
若不是因為大軍已經獲得了一場大勝,讓將士們士氣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身體上的疲勞,只怕晉軍早就撐不住了。
而隨後敵軍的偷襲更是將晉軍的弱點暴露無遺,若不是將士們太疲憊了,光靠偷襲這點小伎倆又如何能拖住他們?斷後的兩千晉軍又如何會被敵軍打得接連求援?
可惜這些理由都不能讓李存勖信服,他此時要的不是解釋,而是援兵,是八千銀槍效節軍,但現在趙在禮卻只帶來了四千軍隊,而且還是疲憊不堪的四千軍隊,彷彿打了敗仗而顯得極為狼狽的四千軍隊。
發了一陣火后,李存勖也明白生氣是沒用的,更重要的是接下來怎麼辦。
他伸手揉了揉額頭,有些疲倦的道:「如今吳軍依託地形嚴加防守,而敵軍的前軍已被我軍暫時給擋住。但留給咱們的時間並不多,敵軍的援軍隨時都可能趕來,若是不能迅速擊潰楊渥,那咱們都將死無葬身之地。這一點不用孤說,想必大家也都明白。」
他嘆了口氣,接著道:「今天的戰鬥打得很激烈,將士們傷亡很大,而且因為急行軍的緣故,此時肯定也很疲憊了。不過咱們不能停留,必須繼續進攻,不能讓敵軍得到喘息之機。」
他遍視眾將,最後緩緩說道:「接下來的戰鬥乃是死戰,自孤以下都必須抱著必死的決心,若是誰還存著僥倖心理,覺得咱們還有足夠時間慢慢進攻,那咱們就真的死定了。」
「所以孤決定,今天晚上孤將親自領兵繼續進攻,除了騎兵以外,其餘軍隊必須全部投入戰鬥,不允許有任何人貪生怕死。諸位將軍也必須到第一線去戰鬥,不能留在後方。諸位可都聽到了?」他的聲音沉悶而又堅定,顯然已經下定了決心。
「末將等領命!」眾將領也都紛紛跪地,大聲應道。
白天的戰鬥因為受到吳軍床弩的威脅,許多將領都躲在後方指揮;但如今天色已黑,床弩的作用也將大為降低,再加上李存勖都準備親自上陣了,那麼他們這些將領又有什麼理由繼續躲在後方呢?
而剛剛犯了錯的趙在禮此時也站出來大聲請命道:「大王,末將所部雖只帶來四千人,但他們每一個都是百戰精銳。今晚一戰,末將願領兵作為前鋒衝擊敵營,以立功贖罪。還請大王准許!」
李存勖當即答道:「好,趙將軍有此決心,孤允准了。」
趙在禮當即大聲道:「末將當誓死奮戰!」
其他將領也都大聲喝道:「誓死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