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一百五十二章徐榮

第一百五十二章徐榮

  「大人,剛剛打探過了,襲擊我軍運糧隊的共有兩三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騎兵,另外還有一些步兵協同輔助。」這時候,有斥候快馬飛奔而來,向段增稟報。


  「那我軍的情況如何?」高冉急忙問道。


  「我軍情況很不妙,似乎有大批糧車已經被焚毀了,護衛的軍隊也多半已經被擊潰,如今只有后軍還有部分我軍將士在抵抗,人數看上去也就幾百兵力。」斥候氣喘吁吁的答道。


  段增聽了頓時心中一沉,他原本已經有了最壞的打算,如今看來,結果雖然還不是最壞,但恐怕也好不了多少。


  「殘餘的我軍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他們大概還能抵抗多久?」龐德沉著問道。


  「回稟大人,小的不敢靠得太近,只看到我軍將士將幾十輛糧車環繞起來,組成車陣抵抗敵軍騎兵衝擊,目前雙方交戰非常激烈。」


  「組成環形車陣?」段增聞言頓時鬆了口氣,笑著對龐德、高冉二人道:「看來這個將領還有些本事,居然能想到用這種辦法來抵擋騎兵的衝擊。如果有兩千騎兵,還有一千步兵輔助,光靠幾百人是不可能抵抗太久的;不過,既然有環形車陣,那麼再堅持一段時間想必能夠做到。」


  「大人,屬下請求趁著敵軍尚未反應過來,立即對敵軍發起進攻,將我軍解救出來。」高冉沉聲道。


  段增卻不忙著回答,而是向龐德看去:「令明,你覺得如何?」


  龐德沉吟道:「大人,屬下覺得敵軍深入到這裡來偷襲我軍運糧隊,不可能對周圍情況一點防備都沒有,他們兵力遠遠多於我軍,到時候只需要分出部分兵力阻攔我軍,那麼咱們也只能與敵軍保持個不敗不勝的局面。」


  高冉有些不服氣的道:「怕什麼?敵軍激戰了這麼久,士卒肯定很疲憊;即便他們還有防備,只要咱們與裡面殘餘軍隊裡應外合,定能擊敗敵軍。」


  龐德搖頭反駁道:「敵軍固然疲憊,但我軍急速來援,一路沒有停歇,同樣非常疲憊。即便人還能承受住,戰馬卻吃不消。」


  段增沉聲道:「好了,不必再爭了,此時局勢緊急,不能再耽擱了。龐德,你立即率領七百人衝擊敵陣,高冉,你率領剩下騎兵,隨我來!」


  「屬下領命!」龐德二人連忙應道。


  當下所有騎兵一分為二,大部分都在龐德的統領下直朝敵軍衝殺而去,剩下的騎兵則在段增的統領下,繞了一個小圈子,避開敵軍可能的斥候,向戰場東面飛奔而去。


  「大人,咱們這是要去哪?」高冉滿是疑惑的問道。


  「當然是要嚇唬敵軍!」


  「嚇唬敵軍?如何嚇唬?」高冉眼神一亮,連忙詢問道。


  「我問你,這裡離槐里我軍的大營有多遠距離?」


  「大概也就二十多里吧?」


  「不錯,此地距離我軍在槐里的營地只有二十多里,你說若是咱們從東面進入戰場,那麼敵軍會怎麼想?」段增笑著問道。


  「那他們肯定會將咱們當成從槐里來的援軍?」


  「不錯,敵軍若是見到我軍有援軍從東面抵達,即便咱們只有三百人,他也會覺得咱們是先頭部隊,大批援軍肯定就在後頭。如此一來,他們肯定不敢繼續停留。」


  ……


  正如段增預料的那樣,當龐德率領七百騎兵從正面衝過去時,叛軍留在戰場外圍的斥候早早打探到消息並傳給閻行,閻行得知后,一面分出部分兵力攔截龐德,一面加緊攻勢,想要一舉擊垮還在負隅頑抗的漢軍殘部。


  從戰鬥開始到現在,他已經確定了勝局,不僅擊潰了護糧隊的主力,斬殺漢軍主將行軍司馬李博,而且焚毀了敵軍大部分的糧車。


  不過讓他感到惱火的是,如今依舊有三四百名漢軍殘餘,依靠用糧車組成的環形車陣成功擋住了他的圍攻。


  任憑他怎麼催動麾下士卒發起猛攻,敵軍的陣勢始終都穩如泰山,反而是環形車陣裡面的弓弩手不斷用箭矢收割著一批批叛軍士卒的生命,讓閻行付出了極大代價。


  若不是環形車陣里還有近百輛糧車,不能將其徹底消滅,那麼此戰就不能算全功的話,只怕閻行早就放棄進攻了。


  此時,隨著時間推移,局勢對叛軍一方越來越不妙,尤其是漢軍援軍趕到后,環形車陣內的漢軍殘部更是士氣大振,抵抗力度也大幅提升,讓閻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就在這時,有斥候從戰場東面飛奔前來稟報:「報,大人,東面有敵軍援兵趕來,人數大概有三百騎兵……」


  「三百騎兵?這肯定是敵軍的先鋒援軍,主力就在後頭!」閻行心中咯噔一聲,知道戰機已經徹底失去,當下不再猶豫,大喊一聲:「撤軍!」


  叛軍各部在得到命令后,立即如潮水般撤退了。


  環形車陣內,徐榮見到敵軍撤軍后,頓時無力地坐在地上,長長鬆了口氣,其他士兵也都爆發一片雷鳴般的歡呼。


  他們僅僅五百士卒,卻憑藉環形車陣,成功擋住了近三千敵軍長達兩個多時辰的圍攻,並且最終等到了援軍的到來,每一個士卒此時心中都有著劫後餘生的慶幸感。


  但徐榮此時卻沒有徹底放鬆,他僅僅休息了片刻,等見到敵軍真的撤退後,便立即下令道:「諸位,敵軍撤退,如今正是追擊的時刻,有膽量的,就跟某一同殺出去,建功立業,就在今日!殺啊!」


  說著,他一揚手中戰刀,當先衝出車陣,向正在退卻的敵軍追去。


  其他士卒一開始都被他的舉動給驚呆了,不過隨即反應過來后,一個個也都大喊著追殺出去。


  一時間,原本還氣勢洶洶的叛軍,居然被幾百個早就精疲力竭的漢軍士卒給殺得慌忙逃竄,再加上龐德率領的七百騎兵也在拚命衝殺,叛軍隊伍也有些招架不住。


  還好在關鍵時候閻行親自帶著隨從斷後,這才擊退了漢軍追兵,沒有讓撤退變成潰退。


  自此,這場叛軍對漢軍運糧隊的突襲戰以閻行的撤退而宣告結束。


  漢軍一方因為遭到突襲,前軍和中軍完全被擊潰,大批糧草被焚毀,士卒陣亡千餘人,剩下還有千餘人潰散,只有后軍軍侯徐榮帶領五百士卒拚死力戰,最終堅守到援軍趕來,並且還保住了一百多輛糧車。


  而叛軍一方同樣損失不小,他們一開始進展非常順利,但之後在進攻環形車陣時卻傷亡慘重,後來撤退時又折損不少士卒。


  總的來說,這一場大戰應該算是叛軍取得了勝利,他們成功焚毀了漢軍的大部分糧草,並且自身的傷亡也遠遠低於漢軍,只是在最後未能取得全勝而已。


  ……


  「末將徐榮,拜見都尉大人!」


  「徐軍侯請起!」見到徐榮,尤其是在聽到他自報名號后,段增心中還是有些驚詫的。


  徐榮這個名字對段增來說並不陌生,這傢伙在演義裡面屬於打醬油的三流武將,基本上沒多少人聽過他的名字。


  不過真實歷史上的徐榮,卻可稱得上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因為他先後率軍擊敗過曹操和孫堅,而且都是徹底擊潰!


  他在歷史上關東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乃是董卓麾下的五個中郎將之一,與段煨、胡軫、牛輔等人同級,至於後來掌控了朝廷大權的李傕郭祀,他們在那時候還只是牛輔麾下的校尉而已。


  在與關東聯軍交戰的過程中,徐榮率領麾下將士先在滎陽汴水大敗曹操,若不是曹洪捨命相救的話,一代梟雄恐怕要歸天於此了。


  接下來,徐榮又在梁東一戰里大敗孫堅,將孫堅殺得丟盔棄甲,若不是麾下親信將領祖茂換上他的赤罽幘引開徐榮軍的注意力的話,孫堅也未必能逃出生天。


  兩次大戰就擊敗了曹操、孫堅兩個牛人,這足以證明徐榮的實力。


  可惜後來在董卓死後,西涼軍發生分裂,徐榮投靠王允,率軍在與李傕郭祀交戰時,因為友軍臨陣倒戈而戰死沙場,未能在後來取得更大戰果。


  ……


  此時,當得知這樣一位具有名將潛質的將領,如今就出現在段增面前時,段增心中頓時有了想法。


  「徐軍侯,若是本將記得不錯的話,今日領兵護衛的應該是李司馬才對,現在他人呢?怎麼沒見他?」


  徐榮沉聲答道:「回稟大人,李司馬在剛才的戰事中,已經戰死了,副將假司馬魏寧也一併戰死。」


  「都戰死了?」段增皺起眉頭,沉聲道:「你把今日一戰的經過詳細說來聽聽。」


  徐榮頓時有些緊張起來,今日這一戰雖說身為主將的李博和身為副將的魏寧二人才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自己只是一個軍侯,僅僅負責后軍,而且在激烈戰鬥中成功保住了一百多輛糧車,按理說應該是有功無過才對。


  但問題是,現在李博、魏寧二人都已經死了,目前全軍中只有他的官職最大,即便他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來,別人也或許會覺得他是在推卸責任;若是眼前這個年輕的都尉非要將責任放在他身上,他可沒地方說理去。


  徐榮心中忐忑不安的將事情經過詳細對段增說了,中間的過程既沒有誇大,也沒有隱瞞什麼。


  段增聽完后,沉聲道:「此事你不必擔心,只要你所說的不假,那麼今日一戰你有功無過,而且我軍最後能保全一百多輛糧車,你當居首功,本將事後會親自給你請功的。」


  徐榮聽了又驚又喜,連忙答道:「末將多謝大人,不過今日一戰,首功在大人身上,若不是大人及時趕來,屬下連命都保不住,哪敢居首功?」


  段增擺了擺手道:「今日一戰若非你堅守到現在,等本將趕到時,敵軍早就將所有糧草燒光了;而且最後你還率部配合龐德追殺敵軍,這些都是你的功勞,本將還不至於貪墨。」


  一旁龐德也道:「不錯,徐軍侯放心,我家都尉大人心懷寬廣,絕不會貪圖你的功勞的。」


  徐榮聽了這才放心下來,同時心中對段增也大起好感:「如此體諒下屬的將領又有幾個?若是自己能跟著這麼一位上司那該多好啊!」


  這時,戰場東面的遠處有沙塵揚起,似乎又有一支軍隊趕來,段增等人頓時凝神向那邊望去。


  過了片刻后,段增才看清楚,只見來的正是從槐里趕來的援軍,當先旗幟上大書著一個「陶」字,卻是昭武都尉陶謙。


  是的,這個陶謙就是後來那個三讓徐州的徐州刺史陶謙,這一次征戰西涼叛軍,他以議郎的身份被皇甫嵩拜為昭武都尉,屬於皇甫嵩的親信。


  見到他帶兵前來,段增等人連忙上前拜見。


  畢竟若是論官職的話。自己雖然與陶謙是一個級別,但若是論資歷的話卻和對方差的太遠,而且對方如今都五十多歲了,自己卻只有二十齣頭,年齡也差了一大截,當然是自己去主動拜見他。


  陶謙的個子不高,人也比較偏瘦,一張稜角分明的臉上有著一雙銳利的眼睛,雖然歲數有些大了,他的頭髮和鬍子也已經發白,但他的精神氣卻還十足。


  見到陶謙后,段增連忙上前拱手道:「揚武都尉段增,見過陶大人!」


  陶謙皺眉道:「你就是段增?你不是應該在武功縣駐守嗎?怎麼跑這裡來了?」


  段增聽了頓時皺眉,這陶謙一上來就如此不客氣,難道說自己以前得罪過他嗎?

  心中雖然有些不滿,但段增還是答道:「某擔心有叛軍想要突襲我軍的運糧隊,所以特地率領麾下騎兵趕來接應,不想真的就遇到了敵軍。所幸徐軍侯一直堅守到我軍趕來,否則所有糧草都要被焚毀了。」


  陶謙眯著眼沉聲道:「是嗎?若真是如此,那老夫倒是要給你請功了?不過,老夫雙眼所觸之地,到處都是我軍的屍體,連帶著糧草也被敵軍焚毀大半,老夫可看不出這有什麼功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