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劉奇:送君四千二百響
「轟隆……」一聲雷霆霹靂,來自九天之上的寰宇,來自茫茫黑霧之上的未知天地。
「沙沙沙……」一場大雨,席捲了整個北地,水滴落地,屋檐上的凍條也被衝下地面,在堅硬的地板上一砸,碎成無數塊。
雨的寒意不遜於冰,此刻曹操雖靠著熊熊燃燒的火爐,心中卻一片冰寒。
「蒼天不仁,百般折磨吾曹操,可為何,為何連一正當壯年的儒士都不能放過。」曹操幾步走到門邊,指著窗外的雷霆霹靂喝道。
他面色鐵青,鬢髮間已有銀絲,盛怒之下,臉上皺紋堆積到一處,脖子上的血管和面上的青筋連接到一處,看起來何等猙獰可怕。
屋內,一群文士和趕來的侍從們都跪倒在地,嗚嗚啼哭。
曹操罵了足足半響,突然跪坐在地,雙手捂著腦門,朝著地面倒去。
「丞相」
「丞相」
府內眾人頓時手忙腳亂,紛紛上前攙扶曹操。
半個時辰之後,曹操轉醒,他一言不發地坐在郭府前堂內,身後已經布滿白綾,荀彧頭上系著白巾走到近前,「主公,該為奉孝留謚矣。」
「貞。」曹操心神早已離體,閉著眼,靠著靈堂下的一隻桌角,徐徐出聲道。
「喏。」
曹操在荀彧出門之際,突然將手邊的香爐猛地朝前推倒在地,指著堂門外笑罵:「奉孝,汝且看,那南邊的諸侯,似乎都在笑吧,這北邊的袁本初怕也是大喜罷。」
他一拳砸在地上,「終有一日,吾會去汝墳前,將他們敗於吾劍下之事告知於汝。」
笑罵后,曹操仍然沒有挪步,癱坐在桌角邊上,直到天明后,陸續有人登門拜訪,那正在與他幼子侍讀的幼童披著喪服走進屋內,他熱淚盈眶地抱起這孩童,將他摟在懷裡,仍舊坐在原地。
每當有人入內弔唁,都須得拜一拜家人,他曹操,便是郭氏中人。
——
蜀南密林,天氣轉涼,寒冬臘月之後,大地已經回暖,隨處可見的新葉,讓諸葛南行雖是身體疲憊,興緻倒也不錯。
這一日,他掀開窗帘,忽見天邊一顆閃爍的星辰突如一道光束,劃破天際,竟是離那北地帝王般的星辰遠去……
「將星隕,這北地,又有何人能讓老天悲戚。」諸葛亮心中幽幽一嘆,放下窗帘,「幼常,命前軍快些吧,且讓吾用這些南蠻送他最後一程。」
車前的帘子略微掀起,露出一張小臉,「先生送何人一程?可是北地出了些變故?」
諸葛亮微微搖頭,「無他,一故人爾。」
馬謖聞言,面色一肅,朝著諸葛亮恭敬一輯,「還請先生節哀順變。」
諸葛亮擺了擺手,便見馬謖放下帘子,繼續趕車。
馬謖手中鞭子有節奏的落下,恍惚間,隱約聽到身後的車廂內傳來弔唁的詩歌,似乎……是先生曾講過的潁川詩詞。
南陽
下半夜,劉備輾轉反側,總覺得今日有大事發生,當他起夜如廁之際,屋外正有腳步聲傳來,在門邊踱步,卻又不敢驚擾。
劉備麻溜兒地提上褲腰帶,凝聲看向屋外的影子,「何事?」
「回……回稟主公,郭嘉於昨夜卒了。」
劉備聞言一驚,隨後大笑,他取了衣裳猛地掀開房門,迎著屋外的寒風,幾下穿好衣裳,「去議事堂,傳軍師與二將軍、三將軍。」
「喏。」
據吳衛南下的密報記載,劉備這一日在府內相邀司馬懿、關羽、張飛等人,相談甚歡,待到天明議事尚未酒醒。
第二日,他又尋著一件喜事,設宴款待府中群臣。
——
荊州,襄陽。
劉奇得到消息已是快到晌午,他拿著手上的密信,一言不發地遞給戴良。
後者渾身微顫,他凝神看了一眼劉奇,「主公,此乃天賜良機爾。」
劉奇微微頷首,「傳令罷,工匠坊加急改制的雪車即刻送往淮北之地,命各路兵馬撤回預定之地駐守。」
「喏。」
「對了,去信各地,再命人上表天子,表其忠義。」
「喏。」
「那襄陽城北的銅鐘,再命人去敲四千二百響罷。」
戴良微微一愣,他只聞天子駕崩三萬響,何時聽過這四千二百響?
當他抬腳行至北門,正巧遇到清晨便從軍中大營而歸的呂蒙,「見過司馬。」
「長史何往?」呂蒙略微驚訝,戴良乃是吳王近臣,他何時這麼早便出門?莫非有大事發生?
「昨夜郭奉孝卒了,吳王命吾傳令北城門,命軍士將那銅鐘敲上四千二百響。」
說著,戴良靠近一步呂蒙,「呂司馬可知,主公此舉,有何深意?」
呂蒙思忖頃刻,笑著搖了搖頭。
「長史,主公可趁此良機下令淮北大軍北上?」
「未曾,主公只是命大軍趁北地還未完全解凍之前,將百姓儘快遷往靠近淮河之地。」
呂蒙微微頷首,朝著戴良一輯,「失陪。」
戴良回禮一輯,目送呂蒙帶著十幾輕騎徑直遠去。
他登上城門樓,迎面遇到一名儒雅的青年。
「無邪為何在此處?」
「叔父。」是玉朝他恭敬一輯,「卻是為勘察城上缺補牆面,準備隨後一月命工匠再復修補。」
「此事吩咐下面便是,汝乃南郡郡丞,焉能為此事操勞?」
「叔父,吾在方山書院之時,幾位山長便曾教導吾等,凡事當躬身而行,才能事事如意。」
戴良沉默頃刻,朝他一輯,「受教矣。」
「當不得叔父大禮。」
「汝受三位山長之教,吾受汝口之教,當得一禮。」
言罷,戴良便帶著他在城牆上走動,戴良換來軍士,敲響了城頭上的銅鐘。
「叔父,汝可知主公為何命軍士敲四千二百響?」
戴良微微一愣,「莫非賢侄竟知?」
「叔父啊,那天子駕崩三萬響,臣子駕崩從未有過敲鐘之事,不過吾卻記得三公俸祿乃是一載四千二百石。」
戴良恍然大悟,「主公竟是如此看重此人,竟以三公之禮為其悼念。」
他長嘆幾聲,「為臣子者,若能得天下之人惦記如斯,亦死而無憾矣。」
當他匆匆回到府內,劉奇已帶著侍從離去,他幫著整理長案時,正巧看到案上用精緻的隸書寫著一句詩:「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