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漢奸臣> 第九十六章驚聞

第九十六章驚聞

  七月的洛陽,草原上鮮卑人陷入內亂的消息尚未傳來,此時朝中的大臣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權力得失。


  最近半年多里,各地不僅天災頻發,更是接連出現一些類似雌雞化雄雞的怪異事件,被人們視作不祥。


  天子得到消息后,也大為驚恐,連忙召議郎蔡邕與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華、太史令單颺至金商門,入崇德殿,讓中常侍曹節、王甫去詢問他們關於災異所應當採取的辦法。


  蔡邕等人都用心做了回答,其中以蔡邕的回答最為深刻。


  於是天子又專門讓蔡邕上一道奏疏來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且特意指明,讓他用皂囊將奏疏密封上,以防止泄密。


  得到天子的詔令后,蔡邕回到府中,當即寫了一封秘奏,指出宦官干預政事才是怪異發生的原因,勸諫天子親賢臣遠小人。


  同時他還彈劾太尉張顥、司徒劉郃、光祿勛韋璋、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等人貪贓枉法。


  又舉薦廷尉郭禧、光祿大夫橋玄、前太尉劉寵等人,建議天子向他們咨議朝政。


  奏疏上后,天子看了深深為之嘆息,心中有振作之意。


  然而,就在天子起身出去如廁時,跟在天子身側的中常侍曹節卻趁機偷看了奏疏的內容,並將其泄露出去。


  消息傳開,蔡邕在奏疏中認為應該罷黜的那些人,頓時對蔡邕恨之入骨,再加上宦官集團也早就打算除掉蔡邕,這兩方一拍即合,一場陰謀就此展開。


  ……


  將作大監陽求的府上,此時看著手中的密信,陽求陷入沉思之中。


  當初陽求行賄王甫,希望能得到段熲麾下的別駕一職,但最終卻因為賈詡的緣故未能如願。


  之後司徒劉郃與其有舊,便將其召為屬官,在任政績顯著;恰好九江郡發生叛亂,所以朝廷任命他為九江太守,讓他前去平叛。


  陽求到任以後,經過精心謀划,終於一舉平定叛亂,因功調任平原相。


  然而,在擔任平原相期間,恰逢朝廷整頓吏治,要清理那些為官貪腐和為政苛刻嚴酷的官員,結果陽求再次因為為官苛刻而被免職。


  好在天子還記得他平定九江之亂的功績,所以讓他回到朝中擔任議郎,後轉為將作大監。


  這一番起起伏伏的經歷,實在堪稱戲劇性,便是陽求本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而此時,他手中的這封信乃是中常侍程璜所寫,內容是讓他上書彈劾蔡邕。


  這程璜之所以會將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來做,第一個原因是陽求娶了程璜的一個養女為妻,二人算得上「一家人」;至於第二個原因嘛,則是陽求與蔡邕的叔父衛尉蔡質有仇怨。


  當初陽求擔任平原相時,之所以會被罷免,原因就是因為蔡質的彈劾。


  陽求這人向來是個睚眥必報的性子,當初還是個少年時,就因為郡里的一個官員侮辱了他的母親,所以便糾集幾十個少年將那官員的全家老少都殺光,此人的狠辣可見一斑。


  如今既然有報復蔡質的機會,陽求自然也有些心動,唯一讓他忌憚的是,蔡邕此人聲明播於宇內,在士人中享有盛名,自己若是對其出手,會不會造成壞的影響?


  「老爺,司徒劉大人來了。」就在他感到猶豫之時,卻有下人前來稟報。


  「快,快請劉大人進來!」陽求連忙站起身來。


  不一會兒,司徒劉郃便快步走了進來,他原本就與陽求有舊,而且還在陽求最落魄之時出手相助過,與陽求的關係自然不一般。


  所以他也不客套,便直接問道:「方正,你是不是也收到了程大人的密信,讓你彈劾蔡邕?」


  陽求驚訝道:「不錯,難道司徒大人你也收到了?」


  「正是如此。」劉郃點了點頭:「我打算立即上書,彈劾蔡邕,你的打算又如何?」


  司徒劉郃,正是蔡邕那封密奏中所彈劾的官員之一,自然對蔡邕恨之入骨,再加上他與蔡邕原本就因為他事有過矛盾,如今新仇舊怨交織在一起,自然是立即就決定要出手對付蔡邕。


  陽求卻遲疑道:「敢問司徒大人打算以什麼罪名彈劾他?」


  「你看這樣如何?」劉郃沒有回答,反而遞過來一封奏疏。


  陽求接過來一看,頓時眼神一亮,過了片刻,便下定決心道:「如此大善,下官願與司徒大人共進退!」


  ……


  不久,陽求上書彈劾蔡邕、蔡質二人,說二人曾多次請託於司徒劉郃,遭到拒絕後懷恨在心,所以才在給天子的密奏中誣陷劉郃。


  與此同時,司徒劉郃也上書彈劾蔡邕,稱蔡邕與黨人領袖羊陟、胡毋班等人來往過於密切,且暗中資助黨人。


  兩道彈劾奏疏上后,天子立即召蔡邕前來質問,蔡邕雖極力為自己辯解,但最終還是與其叔父蔡質一同被送入洛陽獄中待罪。


  ……


  高柳縣,在這裡待了大半年後,對鮮卑的謀划已經基本達成目的,陷入內亂的鮮卑對漢朝的威脅已經被極大削弱,剩下來的事情,就該交給夏育等邊塞將領以及朝中的重臣來操心了。


  所以段增想著,如今是時候回洛陽了。


  這天,與夏育與家人告別之後,段增等一行人終於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公達兄,這次回去后你有何打算啊?」騎在馬上,段增神色輕鬆的詢問著。


  「回家讀書吧,如今世道這麼亂,朝廷紛爭不斷,不是出仕的好時機啊!」荀攸對段增也沒什麼隱瞞的,直接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幾個月朝夕相處下來,尤其是與段增一同成功謀划制定了行刺檀石槐的計劃,並且使得鮮卑就此陷入分裂后,如今他們倆也算得上是惺惺相惜。


  對於段增這個親密夥伴,荀攸的話也比往常多一些。


  「你呢?你有什麼打算?以你這一次的功勞,若是就此出仕的話,說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能做到二千石的高官呢!」


  「公達兄說笑了,小弟目前可沒打算出仕,這黃門侍郎的官位也不過是為了方便行事才接受的。我在給朝廷的奏疏中已經向天子請求辭官了。」


  荀攸開玩笑道:「那就可惜了,不然我還以為本朝最年輕的一千石官就要出現了。」


  段增搖搖頭道:「還是過些年再說吧!」


  正說笑著,這時身後突然有馬蹄聲傳來,「公子,等等我!」


  段增聽了頓時一愣,這不是曹安的聲音嗎?他不是留在洛陽嗎?怎麼到這裡來了?


  段增連忙轉頭一看,只見來人果然是曹安。


  「曹安,你怎麼來了?」


  「公子,小的奉老爺的命,來給公子報信,到了后才知道公子已經啟程返回了……」曹安氣喘吁吁的道。


  「好了,不要解釋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段增擺了擺手,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公子,伯喈先生前些日子遭到彈劾,如今已經被下獄待罪了!」


  「什麼?你再說一遍!」段增心中咯噔一聲,那不好的預感已經成了現實。


  「伯喈先生被下獄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荀攸等人也驚呆了,一個個都驚訝的問道。


  「是這樣的,前些日子天子召伯喈先生還有光祿大夫楊賜等大臣前往金商門問對,之後又召伯喈先生單獨上奏疏……」


  曹安知道段增對此事非常關心,所以顧不得一路奔波的疲憊和饑渴,詳詳細細的將蔡邕獲罪的經過講述給眾人聽。


  「……陽求二人的彈劾奏疏上呈給天子后,天子很快就將伯喈先生還有蔡衛尉給下了獄。」


  「那如今結果如何?天子怎麼判決的?」段增心中砰砰亂跳,急忙向曹安詢問。


  「聽老爺說,諫議大夫馬日磾,光祿大夫楊賜,尚書盧植等幾位大人都為伯喈先生求過情;對了,中常侍呂強大人也在天子面前幫伯喈先生說過話,如今最後的結果尚未出來,不過聽老爺說,結果恐怕不容樂觀!」曹安連忙答道。


  「不容樂觀?」段增兩手用力握拳,身下的馬匹似乎也知道自己主人的心情不好,所以情緒也有些焦躁。


  一旁荀攸微微嘆息一聲道:「伯喈先生為人太過耿直,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


  的確,天子原本對蔡邕一直都信任有加,這一次蔡邕之所以遭到陷害,直接原因也是因為天子的疏忽導致他的密奏被泄密,再加上楊賜、盧植等人為其求情,這種情況下,段熲還是覺得局勢不容樂觀,那麼唯一的原因應該就是蔡邕的朝中政敵們都已經聯手了。


  面對朝中眾人的一致詆毀,即便是天子恐怕也不好寬恕蔡邕吧?

  這時荀攸又分析道:「除了得罪人太多外,伯喈先生與羊陟、胡毋班等人的密切關係,應該也是讓天子動怒的一個重要原因。」


  「你是說黨人嗎?」


  「不錯,朝中的那些大臣們,十個里至少有九個都是同情黨人的,這一點天子恐怕也知道,但他沒法去管,所以他畫了一條底線,那就是同情黨人可以,但公開支持黨人就不行。而伯喈先生……」荀攸微微搖頭嘆息。


  那些被列為黨人的,都是反對宦官最為激烈的,恨不得將所有宦官都剷除掉。


  而宦官勢力則是天子的爪牙,要想剷除宦官,那不就是在斬斷天子的爪牙嗎?所以天子當然不能容忍。


  而蔡邕卻與黨人的重要領袖羊陟、胡毋班來往密切,這一點就觸到了天子的底線,可以說陽求、劉郃等人找的理由實在是太陰險了,偏偏這又是事實,蔡邕也沒法否認,所以就有了這一次的入獄。


  ……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后,段增沉聲對荀攸、王越二人道:「公達兄,王兄,原本還想著與你們一同慢慢返回洛陽,不過如今看來,小弟得倍道而行,加快速度趕回去了。」


  荀攸二人連忙道:「無妨!叔益也不要太擔心,伯喈先生畢竟名滿天下,想必這一次也應該能逢凶化吉才是。」


  「多謝二位吉言!」段增勉強說了幾句,又吩咐曹安帶著三個侍衛留下來與荀攸二人慢慢趕路,自己則帶著其他人快馬加鞭趕回洛陽。


  等他趕到太原時,最終的判決終於傳來,天子憐憫蔡邕的才情,再加上有呂強等人為其求情,所以赦免了蔡邕的死罪,判處他與家屬一同被流放至朔方郡,不得因赦令而免罪。


  不過蔡邕的叔父蔡質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最終被天子下詔處死。


  雖說蔡邕的性命是保住了,但一想到如此一位奉公守法、忠君愛國,並且還深受天子信任的大儒,只因為他與黨人來往密切,就被流放邊塞,段增還是忍不住感到寒心!

  若是再想到歷史上的那個段熲,雖然有不世之功,卻最終只能含恨自盡於獄中,不能安享晚年,段增對於當今天子的印象就更差了一分。


  「如此昏君,天下安得不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