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第八十八章 戰事結束
首戰的正面硬剛之後,接下來的日子宋遼雙方不再擺開陣勢,面對面的列陣而戰,而是開始拼計謀與指揮水平。
各種奇謀妙計層出不窮,各種出人意料的戰法讓趙煦大開眼界,宋遼雙方都是派出小股部隊交手,互有勝負,卻很少再出現大規模的對戰。
此刻便進入了對耗階段,耗兵力、耗糧草、耗後勤運輸、耗國力經濟、甚至耗戰鬥意志。
兵力上,大宋佔優,糧草雙方都十分充足,後勤保障則是遼國佔優,遼國境內大多是平原地形,且遼國馬匹充足,運輸十分給力。
大宋地形相對複雜,山高林密,對運輸不利,但大宋人多,倒也勉強能跟上。
經濟上更不用說,大宋在高太后的休養生息下,國庫充盈,很是積攢了點家底,遼國則相對貧瘠,要不他們也不會老想打下大宋了。
最後,對持久戰影響最大的戰鬥意志,大宋則是全面處於下風,交戰兩個月以來,大宋將士可謂身心俱疲。
畢竟已經多年沒有動武,如此高強度的戰鬥,腦子裡那根弦一直緊繃著,這對大宋將士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遼軍卻不同,他們時常保持著一定強度的戰鬥,與東北的女真人打,與基輔羅斯(古俄羅斯)的留里克王朝打、與西州回鶻打……故而對於戰鬥,契丹人已經十分習慣。
不過在這兩個月的持續作戰中,宋軍將士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他們身上那羸弱的氣質漸漸發生了改變,變得開始有了鐵血氣息。
或許是已經麻木,經過兩個月的作戰,他們再上戰場時,已經不會再恐懼,很多人都懂得了越怕死就越容易死的道理。
無論戰鬥形勢如何,他們都能夠不打折扣的執行將領的命令,很少會再發生一旦戰事不利,就很容易產生混亂的情況。
總之,宋軍將士,在向真正的能戰之軍蛻變。
大宋武林豪傑們倒是一直堅持了下來,因為他們畢竟無須與遼軍正面作戰,他們刺探刺探情報,散入林中清剿清剿遼軍斥候,晚上搞搞夜襲,殺一波就走什麼的,精神壓力倒是不大。
兩個月的作戰,宋軍的傷亡數上升到了三萬餘人,遼軍要稍微少一些,卻也少不了多少。
但是耶律涅魯古發現,這樣打下去,大遼虧大了,他們總人口不過九百萬,軍隊不過三十萬,而大宋人口有一萬兩千六百萬人口,禁軍就有一百六十萬,光東京就能拉出八十萬禁軍。
所以打持久戰消耗戰,遼國根本打不起,一比一的戰損比對耗,遼國就算把人拼光了,人家大宋也不在乎。
所以耶律涅魯古心裡已經生了退意,而宋軍方面,趙煦也覺得,戰事差不多該結束了,否則再拖下去,將士們就要崩潰了。
在與高鵬商量后,趙煦決定發動大決戰,一舉結束這場戰役,如今練兵的目的已經達到,再這麼耗下去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決戰前的部署緊鑼密鼓的開始進行,第一件事自然是清理遼軍斥候探子,同時排除遼軍在山林之中埋伏軍隊的可能,這些活大宋豪傑們已經做得十分熟練。
隨即趙煦集結大軍,告訴他們,他決定對遼軍大營發起全面進攻,這也是畢其功於一役的最後一戰,打完這一戰,他們就可以班師回朝,大軍凱旋。
將士們聽到「班師回朝,大軍凱旋」八個字,頓時爆發出了無邊的士氣,原本有些萎靡的氣勢驟然高漲。
耶律涅魯古做夢都想不到,從來都是處於守勢的宋軍,竟會主動進攻,不過在不斷收到斥候失去聯繫的消息后,遼軍將領們已經隱隱有了預感。
待得派出一支千人隊前往查看情況,卻了無音訊后,耶律涅魯古已經意識到,宋軍竟然發動了全面進攻。
耶律涅魯古當機立斷,集結大軍,據營寨而守,同時派出騎兵隊迎戰。
而這一次,高鵬不再留手,萬佛朝宗終於在天龍世界展露崢嶸,一招消耗了高鵬三十年真元的萬佛朝宗下去,遼軍直接灰飛煙滅了四五萬。
原本軍容整齊的遼國大軍瞬間崩潰,形成了大潰散之勢,大決戰,變成了宋軍單方面的追殺。
此戰宋軍追殺遼軍二十里,屍橫遍野,物資軍械丟了一地,遼國集結二十萬大軍攻宋,活著回到遼國的,只有不到八萬人。
最關鍵的是,遼軍已經徹底膽寒,耶律涅魯古也終於明白過來,這一戰,大宋根本就是在拿他們練兵,他們有那樣可怕的怪物存在,哪裡是他們能夠抗衡的?
而大宋這邊,宋軍上下與武林豪傑們也終於明白了,皇帝陛下為什麼一定要與大理結盟。
太出人意料了,太挑戰他們的三觀了,大理鎮南王,竟然是一個有著毀天滅地之能的神仙中人,這一刻,他們惟願大宋與大理的友誼永世長存。
而大宋軍中許多基層將領心中卻對高鵬升起了些微不滿,作為盟友,你既然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卻一直不出手,白白讓大宋傷亡了數萬人。
高鵬對他們的心思,自然十分明白,在他決定出手之時,就已經料到會有人出現這種心態。
所以軍中很快就開始有一個傳言傳出,大理鎮南王並非凡俗中人,而是方外之士,原本不該出手大肆屠戮凡人。
但他為了儘快結束戰爭,減少宋軍將士的傷亡,不惜沾染莫大殺孽,承受天譴,出手毀了大遼數萬大軍。
之後趙煦也公開表示,這一戰他本就是為了練兵,所以一直不讓高鵬出手,否則這一戰,只需高鵬一個人來即可,何須大軍出動?
有了那條傳言與趙煦的說明,宋軍將士與武林群豪心下那點芥蒂頓時消失無蹤,反而對高鵬升起了由衷的感激。
戰事結束,參戰的武林豪傑每個人都拿到了一份糧餉,雖然不多,卻也是趙煦的一份心意,終歸是沒讓他們白跑一趟。
雖然他們都是自願為保家衛國出力,但趙煦如此作為,毫無疑問,會更加激發出武林群豪的愛國熱情與對大宋朝廷的歸屬感。
武林群豪們自行散去,大軍也自班師回朝,高鵬在雁門關與趙煦及丐幫長老們大喝了一場后,也自返回大理。
接下來,就是十年發展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