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救援
五千匈奴軍隊開始追擊漢軍的運糧隊,他們一開始時還非常的小心謹慎,各路斥候都在不停的打探著周圍的敵情,生怕會遭到敵軍偷襲。
不過,過了一段時間后,當他們一直都沒有發現漢軍伏兵后,他們的警惕之心終究是降低了。
漢軍的運糧隊早已經得知匈奴人到來的消息,正在拼了命一般的向南方撤退,匈奴人為了儘快追上去,此時哪裡還顧得上其他?一個個也都加快速度拚命追趕,至於之前柯最的提醒,此時早就被忘得一乾二淨了。
「快,加快速度,他們跑不了的!」各層軍官一個個都在大聲催促著,讓手下士卒加速追擊。
他們與運糧隊的距離也在迅速縮短,一開始還隔著兩三里地,不過很快就被縮短到幾百步的距離。
到了此時,負責押運糧草的漢軍似乎也意識到他們已經保不住糧草了,一個個大喊大叫,拋下糧車就倉皇逃命。
匈奴人見了后都哈哈大笑起來,跟在潰散的漢軍身後,用箭矢追逐殘殺著他們;一個接一個的漢軍士卒被射中,倒在地上發出慘叫聲;這讓那些匈奴人更加興奮起來。
不過,更多的匈奴人卻都跳下馬來,分散開劫掠物資;對於匈奴人來說,什麼反抗漢朝的壓迫,什麼為他們的單于效力,這些都是虛的,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搶東西。
當初匈奴人還是草原上的霸主時,他們就經常南下中原大肆劫掠,這種習性可以說已經深入到他們骨髓里了。
此時,眾多匈奴士卒一個個都只顧著搶東西,隊伍立即變得雜亂起來。
然而,就在這時,不遠處的山坡後面卻忽然有戰鼓聲傳來,接著,就如同洪水決堤了一般,成百上千的漢軍騎兵忽然從兩側的山坡后殺出來,朝著匈奴人轟然撲去。
匈奴人只顧著搶東西,一時間應對不及,頓時一片大亂。
「備戰,立即備戰!」柯最大聲怒吼著,想要將大軍聚攏起來,抵抗漢軍的突襲,然而倉促之間哪裡來得及?幾乎是轉瞬間,漢軍的騎兵就已經衝到了近前。
「殺啊!」龐德親自帶著侍衛沖在最前方,他揮舞著手中的大砍刀,大聲怒吼著。
他的怒吼聲在喧囂的戰場上顯得雄渾而又凄厲,漢軍士卒們聽了一個個都跟著大喊道:「殺啊!」
「轟!」飛奔的戰馬狠狠撞上匈奴陣中,那些停留在原地、正處在混亂中的匈奴騎兵,立即就有一大片被漢軍砍倒,而更多的匈奴人卻被嚇得調轉馬頭倉皇逃命,根本就沒多少人敢於留下來抵抗漢軍。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伏擊戰,龐德設下的誘敵之計並不複雜,但卻十分有效,他僅僅是讓一隊士卒假扮成押運糧草的隊伍,就成功的將匈奴人引誘到了預設的伏擊圈內。
不僅如此,他們留下的物資也起到了擾亂匈奴人陣型的作用,讓他們只顧得去搶東西,卻忘了周圍的危險。
結果,當他們發現漢軍伏兵的時候,他們立即就陷入混亂之中,毫無反抗之力。
……
深夜,永安城外。
五千匈奴大軍戰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匈奴人的大營中。
「愚蠢!廢物!」
中軍營帳內,左賢王去卑大聲咒罵著,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讓營帳內的其他匈奴將領聽了都感到驚駭。
去卑乃是之前被刺殺的匈奴單于羌渠的弟弟,手裡掌控著數萬控弦之士,權勢在匈奴人中極為強大;便是其他那些貴族發動兵變,殺死了羌渠后,但也沒人敢動去卑,反而一個個都在拚命的拉攏甚至是討好去卑。
這次南下河東郡的匈奴大軍,為首之人便是去卑。
他原本想派派遣自己侄兒柯最率領五千軍隊南下試探漢軍虛實,臨行前還特意叮囑過,讓柯最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能中了敵軍埋伏。
結果,這才過了幾天時間,就有潰兵逃回來,帶來大軍遇到漢軍伏擊而大敗的消息,去卑不感到憤怒才是怪事。
不過,此時再怎麼憤怒也沒用了,因為這次大敗實在敗得太慘了,五千名匈奴士卒最終逃回來的還不到兩千人。
要知道匈奴人可是以騎兵為主的,除非是陷入敵軍重圍,否則一般情況下即便兵敗了,也能難被徹底圍殲,大部分士卒最後都能逃掉;而這一次,匈奴人卻足足損失了三千餘人。
更讓去卑感到惱火的是,身為主將的柯最在此戰中也被漢軍斬殺,沒能逃得性命,這讓他滿腔的怒火都沒有了發泄的對象,只能在營帳里大聲咆哮著。
過了許久后,他的怒火才稍稍平息下來,其他將領這才有了膽量向他請示軍務。
去卑回到自己位置上坐下,他抓起酒杯狠狠灌了一口后,大聲道:「請示什麼?五千騎兵南下,轉眼間就被人給滅了三千多人,這個大仇豈能不報?本王決意,立即率領大軍南下,與漢人決一死戰!」
「大人,不可啊!」去卑話音剛落下,就有人站出來反對:「大人,敵軍一戰就能擊敗我軍五千騎兵,這說明敵軍的實力非常強大;若是我軍傾力南下,卻未能戰勝敵軍,到時候就有可能陷入重圍啊!」
「是啊,還請大人三思!」其他人也都嚇了一跳,連忙站出來勸說。
河東的局勢和并州畢竟不同,并州那邊已經徹底大亂,漢軍的兵力都被分割在晉陽等重要城池內,對其他地方完全失去了掌控,更無法威脅到匈奴人。
所以匈奴人即便繞過某座城池也不必擔心陷入圍攻。
但河東郡的局勢顯然大有不同,漢軍的實力還較為強大,而且從并州南下河東郡的唯一通道永安也還在漢軍的手中,此時貿然繞過永安南下,實在太過冒險了。
萬一南下決戰卻未能取勝,等到撤退時就有可能被永安城中的漢軍截斷後路,到時候漢軍前後夾擊,匈奴人不大敗才是怪事。
去卑此時已經完全被怒火沖昏頭腦,哪裡還管的上這些,他頗為不忿的道:「漢人也就是仗著各種計謀罷了,真要論實力,哪裡能與咱們匈奴勇士相提並論?若是真刀真槍的干一仗,咱們肯定能輕鬆取得勝利!」
眾將聽了紛紛點頭,他們的確都有些瞧不起漢軍,認為漢軍也就是靠著各種陰謀詭計才能擊敗他們,若是比真實實力,漢軍絕非他們的對手。
不過,有將領卻苦笑一聲道:「大人,您說的有道理,但問題是漢人會不靠計謀,與咱們正面交戰嗎?」
去卑愕然,隨即惱怒的抓起酒杯,再次重重的飲了一口酒。
或許是剛才這句話提醒了他,讓他稍微冷靜下來,不再那麼惱怒了。
「你說得對,本王剛才有些過火了!」他拍了拍額頭,沉聲道:「罷了,這次派兵南下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試探漢軍的虛實,如今我軍還未來得及搞清楚敵軍實力就敗了,不過這也說明了敵軍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咱們還是要小心一點,先奪取永安再說吧!」
「大人,您的意思是,咱們要強攻永安嗎?」
「不錯,永安城中也就兩千多守軍罷了,咱們有近四萬大軍,難道還打不下一個永安嗎?傳令下去,明日一大早,大軍正式展開攻城!本王要三日之內攻破永安,到時候城中的財物,任由將士們搶奪,本王分文不取!」
「多謝大人,我等定然竭盡全力攻城!」
眾將聽了紛紛大喜,要知道匈奴人中的等級也非常分明,上下差距非常之大,通常情況下,士卒們搶到的東西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上去,而現在去卑卻許諾說,城中的財物他分文不取,這對眾將來說可是個發財的好機會。
至於能不能攻下城池,這一點在場眾將都不會懷疑:「區區一座小城池罷了,守軍的兵力也就兩千餘人,難道還能擋住咱們匈奴勇士的進攻嗎?」
眾將自信滿滿,一個個都沒有把城中守軍放在眼裡。
這些天他們已經在為攻城做準備,只等著去卑下達攻城的命令;如今命令下達,他們一個個都怒吼起來。
「攻城,攻城!」
第二天一大早,匈奴人便正式展開攻城。
他們的兵力實在太多了,之前只是不願強攻城池,以免傷亡太大,所以一直沒有動靜;但是現在一旦下定決心要攻城后,他們兵力眾多的優勢立即就發揮出來。
在攻城大戰的第一天,匈奴人就派出一萬大軍,從早上開始進攻,一直到晚上天色全黑后才肯停下。
而第二天匈奴人又派出另外一萬軍隊,繼續攻城;到了第三天,又是新的生力軍來接替。
各部匈奴大軍輪番上陣,他們不知疲倦的一次又一次的朝著城頭髮起進攻,彷彿潮水一般不斷拍擊著城牆。
在一開始時,因為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為守城做準備,所以城中的守軍還能比較的擊退匈奴人的進攻,並且自身沒有付出太大代價。
不過時日久了后,匈奴人這種輪番進攻給漢軍帶來的麻煩開始顯現出來,因為沒有足夠兵力來輪替的緣故,守軍將士們不得不從早到晚的不斷投入到激烈戰事中去,很快他們就非常疲憊,將士們的傷亡也迅速增加。
到了這個時候,守軍再想要擊退匈奴人的進攻就要難了許多,匈奴人已經多次衝上城頭,甚至差點就要將城牆奪取,每一次都是段鉉、徐晃二人親自領兵反擊,這才險之又險的將衝上城頭的敵軍又趕了回去。
轉眼二十多天的時間過去了,永安城依舊在漢軍手中,城外的匈奴大軍已經付出了巨大代價,卻始終未能攻破城池,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憤怒,也更讓他們迫切的想要攻破城池。
因為只有攻破城池后,他們才能盡情的搶掠,才能用城中的財物來犒勞士卒們,讓傷亡較大的將士們重新振奮起來。
所以,匈奴人的攻勢愈發的猛烈了,明眼人都知道,真正考驗城中守軍的時候也即將開始。
……
永安城頭上。
「殺啊,殺!」
徐晃一手拖著一名受傷的士卒,一邊揮動手中的開山大斧,奮力抵擋著敵軍的進攻。
此時已經是匈奴人正式開始攻城后的第三十五天,同時也是守軍進入城中后的第五十天,距離當初段增要求的兩個月時間已經只剩下十天了。
不過,此時城中的局勢也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候,將士們的傷亡非常大,當初的兩千士卒如今還能站著的已經只有不到八百人,而且大部分都帶著傷勢。
為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他們已經開始從城中百姓里徵調壯丁,以補充傷亡。
城中的百姓也知道,若是真讓匈奴人打進來,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大家都踴躍加入到守城中來,這才稍稍緩減了守軍兵力不足的壓力。
但即便如此,守軍面臨的局面也不容樂觀,甚至便是勇猛如徐晃這般,此時他的身上也多處受傷,已經有些支持不住了。
他帶領著兩百多名士卒英勇抵抗著,面對如同潮水一般湧來的敵軍,他們誓死不退,幾百個人擁擠在狹窄的城牆上,一個個都已經殺紅了眼,神情麻木的將手中兵器朝著敵人砍去。
整個城牆上到處都是血肉橫飛,血流成河的場面。
奮力斬殺掉一個敵軍士兵后,徐晃伸手摸了一下臉上的血水,朝城外敵軍大陣看了一眼,心中滿是憂慮。
「若是再這麼下去,或許不超過三天,我軍就要堅持不住了,可援軍卻還要十天之後才能到來,難道是我徐晃剛剛加入軍中,還未能施展出我的才能,未能留名後世,就要在此戰中戰死嗎?」
他的心中極為不甘心,但面對如今的戰局卻顯得極為無力。
這是絕對實力上的差距,匈奴人的兵力實在太多了,他和段鉉即便是拼盡全力,想出一切辦法,但也無法彌補實力上的巨大差距。
「若是援軍能提前趕來,該有多好!」他心中無限期盼著,可惜,他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