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兩百零八章捷報

第兩百零八章捷報

  洛陽皇宮之中。


  隨著時局變幻,天下風雲激蕩,如今洛陽城中的氛圍也一日比一日緊張。


  一個多月前,黑山賊張燕起兵攻打河北諸郡,雖被冀州刺史王芬所阻,但其造成的聲勢和影響卻至今未除。


  此外,幾天前荊州又有消息傳來說,武陵郡的群蠻造反,攻略郡縣,殺傷百姓;再加上青州、徐州等地的黃巾賊始終沒有被剿滅,以及北方的鮮卑部族偶爾會有入侵,這一件件都如同一柄重鎚,不斷敲打在天子劉宏的心中。


  所以相比於以前的怠政,如今的劉宏可要勤快許多,每日都會花費大量時間來處理政務,對於朝中事物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漫不經心。


  此時,剛剛合上一封奏章,劉宏正打算休息一下,忽然小黃門蹇碩一臉欣喜道:「陛下,大喜啊!」


  「何喜之有啊?」劉宏微微一笑道。


  「剛剛從涼州傳來捷報,段中郎在平襄城北大敗叛軍,殲滅叛軍萬餘人,並且斬殺了叛軍的首領邊章、北宮伯玉二人。」


  「什麼?此事當真?」劉宏大喜過望,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奴婢豈敢欺瞞陛下?段中郎報捷的文書都已經送來了,而且同時還送來了北宮伯玉和邊章二人的首級,尚書台已經派人確認過了,的確是這兩人。」


  「好!」劉宏忍不住大聲喝彩。


  當初段增許諾,要在半年之內剿滅韓遂、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四人,並且還專門提出了離間計,劉宏採納了他的意見,並且破格任命他為破羌中郎將,假節鉞,負責涼州一應戰事。


  當初朝中可有不少大臣反對此事,而且在之後的兩個多月時間裡,漢軍都沒什麼進展,光是在平襄城外就與叛軍對峙了近兩個月,這讓那些反對段增的人都找到了借口。


  許多人都或明或暗的指責段增,說他除了諂媚天子外,並無真才實學,如今打一個平襄城都花了兩個多月時間,遲遲不能取得進展,這樣的表現足以說明其能力。


  對此,劉宏雖然口中說著相信段增的能力,但他心底里未嘗沒有動搖和懷疑過,只是想到當初與段增的約定,再加上蔡邕、何進等人的支持,所以才對那些彈劾指責的話都置之不理。


  如今捷報終於傳來,劉宏也能放下心來,自己並沒有看錯人,當初的決定也沒有半點失誤;倒是那些不斷指責段增的大臣們,目光短淺,不值得信任。


  他驚喜問道:「報捷的文書在哪,快拿給朕看看!」


  蹇碩連忙將捷報呈上來,劉宏仔細看了一遍后還不滿足,又從頭到尾反覆看了兩遍,這才欣喜放下捷報,向蹇碩問道:「大將軍等人可曾進宮?」


  「回陛下,大將軍和朝中眾臣如今已經到了通正殿,正等著陛下召見。」


  「那還等什麼,立即給朕更衣!」劉宏急忙吩咐,他已經等不及要與眾臣一同分享勝利喜悅了。


  ……


  通正殿內,等候在此的大臣們臉上都帶著笑意。


  自從兩年前北宮伯玉等人起兵作亂,涼州的叛軍就一直是朝廷腹心之患,期間甚至一度大舉入侵三輔地區,兵峰直逼長安,朝廷集中了十餘萬大軍,才將其趕回涼州去,這可是東漢自從立國初期后最大規模的用兵。


  而北宮伯玉四人作為叛軍的首領,也一直是朝中大臣們最為頭痛的賊首,如今段增不僅一戰大敗叛軍,更是將北宮伯玉、邊章二人的首級傳來,朝中大臣們自然都感到興奮。


  尤其是當初大力舉薦段增的何進更是感到面上有光。


  近兩年時間,隨著他在朝中地位的穩固,他與十常侍之間的矛盾也在逐漸激化,兩派勢力經常發生衝突。


  此外,隨著天子劉宏的兩個兒子年齡逐漸長大,關於立太子的事情也逐漸成為朝中的一大焦點。


  劉宏的長子劉辯乃是何皇后之子,身為劉辯的舅舅,何進自然是支持劉辯成為太子;不過劉宏卻更加喜愛他的幼子劉協,想要將劉協立為太子。


  為了太子之爭,何進與劉宏之間也逐漸出現矛盾。


  可以說現在何進在朝中的地位雖然日益穩固,但暗中潛藏的危機也極為嚴峻,如今他的心腹部將段增有捷報傳來,這在無形之中也加大了他的權威。


  「大將軍,前些日子下官還在想著,陛下讓段中郎來負責西涼戰事,是不是太過草率了,如今看來還是大將軍的眼光更加獨到啊!這一次段中郎所用離間計,讓叛軍發生內訌,我軍坐收漁翁之利,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啊!」


  「要我說,段中郎此次用兵,離間計固然令人驚艷,但某更加看重的卻是他對戰機的把握,他出兵的時間和用兵的分寸都把握得極好,這才是讓某自愧不如的地方。」


  聽著眾臣的議論,何進心裏面也是與有榮焉;唯獨那些當初反對過段增的人,此時一個個都有些臉色難看。


  不過到了如今,段增大勢已成,只要接下來的戰事不出現大的變動,那麼他在軍中的地位就會穩固下來,什麼年紀輕,資歷淺等問題,都不會再成為制約,那些反對的聲音也將變得無足輕重。


  眾臣沒等多久,天子劉宏便親自駕到,與眾臣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而這份喜悅,沒過多久便在整個洛陽城中傳開。


  蔡府中,從蔡邕那裡得知段增打了個大勝仗后,蔡琰忍不住心中喜悅,走到哪裡臉上都充滿了笑容,而蔡家的長輩們在得知消息后,更是對段增這個未來的蔡家女婿感到滿意。


  至於段府中的段增的親人們,此時更是一片歡聲笑語,每一個人都為段增取得的勝利而感到喜悅。


  ……


  相比於洛陽城中的歡聲笑語,長安城中,太尉張溫等人此時臉色卻不怎麼好看。


  其實想想也是,從去年接替皇甫嵩擔任西征大軍統帥起,張溫手握十餘萬大軍,前前後後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才把韓遂等人趕回涼州;而之後五路大軍討伐叛軍,最終卻大敗而歸。


  這一次段增卻只帶著三萬大軍,花了兩個月時間就取得如此大勝,還一舉除掉了四個叛軍首領中的兩個,自身的損失卻極為輕微。


  兩相對比之下,如今軍中許多將領都在暗中議論,說張溫這個主將的統兵才能太差了,所以十多萬大軍才會久戰無功。


  聽到這些議論后,張溫心裏面不痛快也就毫不稀奇了。


  有親信部將見了連忙勸解道:「太尉大人不必多想,段增此子雖然打了一場勝仗,但也不過是僥倖取勝罷了,說不定接下來就會打敗仗。軍中那些無知之輩,竟敢以此非議大人,不如直接將他們抓起來問罪。」


  一旁大軍副帥袁滂也道:「劉將軍所言甚是,此戰段增雖取得勝利,但韓遂的主力卻還在;而且這一戰他用的是離間計這種取巧手段才取得勝利,但接下來叛軍軍中只剩下韓遂一人獨尊,段增再想施展離間計已不可能。」


  「要知道上一次我軍五路進軍,一開始也非常順利,直到大軍進入金城郡后,這才遭到叛軍的猛攻。所以老夫覺得,接下來的戰事必然不會像現在這樣輕鬆。」


  又有部將補充說道:「此外,那些羌人部族也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之前他們坐視韓遂等人與我軍血拚,但如今我軍取得大勝,那些羌人部族必然不會再坐視不理。若是他們與韓遂再結為同盟,那麼接下來的戰事也會變得艱難許多。」


  聽著眾將的勸慰和分析,張溫的臉色這才好了一些。


  他沉聲道:「諸位不必如此,涼州叛軍乃朝廷心腹大患,段中郎能夠取得大勝,老夫心中甚慰。至於那些非議,也由得他們去吧!」


  「太尉大人心懷寬廣,末將等深感佩服!」眾將連忙答道。


  張溫接著道:「正如諸位將軍所說,接下來的戰事未必會有這麼輕鬆,老夫身為大軍統帥,不能親自上陣殺敵,但至少要保證段中郎後路的安全和糧道的暢通。所以諸位將軍接下來也不得有絲毫懈怠,給前線大軍的糧草輜重都必須優先保障,都聽明白了嗎?」


  「末將等明白了!」


  「好!」張溫點了點頭,起身向後院走去,其他將領見了連忙請辭。


  等眾將都離開后,張溫輕聲嘆息道:「為何如此大勝,卻不是老夫取得的呢?可惜,可嘆!」


  雖說對軍中的那些議論感到不忿,對段增取得的勝利也有些不痛快,不過張溫能坐到太尉的官職,其品性還是不錯的,並沒有暗中給段增使絆子的想法,甚至為了大局著想,他還特意下令軍中各部必須優先保證前線大軍的後勤供應,也算極為難得了。


  可惜,張溫有這樣的胸懷,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張溫這樣,比如涼州刺史耿鄙,他對於段增取得的勝利就感到極度不爽。


  至於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簡單,一來耿鄙此人出身關東士族,他向來瞧不起涼州人,尤其是像段增這種年紀輕輕就官居中郎將的「武夫」,自然更是讓耿鄙輕視和嫉妒。


  二來,耿鄙極為信任治中程球,將此人倚為心腹,而程球此人在涼州是出了名的貪鄙,漢陽郡上下官民對此人的怨氣極重。


  相比之下,漢陽郡的太守傅燮深受上下官民的擁護,卻與耿鄙的關係極為緊張;而段增與傅燮的交情匪淺,這也是耿鄙對段增不滿的一個重要原因。


  此外,耿鄙自從接任涼州刺史后,就一直想在涼州有所作為,而不甘心只擔任一個文官刺史;所以他這一年來都在招兵買馬,整軍備戰,想要憑自己的力量來消滅涼州的叛軍。


  在段增與韓遂等人對峙期間,他就想趁機出兵討伐盤踞在河關、枹罕等地的宋建,不過卻被段增一口否決了。


  段增乃是天子假節鉞,專門負責涼州平叛的將領,他既然出言否決了,耿鄙的提議自然就不能付諸行動,這就是耿鄙對段增不滿的第三個原因。


  如今段增取得大勝,耿鄙、程球等人頓時就坐不住了,立即將漢陽郡的上下官員召集到刺史府中進行商議。


  「諸位大人想來也早就聽說了,枹罕的盜匪首領宋建,居然膽敢自稱為河首平漢王,並且還改元,置百官;他這是要做什麼?這是公然藐視朝廷,藐視天子。」


  「我等身為大漢之臣,豈能坐視不理?所以今日本官召諸位大人前來,就是要商議出兵討伐宋建。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耿鄙今年四十多歲,他中等身材,一雙眼睛充滿了壓迫感,說話時也顯得頗有威嚴。


  「回稟使君,下官以為此時討伐宋建正當其時。自今年年初起,我軍就一直在為討伐宋建做準備,不過因為擔心韓遂等人的叛軍會不會趁機侵擾漢陽郡,所以未能付諸行動。如今叛軍主力已經被段中郎擊退,咱們正好出兵消滅宋建,還能從側翼接應段中郎大軍進攻金城郡。」立即就有人站出來附和耿鄙的提議。


  「末將也贊同立即出兵,如今段中郎在平襄城大獲全勝,涼州的局勢對我軍極為有利,若不趁此機會出兵剿滅宋建等人,一旦將來局勢有變,則悔之晚矣!」


  「對,立即出兵討伐宋建!」漢陽郡的眾將紛紛站出來支持。


  這些將領倒也不是完全站到耿鄙一邊,他們之所以會支持耿鄙,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想要撈取功勞。


  畢竟如今的局勢怎麼看都對漢軍有利,在段增牽制了叛軍的主力后,像宋建這等勢力就變得孤立無援起來,在場的眾將自然想要趁此機會撈取功勞。


  而漢陽郡軍司馬馬騰更是站出來大聲請戰道:「我涼州軍隊多達上萬人,或許對付叛軍的主力力有未逮,但對付區區一個宋建卻絕不會有什麼問題。末將請求刺史大人立即出兵討伐逆賊宋建,末將願擔任大軍先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