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一百三十七章廷議

第一百三十七章廷議

  第二天一大早,洛陽北宮,嘉德殿,百官上朝。


  以大將軍何進為首,太尉鄧盛,司徒崔烈,司空張溫三人緊隨其後,再往後便是楊賜、皇甫嵩、朱儁等文武官員,按照官職和資歷依次排列,分左右各自跪坐於大殿兩側。


  此時天子尚未到來,大殿里百官竊竊私語,小聲議論著今日朝議的內容今日的議題很明確,那就是要不要放棄涼州。


  段增的職位不過是千石而已,而且是剛剛升上來的,資歷較淺,在今日上朝的百官中僅僅排在中等偏後的位置。


  前後幾人他都不認識,看他們一個個鬚髮皆白,顯然都上了年紀,段增與這些人也沒什麼話好說,當下乾脆閉目養神,眼角餘光卻在不住的打探朝堂上的眾人。


  雖說昨日大將軍何進還跟他說,讓他在今日朝議時要好好駁斥崔烈等人,殺一殺他們的威風,不過段增卻知道他不過是隨口一說而已;以段增如今的地位,還輪不到他來說話。


  所以他今天是打定了主意只聽不說,至於駁斥崔烈的任務,自然會有人出頭的。


  這時,殿中宦官一聲長喝:「陛下駕到!」


  百官紛紛站起身,大殿里靜悄悄的,一點聲音都沒有。


  隨後,伴隨著一聲鐘鳴,二十多個宦官分列左右,簇擁著天子劉宏進入殿中,群臣一齊躬身拜倒:「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整齊而響亮。


  「諸卿平身!」劉宏點點頭,用威嚴的聲音道。


  「謝陛下!」百官紛紛起身,重新跪坐下來。


  這時,劉宏開口道:「今日的議題,想必諸位愛卿都已經知曉,去年涼州羌人以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為首,再次起兵作亂,肆虐涼州各地;前不久更是大舉圍攻臨涇,幸得救援得力,臨涇才未落入叛軍手中。」


  「不過,自去年黃巾之亂起,朝廷為了用兵早已徵發天下役賦無算,如今府庫空虛,百姓疲敝,而涼州之亂短期內又難以解決,故而有人,主張應該暫時放棄涼州,待日後再做處置。大家都說說,此議可行否?」


  伴隨著天子的話音,眾臣的目光都向跪坐在最前列的崔烈看去。


  這個提議是崔烈提出來的,他自然也是最積極的支持者。


  「陛下,涼州之亂乃朝廷百年頑疾,昔日曆次羌人作亂,朝廷耗費無數資財,才勉強將其鎮壓下去,但始終無法將問題根除,以至羌亂頻繁發生。由此可見,羌人頑固不化,難以馴服,朝廷又何必為其多費國力呢?還不如趁早棄之,也可為朝廷節省些錢糧。」


  侍御史楊洪站出來道:「臣附議,陛下,如今朝廷的當務之急乃是休養生息,積蓄民力,而非一味的窮兵黷武;此時以大軍進剿涼州叛軍,於國而言除了費錢費糧外,並無半點好處。」


  接連有兩人站出來支持放棄涼州,朝堂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不同,許多人都在小聲議論起來。


  這時,左車騎將軍皇甫嵩站出來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不能放棄涼州。」


  「嗯?愛卿有何理由?」劉宏的聲音保持著平淡。


  「啟稟陛下,涼州乃天下要衝,三輔之屏障,若涼州在朝廷掌控之中,三輔才能得以保全;若是今日放棄涼州,則異日三輔必然不保!」


  皇甫嵩這是從軍事角度來闡述涼州的重要性,關中雖然號稱四塞之地,不過關中乃是平原,實際上是無險可守的,所以要守住關中,必須守住隴右才行。


  崔烈搖頭道:「皇甫將軍此言未免有些過了,我雖然不懂得打仗,但也知道防守總比進攻要容易,若我軍真的連三輔都守不住,那又如何主動進攻呢?更何況,我朝廷大軍聲威赫赫,自不會怕了涼州叛軍。但如今國家府庫空虛,需要休養生息,不宜言戰。」


  尚書侍郎鄭泰站出來譏諷道:「崔大人難道都鑽到錢眼裡去了嗎?涼州之地,乃祖宗一手一腳打下來的,豈能因國庫空虛,便輕言放棄?」


  崔烈聽了頓時臉色通紅,鄭泰說他鑽到錢眼裡去了,這明顯是在譏諷他花錢買官的事情,這段時間因為此事崔烈早就名聲掃地了,如今又被當面影射此事,頓時惱羞成怒。


  「鄭公業,你不過區區一個尚書侍郎,見識短淺,有何資格在此妄議國政?且國庫空虛此乃事實,聽說你家中殷實,有良田三百頃,你若真想為國效力,為何不將家產拿出來獻給朝廷?」


  鄭泰正色道:「若是朝廷真有需要的話,某便是將家產都獻出來,又有何妨?至於我官位低的問題,某的官位的確不高,但議論國政與官位高低又有何干?諸位議郎的官位都不高,但還不是一樣能議論國政?」


  崔烈氣得臉色發黑,那些支持他的人連忙站出來聲援;而反對他的人同樣不甘落後,一時間整個朝堂上亂糟糟的,吵得不可開交。


  下方,段增冷眼觀望著眾人的爭吵,心中卻在沉思。


  此時場中支持放棄涼州的,大部分都是關東世家的人,而反對放棄涼州的,除了何進、鄭泰、袁紹等少數人外,其他大多都是涼州出身的官員,比如皇甫嵩便是涼州安定郡人。


  公允一點講的話,崔烈的主張在當前局勢下其實未必就不是個好的策略,涼州固然對三輔很重要,一旦丟失的話,未來必然會有大害。


  不過,這些畢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而對現在的朝廷來說,面臨的問題實在太多,別的不說,光是各地殘餘的黃巾賊就是朝廷的大患,相比之下涼州的叛軍在短期內反而難以威脅到東漢朝廷。


  凡事都有輕重緩急之分,與其將有限的財力都填入涼州這個並非最急需的無底洞中,還不如將其用在中原各地的匪患上;至於涼州的問題可以等以後朝廷局面改善了再來想辦法解決。


  這個提議從道理上講是沒多大問題,但段增卻知道東漢王朝已經病入膏肓了,即便放棄涼州,也不能解決東漢朝廷面臨的問題,而涼州一旦放棄,必然遺禍無窮。


  因為崔烈所主張的放棄涼州,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放棄,還包括其他各個方面,尤其是漢人移民,朝廷不可能完全放棄他們,那從道義上也說不過去,所以涼州的漢人也將會被遷移回三輔,這就意味著漢人幾百年開拓邊塞所取得的成就將會一朝盡棄,而這一點也是段增最不能接受的。


  此外,放棄涼州也不符合段增的利益,他還指望通過平定羌亂來建立功勞,若是涼州被直接放棄了,那段增還上哪裡去建立功業?

  正當段增猶豫著要不要開口時,朝堂上突然傳來一聲大喝:「陛下,臣以為,斬司徒,天下乃安!」


  段增心中大驚,這是哪個猛人居然連這種話都敢說?要知道剛才即便是鄭泰也只好暗諷崔烈幾句,不敢公然對崔烈進行折辱,這人卻公然宣稱應該斬司徒崔烈。


  其他人也都被這人的話給驚動,立即就有人站出來大聲指責道:「陛下,議郎傅燮出言無狀,折辱司徒大人,臣以為應當將此人下獄論罪!」


  上首高坐的天子也皺眉問道:「傅議郎,為何要辱罵崔司徒?」


  「議郎傅燮?」段增心中一驚,頓時明白這人的身份。


  此人姓傅名燮字南容,涼州北地郡人,西漢時傅介子、傅寬之後,年歲不大,才三十多歲,身高八尺,相貌英武。


  去年黃巾之亂爆發后,以護軍司馬的身份跟隨皇甫嵩出征,在兗州東郡的蒼亭大破黃巾軍,位居首功,按理應該重賞,便是封侯也不在話下。


  但因為傅燮上書朝廷,指著張讓、趙忠等人實乃黃巾亂起的根本原因,所以得罪了張讓等人,結果此時非但沒有被封侯,反而遭到陷害。


  好在天子對傅燮的功勞知之甚詳,而且對其才華氣節也非常讚賞,所以並沒有治罪,反而拜其為安定都尉,後轉為議郎。


  此時,面對眾人的指責,傅燮大聲道:「昔日樊噲因冒頓單于冒犯中國,出於激憤,請求出兵征討,並未失去人臣之禮節,而季布尚且說:『樊噲當斬。』」


  「涼州乃天下要衝,國家之藩籬;高祖初興時,便使酈商率軍平定隴右;武帝拓境時,又列置河西四郡,議者都認為此舉斷了匈奴右臂。」


  「如今牧御失和,使涼州出現叛逆;崔烈身為宰相,不思為國出謀劃策解決問題,卻想著割棄一方萬里之土,臣對此深感疑惑!」


  「若使左衽之虜得居涼州,必然勢力進一步膨脹,到時候羌人士勁甲堅,繼續作亂,必將成為我華夏最大的憂患;相比之下,區區黃巾賊眾,又算得了什麼?」


  「若崔烈不知此理,那就說明此人無智,不足以擔當宰輔;若他是知道此理卻故意聲稱要放棄涼州,那就說明此人對陛下不忠。」


  「說得好!」傅燮的話音剛剛落下,段增便忍不住大聲喝彩,不過隨即他就反應過來,不由得暗自叫苦起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