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雖然年邁,老人說話很慢,但是氣力還是很足,他不時地抬起頭笑著看一眼大家,然後看著稿子繼續說道。
「那年我媽媽剛剛失去丈夫,那個算命先生的話令她十分的心酸,媽媽當時把失望放在一旁,安慰和鼓勵我,說,阿城,天命難算,上天一定會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再艱難,只要一家人相依一起就不錯啦。
我當然相信母親,但我更相信我自己,我請媽媽放心,我內心相信,只有自己雙手創造的未來,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運。
當年我們一家生活在戰亂時期,父親病故,貧窮三重合奏的悲歌中,抬頭白雲悠悠,前景一片黯愁,仰嘯問天,人情茫如風影,四方沒有回應,我唯一的信念,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來。
在我眼裡,未來跟明天是兩回事,天命和命運是不同的,明天只是新的一天,而未來式自己在一生各種偶然性中,不斷選擇的結果,追求自我,努力改善自我是一股正面的驅動力。
當你把思維,想象和行動譜成樂章,在科技,人文,商業無限機會中實踐自我,知識,責任感和目標融會成智慧,天命不一定是命運的藍圖。
你成功追求自我,前途光明遠大,你下一階段的追求是什麼,你的價值取向,你的理想是什麼?我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
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今天依然活在悲慘,孤寂,貧窮,生病的絕望之谷,承擔社會的責任,是不是我們的義務,這就是我建立長江商學院的意義所在,不僅培養未來的企業家,更是培養有責任的企業家。
我認為人最大的悲哀是無聊,患上漠不關心的冷漠症,套上自命不凡的枷鎖,在專業,行業和權力的高崗上,掌控龐大的社會資源和機會,卻失去自重心,哪些沉醉在過往,滯留在今日,那些對社會問題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的借口大王,一定被社會唾棄和淘汰。
有能力的人,要為人類謀幸福,這是任務,歷史中有很多具有創意,有抱負的人和群體,同心合力,在追求無我中,推動社會改革進步,天地之間有一可衡量,永恆價值的元素,只有具使命感的人才能享有,這不是秘密,可惜,三歲小孩知道的事,不是人人做得到。
回想過往,人生似夢非夢,我的九十年歲月匆匆而去,那個同鄉看不起,瘦弱,無神的少年,一直憑努力和自信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各位學員,你們活在機遇的時代,在這片充滿機會的大地上,我深信你們的成就一定我更高,更好,能量一定比我大,我們不一定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但我們謹守正知,正行,正念,應該可以高聲回應社會,我們一生未曾不仁不義,不善不正,我期盼,為下一代建立和守望未來。
這是我們每一位長江商學院同學的承諾,我希望夏市大學商學院的精英們把我們的這種理念帶回夏市大學,帶給每一位認識的企業家,讓我們一起共勉,同塑更美好的世界,世世代代能再尊嚴,自由和快樂,活出我們民族的精彩。
優秀的學員與強大的校友網路一直是長江商學院的寶貴財富,長江商學院希望每一位認可它的學員,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更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抱負和胸懷。
李超人的演講博得了在場所有人的掌聲,長江商學院的人文精神也是一直秉承著李超人的精神享譽海內外。
事實也是如此,長江商學院是一個非盈利性質的教育機構,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在做。成立以來,一直以「為中國企業培養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企業家」為己任,並致力於創建全球新一代商學院。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經濟由大變強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視野、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商界領袖。
學校的靈魂是其全職的、世界級的教授隊伍。亞洲商學院最大的弱點是匱乏屬於自己的世界級教授隊伍,而憑藉「教授治校」的先進體制、各級政府及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取勢於中國經濟的崛起,長江商學院成功聚集了一支以華人為主、全職的世界級教授隊伍。
長江擁有的30多位常駐教授學者,曾執教於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西北大學、加州大學聖迭亞哥分校、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達頓商學院、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北卡教堂山分校、羅徹斯特大學、華盛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明尼蘇達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歐、美和亞洲的商學院。
這一教授陣容的整體實力,不僅在國內獨一無二,在整個亞太地區也不多見。長江商學院可能是亞洲唯一一所從世界頂級商學院現有教授隊伍中聘用屬於自己的一批全職教授的商學院。
長江MBA、金融MBA、EMBA以及高層管理教育的開發均以學員的需求為出發點,結合國內的實際商業環境,借鑒世界著名商學院的課程設置,課程設計力求創新,同時切中當今中國及大中華地區企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既有西方成熟的公司典型案例,又有長江自行開發的國內企業的案例,對學員和企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它基本上已經成為中國頂級企業家的共同選擇,如中海油的傅成玉、復星集團的郭廣昌、巨人集團的史玉柱、阿里巴巴的馬雲、分眾傳媒的江南春等。
既然長江商學院這麼好!
那麼犀明當初怎麼沒有選擇長江商學院而是選擇夏市大學商學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