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重生崛起微末> 第351章 引進狼資本風險投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1章 引進狼資本風險投資……

  董命珠自從拿了犀明五個億之後,將犀明旗下各個子公司都發展起來,使得那些公司不再只是框架,開始展開部分業務。


  那個桀驁,但是能力卻是影響世界的女人,董小姐,董阿姨,犀明很是在放心地用。


  但是要想把所有公司在2017年全部鋪開來,五個億顯然是不夠的。


  他旗下那些子公司他迫切地希望馬上撐起來,並且是必須!等到同類公司相繼融資成為同類第一的時候,那麼他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所以,他是不可能通過攢夠了錢再擴展,並且這種想法對於這個時代是落伍的!

  這完全是小市民的想法。


  現代公司,創業都是先用別人的錢做起來。


  這是金融思維,這個時代速度為王,誰有了市場誰才有話語權。


  誰有了概念,並以最快的速度燒錢,那麼誰就能最快的成功,以犀明現在投入的錢,是遠遠不夠的,扔進去其實沒多大動靜,因為錢沒有足夠的多。


  第二天,犀明鍛煉完身體之後,去了雄明大廈辦公室。


  他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面無表情地想著事情。


  現在犀明旗下有公司,雄拜小黃蜂共享單車公司,物流運拉滿公司,美食鳥人直播公司,互聯網家裝公司,一星期連鎖酒店公司,雄哥烤魚連鎖公司。


  要想快速發展搶佔全國市場,犀明早就想通過戰略性融資獲得資源和資金了!

  因為他現在只有兩個公司獲得了這種風險投資,一個是共享單車,一個運拉滿。其他的都並沒獲得風險投資。


  風險投資如今在國內也非常流行。


  這個是時代的產物。


  它誕生在20世紀,卻是深遠地影響二十一世紀的偉大商業行為。


  風險資本是指由專業投資人提供給快速成長並且具有很大升值潛力的新興公司的一種資本。風險資本通過購買股權、提供貸款或既購買股權又提供貸款的方式進入這些企業。


  風險投資這個詞語及其行為,通常認為起源於美國,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后,一些願意以高風險換取高回報的投資人發明的,這種投資方式與以往抵押貸款的方式有本質上的不同。


  風險投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償還。如果投資成功,投資人將獲得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報;如果失敗,投進去的錢就算打水漂了。


  對創業者來講,使用風險投資創業的最大好處在於即使失敗,也不會背上債務。這樣就使得年輕人創業成為可能。總的來講,這幾十年來,這種投資方式發展得非常成功。


  風險投資的運作包括融資、投資、管理、退出四個階段。


  融資階段解決「錢從哪兒來」的問題。


  通常,提供風險資本來源的包括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大公司、大學捐贈基金、富有的個人及家族等,在融資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解決投資者和管理人的權利義務及利益分配關係安排。


  投資階段解決「錢往哪兒去」的問題。


  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通過項目初步篩選、盡職調查、估值、談判、條款設計、投資結構安排等一系列程序,把風險資本投向那些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創業企業。


  管理階段解決「價值增值」的問題。


  風險投資機構主要通過監管和服務實現價值增值,「監管」主要包括參與被投資企業董事會、在被投資企業業績達不到預期目標時更換管理團隊成員等手段,「服務」主要包括幫助被投資企業完善商業計劃、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幫助被投資企業獲得後續融資等手段。價值增值型的管理是風險投資區別於其他投資的重要方面。


  退出階段解決「收益如何實現」的問題。


  風險投資機構主要通過IPO、股權轉讓和破產清算三種方式退出所投資的創業企業,實現投資收益。退出完成後,風險投資機構還需要將投資收益分配給提供風險資本的投資者。


  風險投資人有四類,一是風險資本家,第二類是風險投資公司,第三類是產業附屬投資公司,第四類是天使投資人。


  犀明旗下的共享單車,貨拉滿,李凱復都是天使投資人,旗下創新工場就是其投資公司。


  阿里巴巴,百度,騰訊,新浪微博這些超級互聯網大公司就是中國一部風險投資史,他們發展背後的故事就是與風險投資交融的歷史。


  當1996年張朝陽憑藉自己的執著和對國外互聯網公司的簡單模仿融來的18.5萬美元來到中國創辦誰都聽不懂的互聯網公司時,人們明白了商業計劃書可以換來創業資金的簡單道理。


  1996年的中國傳統經濟領域中看待,仍然有些不可思議。以至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在美國矽谷誕生的風險投資行業,在中國一段時間內,要麼被神化,要麼被妖魔化。


  從人們的早期記憶來看,風險投資像「瘋錢」、「傻錢」。1998年~1999年那個年代,在咖啡館里拿著商業計劃書給投資人講生動故事的大有人在,在幾個星期內融到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金絕不是天方夜譚。


  更有意思的是,外國風險投資商會主動要求,創業者最好在項目中佔據主要的股份,投入的資金必須在一段時間內花完,等等傳統投資商很難想象的投資原則。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曾如此描述當初第一波互聯網熱潮時情景:在一家知名的國外風險投資公司的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張很大的項目統計表,但在近百個項目中,只有少數幾個標記著盈利的符號。但是,這家風險投資商卻非常自豪,因為他搶先佔領了中國互聯網市場的重要位置,更為重要的是,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中,並沒有已經盈利的要求。


  事實上,早期從新浪、搜狐、網易等身上賺取大把銀子的風險投資大有人在。當年像IDG、華登這樣開荒者,都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幸運者和獲益者。


  中國互聯網產業若沒有這些慷慨解囊者斷然沒有今天。即便到今天,幾乎所有的中國大型商業網站的背後都是風險投資的身影。


  1999年2月,才樹立起大旗不久的新浪網宣布獲得了包括高盛銀行在內的海外風險投資2500萬美金,這在當時肯定是國內網路公司獲得到的最大一筆投資,為此它也拉開了上世紀末中國互聯網服務企業進軍海外資本市場的序幕。


  1999年7月14日,中華網在納斯達克獨立上市成功,首次公募9600萬美元,開創中國網路股概念,同時也預示著風險投資商成功套現。


  於是,風險投資開始沸騰了。


  隨後誕生了中國風投經典案例:軟銀投資阿里巴巴狂賺100倍以上。


  犀明已經掏了五個億,接下來那些公司,他也不願意掏錢了,一是自己的大筆資金要用作投機,其二他要吸引資本進入自己旗下這些公司,獲得戰略性融資,他不僅是需要獲得資金,更是要利用投資人的資源,人脈,來快速壯大旗下公司,所以於他而言引進狼資本,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


  他要尋找更多的風險投資人,更多的風險投資公司,讓自己旗下的子公司獲得大額融資,迅速壯大,如雄拜共享單車一般,一個個都成長為超百億的獨角獸公司!


  犀明舔了舔嘴,站起身來。


  每次思考,他都喜歡站在自己這個第二十八層辦公室落地窗前,站得高才能望得遠,他整個人豪邁氣息總是頓生,彷彿整個人有著一種凌駕萬物之上,俯瞰眾生的氣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