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招撫(下)
「誰說朝廷沒有招撫的意思?」廳堂外,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傳來,接著便見到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文士,手裡牽著一個少年,在身後一個黑臉壯漢的陪同下走進來。
「閻先生,你怎麼來了?」王都見了來人頓時臉上露出尷尬之色。
來的這人自然便是閻忠,他手裡牽著的少年正是王都之子王雙,至於跟在他身後的黑臉壯漢,則是護衛他前來的裴元紹。
當初段增打算讓典韋親自帶人護衛閻忠,畢竟這一路上盜匪眾多,若是不派人護送,說不定在路上就被盜匪給劫了。
不過裴元紹卻說,他以前也干過打家劫舍的買賣,對這些人最是了解,說不定自己還能幫得上忙,於是主動向段增提出要擔任護衛的任務,段增也就答應了。
「還不是你這兒子吵著要見你,所以我便帶他過來了。」閻忠笑了笑,向王雙點頭示意。
王雙見了連忙走上前,跪在王都身前道:「孩兒拜見父親。」
「好,好,我兒快快請起。」王都滿臉喜色,連忙將王雙扶了起來。
「大當家的,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此人又是何人?」在場的其他人見了,腦子裡都是一團霧水,不知眼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們也都知道王都還有一個兒子活著,但那個兒子不是被官府「扣押」著嗎?怎麼會突然出現在這裡,而且還與王都相認了?
此外,這閻先生又是何人?看他與王都的對話,似乎兩人早已認識一般。
王都苦笑一聲,對眾人道:「事到如今,我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眼前這位閻先生,便是漢陽名士閻忠。就在昨日,閻先生代表討虜校尉段增前來招撫我等,並且還帶著我兒王雙前來,這足以表明其誠意。我與閻先生商討一番后,如今已經決定要接受朝廷的招撫,為朝廷效力!」
「什麼?這怎麼能行?大當家的豈能拋下我等眾人,單獨接受朝廷的招撫?」
「大當家的可要三思啊!」
「大當家的,不知朝廷提出的到底是什麼招撫條件?」
眾人聽了紛紛大驚失色,許多人當場便站起來反對,但也有人對招撫條件更加感興趣。
「諸位,諸位!」王都大聲喊道,示意眾人都安靜下來,這才說道:「諸位聽我一言,某自落草以來,之所以能嘯聚山林,逍遙一方,全賴諸位兄弟的鼎力相助,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某豈會拋下諸位兄弟,而獨自接受招撫呢?」
眾人聽了這才冷靜下來,的確,王都這人還是很講義氣的,不然也沒法得到他們這些人的共同擁戴,作為他們的大當家,王都肯定不會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卻不理會其他人的死活,這絕非王都所為。
只聽王都接著又道:「我與閻先生商談好的招撫條件共有三條,第一條便是朝廷赦免我等以往所犯的全部罪行,只要我等答應為朝廷效力,朝廷便既往不咎!」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認可,這一點也是招撫的先決條件,否則若是他們還要擔負罪名,誰願意接受招撫啊。
「第二條,朝廷已經答應了將為我報仇,大家也知道我與安故鄒家之間的仇怨,以前幾次招撫之所以談不攏,這一點也是個重要原因。而這一次,朝廷雖然不會將安故鄒家徹底滅族,但向我保證,鄒家當初勾結盜匪的那批人都會受到嚴懲。」
眾人聽了依舊點頭,這一條其實更多是王都的個人恩怨,只要他自己滿意,其他人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至於第三條,朝廷給我等的待遇……」說到這裡,王都的聲音暫時停頓了一下,而眾人也都紛紛豎起耳朵傾聽。
這一條乃是最關鍵的一條,同時也是在場眾人最為關心的一條,若是不能讓大家滿意的話,這招撫也就要泡湯了。
只聽王都接著道:「朝廷給我等的待遇,完全取決於我等的能力。」
「取決於我等的能力?這是什麼意思?」眾人紛紛問道。
這時,閻忠站出來笑道:「這一點還是由老夫來解釋吧。諸位要接受朝廷的招撫,我相信大家都是真心實意的,而不是今日接受招撫,明日就再次落草為寇的那種。」
「既然如此,大家考慮問題時就要長遠一點。像諸位以前提出的招撫條件,直接給王大當家一個一千石的官職,這一點要求就太過分了。而且即便是答應了你們的要求,若是你們沒有相應的能力,也必定會被其他人取笑,甚至遭到其他人的打壓,到時候難道爾等還想再次落草為寇不成?」
有盜匪當即便站起來大聲道:「誰說我等沒有相應的能力?我白河山的兄弟有三千多人,各個能征善戰;別說是給我家大當家的一個一千石官職,就算是一萬石官職,大當家的也有這個資格去做。」
這盜匪顯然沒啥文化,他不知道一萬石官職那可是三公的級別,掌管全國所有的文武官員,別說是一個盜匪,便是段熲這種有過天大功勞的沙場名將,也是靠著投靠王甫等人,才得以坐到太尉的位置上,成為一萬石的大官。
至於「涼州三明」的其他兩個,因為沒有投靠宦官,同時在關東士人那邊又備受打壓,結果一輩子都沒能當上三公級別大官。
「這有沒有能力,可不是靠說的,而是靠真刀真槍打出來的。諸位要想獲取較高的官職,首先得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若是能力足夠,便是給王大當家一千石官職又有何妨?」閻忠笑著說道。
有盜匪沉聲問道:「那依你之言,我等又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能力呢?」
「這個好辦,朝廷大軍正要對河關、枹罕一帶的群盜進行清剿,諸位必須配合行動。若是在行動中有出色表現,自然能得到朝廷的重視。」
段增之所以要招撫這些人,除了要分化群盜外,另一個重要目的便是藉助王都等人的力量來剿滅群盜。
畢竟這些盜匪最讓人頭痛的不是他們的實力有多強,而是他們對當地地形太熟悉了,隨便往深山老林裡面一鑽,官軍就找不到他們。
而王都等人卻不同,他們原本就是群盜中的一支,對這附近的地形同樣熟悉無比,若是能得到這些人的幫助,群盜熟悉地形的優勢就被抵消了,再要剿滅其他盜匪也就容易多了。
不過閻忠此時的提議,眾人卻並不滿意。
有盜匪當即便站出來質疑道:「說了這麼多,原來還是要我等幫忙,而且還是空口白牙便要我等相助,那個什麼段校尉,這是把我等都當成傻子嗎?」
「就是,到底給什麼待遇,總要有個定論吧?若是我等辛辛苦苦幫你們把其他盜匪給解決了,到時候你們卻翻臉不認,我等豈不是要吃虧?」
閻忠笑道:「這招撫不是某一方單方面的行動,而是你我兩方的共同行動,需要大家彼此信任才行。若是彼此間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這招撫又從何談起?」
這時,王都站起來道:「諸位,段校尉乃是昔日段公之子,段公的名號想來大家都是知道的,若不是他老人家力挽狂瀾,平定羌亂,我等漢人或許早就淪為羌人的奴隸了。諸位對其他人信不過,難道段公的公子,你們也信不過嗎?」
段熲當初在涼州殺了不知多少羌人,雖然在朝中備受爭議,甚至連涼州三明中的其他二人對他的舉動也頗為反感,不過涼州的漢人對此卻非常感激。
這是因為那些羌人一旦作亂,往往會肆意屠戮漢人,許多漢人家庭都備受殘害,段熲當初屠殺羌人,可以說也是為這些漢人報仇了,自然會贏得他們的感激。
王都手下的盜匪,全部都是由漢人組成,他們中一些人甚至還經歷過當初的那場戰亂,如今聽說率軍前來的段增便是段熲之子,眾人的神情頓時就不同了。
「原來是段公的公子,某剛才所言卻是失敬了。」
「段公的公子啊,他的信譽應該會不錯吧?」
「就沖著段公公子的名頭,某今日便信他一次。」
眾人相互議論道,語氣與之前相比已經有了極大不同。
這時,閻忠又道:「若是諸位還不放心,那老夫還有另一個辦法。這一次老夫前來招撫諸位,帶了三百名刀盾手前來。咱們不妨來較量一下。」
「較量?不知閻先生想要怎麼較量?」王都沉聲問道。
「很簡單,我們這邊只有三百個人,老夫准許你們出五百人,雙方都以木棒作為兵器,正面打一場,哪一方的人先將對方的人全部打倒在地,便算哪一方取勝。若是你們取勝了,那我家大人便封王大當家為都尉,你們看如何?」
其實,閻忠說的輕鬆,但實際上段增如今還真沒有授予都尉這種官職的權力,只不過在場眾人都不清楚而已。
如今漢軍之中,雖然因為戰事頻繁,正式的將軍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少,各部領軍將領的官職也在不斷提升,不過總的來說,從軍司馬到都尉是一個巨大的門檻,從中郎將到將軍同樣也是個巨大門檻。
這兩個門檻,要想越過去非常困難,不僅需要足夠多的軍功,同時也需要足夠的資歷,
比如段增麾下那些部將,如今除了都尉夏河是夏育的親信,早早就踏過這個門檻外,其他人包括典韋、顧景等在內,如今都只是軍司馬一級,沒法更進一步,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資歷不夠。
不過,閻忠之所以敢這麼說,那便是因為他對裴元紹帶來的那些士卒有足夠的信心,若是漢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士卒,卻連一群盜匪都打不過,那段增也不要剿什麼匪了,直接回家養老便是。
「此言當真?」眾人聽了卻紛紛大喜,便是王都自己也有些意動。
他們都知道都尉之職是非常高的職位,若是王都能獲得這麼高的職位的話,那他們也會跟著受益。
「自然當真,老夫來此與諸位商討招撫一事,只要是說出去的話就絕不會作假!」閻忠肅然答道。
「既然,如此,那咱們還等什麼?我等立即便挑選出五百個士卒,與你帶來的人正面比試一場。」眾人聽了紛紛嚷道。
「不急!」閻忠卻擺擺手道:「王大當家的,剛才我說了,若是你們勝了,那我家大人便授予你都尉的官職,但若是你們輸了,又該如何?」
「輸?我們怎麼會輸呢?」眾人紛紛不信,在他們看來,他們總體上或許比不過漢軍,但要是從兩千多盜匪裡面精挑細選出五百人來,與漢軍的三百個人正面交手,兵力比對方多出整整兩百人,這怎麼看也不會輸。
閻忠卻笑道:「只要是比試就有輸的可能,爾等怎麼就知道自己一定不會輸呢?」
王都沉聲道:「若是我等輸了,那麼我也沒什麼臉面在段校尉面前提什麼要求,招撫之後,不管段校尉給我安排什麼職位,某都會聽從命令,絕無怨言!」
「好!王大當家說的話,老夫自然是信得過的。那麼咱們這便開始比試吧。」閻忠欣然笑道。
當下,王都從白河山的兩千多盜匪裡面去挑人,過了許久之後,這才挑選出五百個精壯士卒,讓他們拿著剛剛砍伐樹木製成的木棒,步入比試場地。
與此同時,裴元紹也帶著麾下三百士卒步入場地,他的人都是陷陣營的士卒,每一個都是軍中最驍勇的將士,在歷次大戰時,他們都跟隨典韋,衝殺在戰場最激烈的地方,可謂身經百戰。
尤其一點是,漢軍畢竟是正規軍隊,他們有著嚴格的紀律,有著嚴密的陣型,有著相互間的周密配合,他們是作為一個整體參加戰鬥,而不是與敵人單打獨鬥。
相比之下,盜匪們精心挑選出來的這五百人,或許把他們單獨拉出來與漢軍士卒比武鬥狠的話,不會落在下風,但作為一個整體戰鬥的話,他們可就差了太遠。
結果,絲毫不出閻忠的預料,僅僅一刻鐘的時間,場地上的戰鬥便已經結束了,最終漢軍三百名士卒還有兩百五十多人能夠站穩,而五百名盜匪此時卻全部被打倒在地。
這個結果讓盜匪們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