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一百二十四章涇水

第一百二十四章涇水

  人的名樹的影,即便是過去了這十多年時間,但段熲在羌人心中依舊是個令他們不寒而慄的存在;如今聽到段熲的兒子段增領兵來援,北宮伯玉等人頓時都皺眉不已。


  邊章見了擔心影響到眾人士氣,便連忙勸道:「不過大家也不必太擔心,畢竟段增此子如今還年輕,就算有些能耐,也沒法和段熲相比,而且,漢軍的援軍並不多,想來也對咱們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北宮伯玉沉聲問道:「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諸位覺得,咱們是應該分兵前去阻截敵軍援軍,還是集中全力攻城?若是攻城的話,咱們又要做到哪一步?」


  與李文侯麾下的情況相似,北宮伯玉這邊除了義從胡外,同樣有不少羌人部族,其中一些更是羌人中勢力極大的部族,比如燒當羌、白馬羌等,都是曾經幾次羌亂的主力。


  此時燒當羌的首領迷奴便道:「這還用想,當然是分兵阻截,漢軍的援軍又不多,只需要派出個幾千人就足以將他們擋住,其他軍隊留下來繼續攻城就是。咱們已經付出了這麼大代價,總不能就此算了吧?」


  邊章遲疑道:「但分兵的話,若是派去的兵力少了,恐怕難以擋住敵軍;若是派去的兵力多了,那就可能給敵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別忘了,不管是段增,還是城中的夏育,可都不是好惹的,決不能輕視。」


  北宮伯玉目光一凝,他同樣有這方面的擔憂:「老邊說的不錯,李文侯率領一萬多人,最後卻被漢軍打得大敗,損兵折將六千餘人,這都是輕敵導致的後果,咱們萬萬不能像他一樣輕敵。」


  「那你說怎麼辦?難道咱們不設阻截,任由漢軍的援軍殺過來?到時候與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咱們只怕更加危險。」


  作為燒當羌的首領,迷奴手中掌握的實力可比其他羌人部族要強得多,所以在與北宮伯玉等人說話時,也不需要太客氣。


  這時,城牆上的戰鬥也發生變化,正當叛軍登上城牆與守軍展開激戰時,臨涇城的城門突然打開,城中一支數百人的漢軍騎兵突然衝殺出來,朝著正在攻城的叛軍發起猛烈襲擊。


  叛軍一方猝不及防,頓時一片大亂,士卒們四散而逃,驚恐不已,被漢軍騎兵抓住機會一陣猛衝,頓時損失極大;順帶著,那些攻城的雲梯也被焚毀不少。


  接著,趁著叛軍尚未反應過來的時機,漢軍騎兵迅速撤回城中,將城門再度閉合起來,只留下叛軍士卒依舊處在慌亂之中。


  而那些登上城牆的叛軍士卒,經過守軍的這次反擊后,也因為後面的兵力未能及時跟上,從而陷入守軍的包圍,逐漸遭到消滅。


  這番變故來得太過迅速,叛軍一方根本就沒能反應過來,漢軍就已經撤回城中了。


  見此情形,再加上雨水越下越大,也不適合再度攻城,北宮伯玉只好下令暫時鳴金收兵。


  回到營地后,邊章沉聲道:「剛才率部衝殺出來的,似乎便是夏育親自統領的驍騎?」


  「不錯,的確是他麾下的驍騎,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不過夏育此人如今應該也快五十歲了吧?沒想到依舊如此悍勇,便是與當年時相比,也是絲毫不差吧。」


  當初在段熲麾下時,夏育就曾經擔任騎兵統領,麾下有一支精銳的驍騎,人數並不多,但實力卻極強,是衝鋒陷陣的一把尖刀,為段熲當年平定羌亂立下汗馬功勞。


  後來羌亂平息之後,夏育麾下的這支驍騎並沒有解散,而是一直在他麾下效力至今,不管是對付鮮卑人,還是與烏桓人交戰,都能看到他們的影子。


  當然,驍騎的名字雖然沒變,但其中的士卒卻早就換了幾批了。


  攻城的戰鬥再次失利,眾人氣氛都有些沉悶,迷奴等人一個個都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時,北宮伯玉突然展顏笑道:「其實大家也不必太擔心,以前攻城時,即便再怎麼危險,夏育也不曾將這支驍騎投入戰鬥,一直將其隱藏著;而今日卻將其投入戰鬥,這也足以說明城中守軍已經快不行了。」


  邊章也點頭道:「將軍所言甚是,夏育看來的確快撐不住了,咱們再加把勁,定能攻破城池。不過,漢軍的援軍,咱們該如何應對?」


  北宮伯玉笑道:「既然守軍已經撐不住了,那麼咱們就不能在此時減緩攻城的力度;至於段增那邊,分出一萬人過去,不求消滅敵軍,只求將敵軍擋住幾天,為攻破臨涇爭取時間。想來這應該能做到吧?」


  李文侯當初之所以兵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他太輕敵了,居然想一口將漢軍吃下去;若他只是專心阻截漢軍的話,還是很輕鬆的,至少段增很難那麼輕易就將其擊敗。


  而北宮伯玉一開始就重視漢軍援軍,只求將其拖延幾天,不求將其擊敗,這難度自然小了很多。


  邊章也補充道:「而且,敵軍從漆縣來援,必然要渡過涇水,咱們根本不用和他們硬拼,只需沿涇水列陣,阻止他們渡河便是。」


  迷奴等人聽了紛紛點頭,連帶著氣氛也變得輕鬆了許多。


  「將軍,我燒當羌自起兵以來,還未立下大功,這一次既然將軍打算分兵阻截敵軍,我燒當羌願意擔負此任,還請將軍允許。」


  「好,那此任就交給你了。不求你擊敗敵軍,但至少也要拖住敵軍,為某爭取一個月的時間;若能辦到,那便算你燒當羌立了大功。」北宮伯玉估摸著再過一個月自己怎麼也能將臨涇拿下了。


  迷奴拍了拍胸脯,一臉自通道:「將軍放心,別說是一個月,就算是更長時間也沒問題。只要我燒當羌還有一個人在,就絕不會讓漢人的援兵渡過涇水!」


  北宮伯玉聞言皺了皺眉,再次提醒道:「記住了,漢軍不可小視,切莫輕敵!」


  「放心,不會輕敵的!」迷奴不怎麼在意的揮了揮手。


  自己一方有上萬人,敵軍的兵力卻只有數千;而且自己還有涇水作為依憑,又不需要擊敗敵軍,只需要沿著涇水列陣,再多派人沿河水晝夜尋常,阻止敵軍渡河就是。


  若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到,那不用北宮伯玉說,連他自己都會羞愧而死。


  ……


  「一場硬仗啊!」


  陰盤城外,經過十天的行軍,剛剛率部抵達這裡與蓋勛匯合后,段增就得到了到叛軍沿著涇水列陣的消息。


  作為渭水最大的支流,這個時期的涇水水流量還是很充足的,河面較為寬闊,河水深度也比較深,再加上此時乃是冬季,河水刺骨,想要渡河可不是易事。


  「諸位,咱們之前雖然擊敗了李文侯,但若是諸位就此輕視叛軍的話,那是要吃大虧的。叛軍的精銳,不管是那些湟中義從胡,還是燒當羌等大部族,基本都集中在北宮伯玉這邊。咱們這一次要面對的,聽說就是燒當羌的人,大家萬萬不能輕視。」


  當年前兩次羌亂時,為禍的主力就是燒當羌;雖說後來遭到漢軍的沉重打擊,勢力有所衰落,但也比尋常羌人部族要強大許多。


  「叔益,敵軍兵力眾多,又沿河列陣,並派斥候日夜巡察,咱們想要正面突破只怕很難,你看有沒有辦法繞過去?」


  隨著段增被朝廷任命為揚武都尉,他現在已經能名正言順的與蓋勛並肩而坐,下方則分別是蓋勛和段增的麾下軍官。


  「要能繞過去的話當然是最好的辦法,不過叛軍又不是傻子,涇水沿岸幾乎都有敵軍的斥候出沒,想要繞過去,這得要繞多遠才能避開敵軍耳目?而繞得太遠的話,不僅時間上來不及,而且敵軍也未必就不能發現。」


  辛曾遲疑道:「但不繞道的話,難道咱們正面強行突破不成?敵軍的兵力可比咱們多很多,看他們的規模,恐怕得有上萬人,以咱們目前的實力只怕很難從正面突破吧?」


  段增這次帶來的援軍共有兩千二百人,不過其中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卻只有一千人,而且這一千多士卒雖然都是經過訓練的老卒,但畢竟剛剛由典韋等人接手,實力只怕要打個折扣。


  至於其他士卒,基本都是剛剛招募不久,尚未經過訓練的士卒,說他們是一群烏合之眾也絲毫不為過,在接下來這一仗里只怕難派上用場。


  而蓋勛麾下三千士卒雖然較為精銳,不僅訓練有素,而且士氣較高,但經過與李文侯部的大戰後,也折損了數百人,如今能上陣的還不到兩千五百人。


  這兩方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千五百可戰之兵,最多再加上一千新募士卒。


  光靠這點兵力就想突破燒當羌上萬兵力的阻截,辛曾覺得這未免太難了。


  段增對此也很是皺眉,這一次援救臨涇,不僅關係到他姐夫一家的安危,同時也關係到他個人的前途。


  若是此戰不能取得勝利,那就不僅僅是大將軍何進等人感到失望的問題,更是容易引來朝中的非議,畢竟,他的年齡和資歷還是太淺了一些。


  段增沉吟道:「想要完全從正面進行突破當然不可行,咱們得想辦法將敵軍調動起來才行。蓋使君,這燒當羌的首領聽說叫做迷奴,不知使君對此人可有了解。」


  蓋勛出仕已有二十多年,而且長期在涼州為官,對於羌人的事物也比較了解,聽了后稍加思索,立即答道:「迷奴此人,老夫對他的了解不多,只聽說此人狡猾多疑,是個難纏的對手。」


  「狡猾多疑?」段增聽了頓時笑了起來:「若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咱們或許能利用這一點。」


  蓋勛聞言眼神一亮,連忙問道:「叔益可是想到了什麼好辦法?」


  段增笑道:「用兵之道,說白了就是虛實相合,既然迷奴此人狡猾多疑,那咱們就多設一些疑兵,盡量分散敵軍注意就是。」


  「多設疑兵?這樣或許能分散敵軍注意,但咱們兵力太少,即便敵軍分兵,怕也難突破敵軍防線吧?」蓋勛遲疑道。


  段增聳了聳肩:「誰知道呢?不過,我覺得咱們還是先別討論這些,還是先說說臨涇那邊的情況吧。這都兩個月了,城中可有新的消息傳出來?」


  「叛軍重重圍困,城中的消息哪有可能傳出來,不過倒是聽說叛軍如今的攻勢正在加強,想來在得知咱們援軍快到的消息后,他們已經有些急了。不過這樣一來,城中守軍的壓力也大為增加。」蓋勛沉聲道。


  臨涇那邊的消息,雖然叛軍也在極力封鎖,但陸陸續續還是有一些消息傳來,這也讓段增感到,城中的局勢已經非常危險了,自己不能在涇水這邊耽擱太久。


  但要突破燒當羌的防線,又不是短時間能辦到的事。


  「看來,得想個辦法給城中守軍一點信心才行,至少也要先設法讓他們知道援軍即將到來。」段增心中想著。


  他的目光看向麾下眾將,最終定格在龐德身上。


  「龐德,若是我給你五百騎兵,讓你從別處繞道渡河前往臨涇,你可有辦法突破敵軍的防線,殺入臨涇城中與守軍匯合?」


  龐德愣了一下,連忙答道:「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段增聽了失笑道:「我不過是問你一句,又沒有給你下達命令。你還是先說說你有什麼打算吧?」


  龐德大聲道:「回稟都尉,兩軍相爭,勇者得勝。敵軍雖然兵多,但只要抓住機會奮力突擊,屬下有信心突破敵軍封鎖,進入城中與守軍匯合!」


  「奮勇突擊嗎?」段增點了點頭。


  要突破數萬大軍的封鎖,的確需要一員猛將才行,而龐德無疑就是一員猛將。


  聽了他的話后,段增當即道:「那好,本將便命你統帥五百騎兵,繞道從五柞亭渡河,設法殺入城中與守軍匯合,並且配合守軍守城。」


  「屬下得令。」龐德大聲道。


  經過這兩個多月的攻城戰後,此時城中肯定缺少兵力,若是此時有五百人殺入城中,必然能使守軍實力大增,士氣大振,足以為援軍爭取足夠時間。


  甚至,敵軍在見到城中守軍力量加強后,直接放棄攻城的打算都有可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