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龔,叫兄弟們過來吧。
「兄弟們,我準備回國了,我準備留下你們其中大部分人,會給你們足夠的資金,你們在國外給我搞到軍火,在海外給我好好發展,打出一個天下。」
「老闆,我留下來!文小姐之死我罪不容辭,我一定會讓我們中華雄心神盾雇傭軍團享譽國際,否則,我絕不回國!」
「嗯。」犀明沒有一絲表情地說道。
這個狂風當時是跟蹤比森的,文寶寶之死他難辭其糾!所以犀明對他骨子裡有一種憎恨,巴不得他戰死在海外,要不是他的疏忽,文妞豈會?
「你們的國內的家人,我會安頓好他們的。這個你們可以放心,我會老龔安排好的。」
「你們混入其他雇傭軍團,開闢一條屬於我們的勢力範圍出來,我會加強國內的訓練,為你們源源不斷輸送精英過來。那裡亂給我去哪裡,給我打出一番天下,在索馬利亞,在非洲給老子搞一塊領地下來,搞一個礦山,佔據金礦,打出華夏雇傭軍的名頭……這是我建立雇傭兵團的意義,想要你們家人過得好,你們就得流血流淚,若是受不了,隨時可以回國,我也不養懦夫。」
犀明惡狠狠地道。
雇傭軍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
誰也不可否認他已經越來越龐大。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戰事連綿不斷。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的領土紛爭尚未平息,斯里蘭卡狼煙再現,與此同時,獅子山又起爭端……在這股巨大的戰事狂潮中,一支奇特的軍隊異軍突起,它的名字叫雇傭兵。
雇傭兵是一群「靠戰爭吃飯」的職業殺手。他們受雇進行各種暗殺、綁架、作戰,甚至搞政變。揭開雇傭兵的神秘面紗,我們會發現,其實雇傭兵的成分很複雜,各式各樣的人皆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喜歡戰爭,戰爭是他們生命的一切。
「誰付錢就為誰賣命」,這是雇傭兵所共同遵循的一個基本準則。在他們心目中沒有是非之分。用美國雇傭兵界一位很有名氣的人物范邵的話講:「現在只要有人願意付錢給我,我就會替他賣命。我不知道什麼是錯。我可以替里根效勞,同樣可以為卡扎菲賣命。」
當雇傭兵,就意味著必須吃得「苦中苦」。美國有些私人訓練營美其名曰「加強野外求生技能」,其實就是訓練雇傭兵。其課程全是軍事基本訓練,包括各種安全措施與反恐怖戰術等,訓練方式幾盡殘酷、羞辱、恐怖、痛苦之能事,訓練人員不脫幾層皮,休想成為合格的雇傭兵。
一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報道說,他曾親眼看見一位學員全身赤著,被吊在營火上烤得「哇哇」尖叫。
非人的訓練嚇跑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來的學員。據說,平均每10名學員中只有一人能完成兩周的訓練,其餘的大都忍受不了痛苦而中途退出。可一旦經受住了考驗,個個都是響噹噹的「蘭博」。
當今世界,以色列雇傭兵數量最多、遍布全球。該國長期處於戰爭狀態,造就了一批最具殺傷力的戰鬥人員。由於近年來經濟萎縮,軍官退伍後轉入舒適民營經理階層的好日子已成為往事,連將軍都往往找不到好差事。這些40歲左右退伍的軍人在過慣了20年極度緊張但有權有勢的生活后,突然發現自己不再有公家汽車、駕駛員,甚至連一部電話也沒有,難免有些失落。於是,他們重拾武器,奔赴海外。
以色列軍人訓練嚴格,效率極高。表面的冷酷無情與內心的忠誠可靠使他們在全球雇傭兵市場炙手可熱。20世紀80年代初期,菲律賓上流社會人士紛紛雇傭以色列人當私人保鏢,一些富豪甚至擁有由以色列退役軍人訓練的私有軍隊。南美洲的軍事集團也以聘用以色列顧問為一種時尚。此外,以色列雇傭兵的身影還出現在伊朗、印尼、斯里蘭卡等許多國家,真可謂「哪裡有戰爭,哪裡就有以色列雇傭兵」。
20世紀90年代以來,EO公司生意興隆。1994年,它派出一支小型快速部署的、有著良好的空中保護和裝甲的雇傭部隊,幾天內就平息了盧安達的危機,輕輕鬆鬆賺了幾千萬美元。獅子山自1991年發生內亂以來,反政府武裝攻勢凌厲,政府軍節節敗退。無奈之下政府於1995年和EO簽訂了一份為期兩年的合同。EO派出300名雇傭軍協助政府軍作戰。不出幾個月,反政府武裝即潰不成軍,不得不與政府軍簽署了和平協議。EO公司當然報酬不菲,不僅每月有120萬美元進賬,還得到了鑽石礦的開採權。不久,巴布亞紐幾內亞又找上門來,請求EO幫它圍剿鬧獨立已達9年之久的反政府武裝。這一次,由於巴政府後來發生的政變而中斷了合同,但EO仍然從中獲得了3600萬美元的高額利潤。1998年6月,EO公司再傳「佳音」:它在過去兩年半里對安哥拉政府的鼎力相助終於使反政府武裝同意談判了。安哥拉政府為此支付了6000萬美元,而EO所付出的代價僅為20名雇傭兵的死亡。
……
2015年9月30日,普京用風行雷利的出兵挽救了敘利亞的戰局,而後又乾脆果決的撤兵,著實給東西方大國都上了一課。
普京雖然已經撤軍,但那只是撤掉正規軍,至今還有數量不詳的俄羅斯雇傭軍活躍在敘利亞戰場上。據悉,這些雇傭兵原本都是俄羅斯的退役士兵,他們是在私人軍事承包方的引導下來到敘利亞戰場。
別列琴斯克德·亞歷山大本是俄羅斯的一名士兵,在敘利亞戰爭中他曾經與俄羅斯空降兵部隊並肩作戰。
戰後,年近40歲的亞歷山大退役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隨後成為了一名保安。亞歷山大的朋友表示,他家人需要蓋房子,而保安的工作並不能提供很高的薪水,於是亞歷山大聯繫了一家與俄羅斯國防部有合作的私人軍事承包公司,這家公司承諾每個月會提供6000美元給他。6000美元約等於36萬盧布,換算成人民幣則為4萬元左右。目前在俄羅斯,教師與醫院護士的工資不超過4000元,而飛行員的工資則能達到2萬,可見月薪4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實際上,政府撤軍而使用雇傭兵繼續保持軍事存在是很常見的做法。美國在伊拉克的治安維持,乃至撤軍之後,都伴隨著「黑水公司」的雇傭軍。而在戰狼中,叛軍為了提升戰鬥力也是毫無客氣的使用歐洲的雇傭軍。這些雇傭軍參戰並非為了政治信仰、愛國主義或是道德原則,但有時雇傭兵也會配合軍隊在某一地區執行任務。以美軍為例,美國政府有什麼不便出面的事,就會讓保安公司去做。這樣風險較低,一旦失敗也可以一口否認。因此,黑水公司也爆出在伊拉克飛揚跋扈,隨意欺壓殺害平民的事件,實際上其行為方式背後完全美軍的影子。
儘管國際社會強烈反對使用雇傭兵,但實際情況卻是雇傭兵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充。在全球許多熱點地區,都有他們的足跡,這其中有多重原因。首先,雇傭兵可以為境外軍隊作戰提供情報、工程和後勤支持;其次,他們可以為國家實現軍事目的充當「急先鋒」,在一些局勢緊張的地區,軍方可以利用雇傭兵繞過國會、政府和媒體的監控,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既不違反法律,又可以在戰爭地區給另一個國家以軍事支持;最後,由於雇傭兵戰鬥力強,因此作為臨時「戰爭工具」大受歡迎。
獅子山政府曾兩次與EO和SI公司簽訂合同,請他們幫助政府打擊叛亂武裝,保護鑽石礦。非洲一些國家的反對派為了推翻政府,甚至有的恐怖組織為了有效襲擊目標,都紛紛使用外籍雇傭兵。在巨大商業利益的驅使下,雇傭軍活動不會停止。
雇傭兵活躍在當今世界上,無論是氣候嚴寒、山勢崎嶇的阿富汗山區,還是蚊蟲肆虐、酷熱難耐的非洲雨林,到處都可以看到一個奇特的人群———雇傭兵。參與反政府的軍事政變中有他們的身影,聯合國的維和行動他們也置身其中。他們究竟是和平的使者,還是戰爭的惡魔?他們究竟是有組織的「正規軍」,還是一幫烏合之眾?
目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的這樣一個大環境之下,一些國際觀察家公開指出,雇傭兵正是這個世界所需要的最好的士兵。
「老龔,我在贛省有一個三百畝地金絲楠木林場,以後,兄弟們都給我去哪裡訓練!當我們規模做大以後,就在海外動亂的地方給我做出一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