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一百一十八章獎賞

第一百一十八章獎賞

  「哦,這裡面莫非還有什麼隱情不成?」何進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周敦笑道:「隱情倒也談不上,不過蓋勛在奏報里可是專門提到了一個人,說若非此人的功勞,這一戰我軍若能保持不敗便是萬幸,更不用說取得如此大勝了。」


  何進心中一動,連忙問道:「不知到底是何人,居然能左右此戰的勝敗。」


  「此人不是他人,便是昔日段太尉之子段增!」


  「原來是他?」何進聞言驚訝道:「不過,他不是為父守孝嗎,我記得,他如今離孝期結束應該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才是,怎麼加入蓋勛的軍隊了?」


  一旁袁紹聽得何進居然連段增為父守孝的孝期還有多長時間都記得如此清楚,頓時心中驚訝起來。


  「早就聽說大將軍剛剛開府的時候,便曾經派人去徵召段增出仕,如今看來,段增在大將軍心中的地位很高啊,居然令大將軍如此重視此人。看來今後我也要多與段增打好交情才是。」


  以前他通過曹操的關係,與段增也有過來往,甚至勉強也能稱為朋友,但交情畢竟不怎麼深厚。


  不過此時他卻是打定主意今後要多與段增來往了。


  袁紹都是如此了,其他被何進徵召的文士此時更是感到驚訝。


  其中有一個來自揚州的年輕文士,他以前根本就沒聽過段增的名號,此時見了其他人的神情,連忙向周圍人問道:「楊兄,剛剛周大人所說的段增到底是何人?此人很有名氣嗎?為何我沒聽過此人的名號?」


  那個姓楊的文士連忙給他解釋道:「這個段增啊,當面在洛陽可是名氣大得很,十三歲就拜伯喈先生為師,以一手行書聞名洛陽,後來更是獻計行刺鮮卑首領檀石槐……」


  「等等,你說行刺檀石槐的計策就是他獻的?我老師當初對這個計策可是欽佩不已啊!」


  「誰不是如此呢?」


  ……


  且不說二人的小聲議論,此時正在給何進等人解惑。


  「大將軍,這一次叛軍圍困安定,護羌校尉夏育就被圍困在臨涇城中,此人乃是段叔益的親姐夫,想來段叔益此次就是為了救其姐夫,所以才會與蓋勛同行吧!」


  「原來如此!」何進問道:「那你快說說,這一次他到底立下了什麼功勞?」


  周敦笑道:「真要說的話,這一次蓋勛之所以能取得大捷,可以說完全是靠段增的功勞。在叛軍大舉來攻之時,段增率領麾下百騎,趁著敵軍立足未穩,便衝殺過去,斬殺數百敵軍后揚長而去,極大打擊敵軍士氣,振奮我軍士氣。之後,段增又……」


  也不怪何進對此如此關注,實在是段增當初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


  要知道幾年前,何進還不是大將軍,而只是個潁川太守;他的妹妹也只是貴人,而不是尊貴的皇后。


  那時候所謂的大將軍之位對何進來說,還僅僅只是一個理想,那就在那時候,段增卻明確的告訴他說,你妹妹將來可以成為皇后,而你將來可以成為大將軍!

  而之後的幾年裡發生的事情,都與段增所說的分毫不差。


  這在何進看來,無疑證明了段增有著過人的眼力,再加上段增在那時候就主動投靠,雖然之後幾年因為各種原因,並沒能在他麾下效力,但何進卻一直記得此事,並在出任大將軍后,第一時間就派人去徵召段增出仕,可惜因為段增要為父守孝,所以未能如願。


  「哈哈,好!果然不愧是年少成名的段叔益,當初段太尉平定羌亂,功在社稷,如今段增子承父業,能取得如此戰果,倒也是理所應當。」何進大笑道。


  周敦笑道:「上一次大將軍徵召段增,卻最終未果,此次他與蓋勛同行,立下大功,大將軍何不再派人徵召他出仕?反正距離他的守孝期結束也只有一個月,想來他也不是如此迂腐之人,若是能擔任官職,對他統兵也有好處,大將軍覺得呢?」


  何進聞言喜道:「不錯,當初他派遣刺客刺殺檀石槐,使鮮卑陷入分裂,事後他沒有領取賞賜,反而辭去了官職;這一次他又立下大功勞,如果依舊有功不賞,朝廷又如何能服眾?」


  一旁袁紹笑道:「大將軍所言甚是,以段叔益的才能,若不能為朝廷效力,實在太可惜了。尤其是如今涼州動亂,正需要他這樣的賢才才是。只是不知大將軍打算徵召他擔任何職位?」


  何進遲疑道:「上次派人徵召他時,準備給他的官職是揚武都尉,不過如今的局勢與那時候畢竟不同,若是現在給他這個職位,只怕……」


  當初何進派人徵召段增的時候,正是黃巾初起的時候,那時朝廷局勢危急,為了盡量招攬賢才,在給官職時也比較寬鬆。


  不過如今黃巾之亂已經基本平息,朝廷中已經有人在諫言說,如今朝中冗官太多,那些以軍功擔任官職的人,應該進行精選淘汰才行。


  比如劉備就是在這種朝議下被罷免官職的。


  對那些靠軍功任職的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對段增這個並無官職之人,所以如今要給段增官職,可就沒有以前那麼寬鬆了。


  袁紹笑道:「這有何妨,朝廷的那些諫言,無非是擔心那些無德之輩趁機混入官場,所以才要進行精選淘汰。但段叔益卻不同,此人的才華如何,大家都有耳聞;至於他的品德嘛,身為伯喈先生的弟子,想來品德也是上上之選。再加上他立下的功勞,給他一個都尉,又有誰敢質疑?」


  袁紹原本就想與段增交好,此時自然樂得賣他個人情。


  周敦等人也都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以段叔益的才能品德,再加上他剛剛立下的功勞,讓他擔任個都尉並不為過!」


  何進聞言笑道:「如此說來,諸位都同意給他個都尉了?那等某親自入宮向陛下稟明此事後,便派人去傳信!」


  ……


  皇宮之內,此時天子劉宏正在看宮女歌舞作樂,忽然聽聞大將軍何進求見,頓時皺眉。


  「這個何進,怎麼此時來求見?不知道朕每天這個時候都不想見外臣嗎?」


  「那陛下,大將軍那邊怎麼回復?要不就讓他等會再來吧?」小黃門蹇碩小心問道。


  「不,讓他進來吧,或許他此時有什麼重要事情呢!」劉宏搖頭道。


  一會兒,何進進來,對劉宏行禮后,笑著稟報:「啟稟陛下,臣剛剛收到一份捷報,是從涼州那邊傳來的!」


  「涼州捷報?」劉宏聞言頓時一喜。


  不管他有多麼的貪圖享樂,但對於漢家江山他還是十分在意的。


  如今朝中有不少大臣都主張應該放棄涼州,這些人覺得涼州就是一個大坑,從一百多年前起,接連不斷的槍戰就耗費了朝廷太多太多的精力。


  無數的錢財被投入到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中,最終除了損兵折將以外,涼州似乎並沒有給朝廷帶來什麼好處。


  所以也怪不得朝中那些大臣會有那麼多人支持放棄涼州。


  不過,這些傢伙難道就忘了,涼州乃是漢人祖輩花了幾百年時間才開拓出來的地盤嗎?祖上留下來的家業,他們這些做子孫的豈能輕易就放棄了?


  所以即便朝廷面臨的局勢如此艱難,但劉宏心中卻沒有半點放棄涼州的想法,只想著等中原局勢平定下來后,便派遣精兵出征涼州。


  此時終於聽說涼州有捷報傳來,劉宏頓時大喜過望,連剛才的那點不快也立即拋之腦後了。


  「快,快將捷報給朕瞧瞧!」劉宏連忙說道。


  讓蹇碩從何進那裡將捷報傳過來,仔細看過之後,劉宏大喜道:「果然是一場大捷,以三千兵力,大敗一萬二千叛軍,此等功勞,必須得重賞才行!」


  「陛下所言甚是,參與此戰的有功之人,的確要給予重賞,尤其是捷報中提到的段增,臣以為此人當初獻計行刺檀石槐,便是大功一件;這次又立下如此功勞,再加上他乃是故太尉段熲之子,臣以為對此人更應該重賞才行。」


  「段增?」劉宏聽到這個名字,頓時心中一動,腦海中回憶起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來。


  他記得當初段增成功行刺檀石槐歸來,他問對方需要什麼賞賜時,段增請求等到他正式出仕時再兌現,如今轉眼就是五六年時間過去了。


  「不錯,朕差點都忘記此人了。這段增的確是難得的賢才,昔日年少時就立下大功,朕一直期待他能立下更多功勞,只是可惜他那時年齡太小,所以沒有出仕。」


  說到這裡,劉宏有些責備的看向何進道:「大將軍身為外臣之首,舉薦賢才原本也是你的職責,為何對此人卻一直沒有舉薦?」


  何進心中暗自嘀咕:「你問我為何沒有舉薦,那你自己還不是忘了此人,等到我提起才想起來。」


  當然,這話他是不敢對劉宏直說的,只能在心中嘀咕兩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